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5084发布日期:2023-11-23 00: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肢体固定产品,具体为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医护人员针对腿部表面烫伤或烧伤的患者,对其腿部表面进行医治后,需进行后期的护理工作,并限制其腿部活动以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需使用到肢体固定装置,随着使用需求的提高,现有的部分肢体固定装置的结构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后继的使用。

2、专利文件:cn215915922u,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医疗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四侧均连接设有万向轮,底板顶部两侧对称连接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部连接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一侧连接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朝向支撑板内侧水平延伸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端部连接设有多功能板,多功能板底部连接设有led照明板,支撑板顶端的中部连接设有置物板,置物板顶部两侧对称连接设有下夹板,置物板顶部位于下夹板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上套接设有上夹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肢体伤处进行消毒冲洗,方便观察伤处情况,束缚舒适性高,方便调节的一种儿科临床医疗用肢体固定装置”;

3、但上述专利中,其通过上夹板、上夹板和螺纹柱的设置,可完成对患者肢体的固定,方便对肢体伤处进行消毒冲洗和观察伤处情况,但其在使用时,在长时间固定患者肢体时,患者的舒适度难以得到满足,且缺少对伤口处理时的绷带等医疗垃圾的专属存放区,易造成患者伤口的再次感染,缺少一定的功能性,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底座,且限位底座位于限位板的一侧;

3、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套管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外表面套接安装有弹簧,所述插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垫。

4、优选的,所述限位底座的顶部插接有限位插板,所述限位底座和限位插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栓。

5、优选的,所述限位插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杆,所述限位插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插槽,且定位块可插接至定位插槽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制动杆,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9、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插接有抽屉。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和第一支座的设置,套管和升降杆作为第一支座的底部支撑结构,可设置不同高度,适用于不同情况,第一支座可支撑患者的肢体,其表面插接有插接杆和弹簧,并设置有支撑垫,患者的肢体放置于支撑垫上时,使得支撑垫和插接杆向下挤压,并带动弹簧压缩,使得第一支座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弹性,配合支撑垫的柔软性,在患者肢体被长时间固定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置物槽和抽屉的设置,置物槽可放置对患者肢体处理后的绷带、废弃组织等其他物品,抽屉可放置一些医疗物品,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推动制动杆带动万向轮转动,从而使得装置可移动,增加了装置的机动性,方便了对装置消毒且对下一位患者的护理。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底座(3),且限位底座(3)位于限位板(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3)的顶部插接有限位插板(13),所述限位底座(3)和限位插板(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插孔(14),所述插孔(14)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栓(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杆(24),所述限位插板(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座(17),所述第二支座(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9)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插槽(19),且定位块(18)可插接至定位插槽(19)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制动杆(20),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22),所述支撑台(1)的一侧插接有抽屉(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底座,且限位底座位于限位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本技术通过套管和第一支座的设置,套管和升降杆作为第一支座的底部支撑结构,可设置不同高度,适用于不同情况,第一支座可支撑患者的肢体,其表面插接有插接杆和弹簧,并设置有支撑垫,患者的肢体放置于支撑垫上时,使得支撑垫和插接杆向下挤压,并带动弹簧压缩,使得第一支座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弹性,配合支撑垫的柔软性,在患者肢体被长时间固定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志超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