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1795发布日期:2023-12-30 09: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


背景技术:

1、麻醉机机械通气时采取紧闭循环模式的方式,麻醉机呼吸管路中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主要为氧气,或含麻醉气体)经二氧化碳吸收罐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再次进入呼吸回路中使用。二氧化碳吸收罐起效原理是其中装入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与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吸收罐对麻醉机呼吸管路中呼出气体进行吸收时,麻醉机呼吸管路中呼出的气体通过气体进气管进入二氧化碳吸收罐内,被二氧化碳吸收罐吸收后的气体通过气体出气管再次返回到麻醉机呼吸管路中。

2、目前,麻醉机厂家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均设计在麻醉机呼吸管路中段,统称为内置式二氧化碳吸收罐,但内置式二氧化碳吸收罐需要和各型麻醉机内置二氧化碳原装罐口匹配,研发成本极高。不同麻醉机罐口结构复杂,为了保证产品装配密封性,产品结构复杂,罐体成本较高。同时,各型原装罐体截面积较大,为了保证二氧化碳吸收效果,需要装入的二氧化碳颗粒重量较大,若实施一人一罐使用,浪费较大,成本极高。这与目前降低临床医疗费用相违背,难以在临床推广一人一罐一次性使用,难以彻底杜绝交叉感染的隐患,所以临床急需能实现低成本一次性使用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包括:罐体、底座、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ⅰ、通气支撑片ⅱ、二氧化碳吸收剂、出气管;

4、罐体套设在底座上,通气支撑片ⅰ、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罐体上端面、底座之间,通气支撑片ⅰ支撑过滤棉垫ⅰ,通气支撑片ⅱ支撑过滤棉垫ⅱ,罐体上设置有进气接口,罐体内壁上位于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之间位置设置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出气管贯穿设置在罐体上端面、通气支撑片ⅰ、过滤棉垫ⅰ、罐体中部侧壁、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ⅱ、底座上;进气接口、通气支撑片ⅰ、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ⅱ、出气管依次连通。

5、进一步地,通气支撑片ⅰ上的气孔,从正对进气接口处,圆周径向朝外,逐步增大;越远离进气接口的气孔,气孔内径越大。

6、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向周部外侧延伸形成一圈底座裙边,罐体的罐体壁呈台阶状,罐体套设在底座上且抵顶底座裙边,罐体壁的台阶与底座留有间隙,通气支撑片ⅱ填充在该间隙内与罐体的台阶、底座分别上下抵顶。

7、进一步地,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ⅰ、通气支撑片ⅱ通气支撑片整体为吻合罐体罐身的圆形且均开设有对应出气管的圆弧凹型让位,出气管的出气管罐内壁处设置有对应的圆弧凹型让位结构;

8、进一步地,通气支撑片ⅰ的外周边缘上部位置设置有凸起的立壁结构;通气支撑片ⅰ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朝上凸起的顶柱ⅰ;通气支撑片ⅱ的外周边缘上下位置均设置有凸起的立壁结构,通气支撑片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朝下凸起的顶柱ⅱ。

9、进一步地,底座的底座壁外壁面的靠近上部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密封凸条;底座的底座壁下侧的外壁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组向外侧的卡位筋条,罐体下口内壁处设置有对应卡位筋条的多组卡位槽。

10、进一步地,底座的底座壁下侧的外壁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组向外侧凸起的卡位块,罐体下口内壁处设置有对应卡位块的多组卡位口。

11、进一步地,罐体为透明高分子塑料材质。

12、进一步地,出气管的上部端口形成出气接口,进气接口与出气接口的上端口为同一高度,进气接口与出气接口处于罐体的同一直径线上。

13、进一步地,麻醉吸附器还包括对进气接口、出气接口进行密封的密封盖。

14、本实用新型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麻醉气体在通气支撑片ⅰ与罐身内部上顶面之间的间层区域,将麻醉气体均匀分散到整个间层区域,使得麻醉气体通过整个过滤棉垫ⅰ的端面向下渗透,通过过滤棉垫ⅰ将麻醉气体的杂质过滤后,气体进入到罐身内部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区域,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的气体向下流通。通过过滤棉垫ⅱ,过滤棉垫ⅱ对气体中的钙石灰粉尘过滤后,纯净的麻醉气体通过通气支撑片ⅱ进入到下方底座内的区域,并通过出气管在罐体内底部位置的通气口进入到出气管内,并最终通过出气管上部的出气接口将麻醉气体穿出,气体流通逻辑更加科学,气体在罐体内部弯折次数减少,减小气体在流通时的动力损耗,尽可能会减小气体在罐体内部的淤积与对冲,尽可能的保证气体的流通。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底座、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ⅰ、通气支撑片ⅱ、二氧化碳吸收剂、出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支撑片ⅰ上的气孔,从正对所述进气接口处,圆周径向朝外,逐步增大;越远离所述进气接口的气孔,气孔内径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向周部外侧延伸形成一圈底座裙边,所述罐体的罐体壁呈台阶状,所述罐体套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抵顶所述底座裙边,所述罐体壁的台阶与所述底座留有间隙,所述通气支撑片ⅱ填充在该间隙内与所述罐体的台阶、底座分别上下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ⅰ、通气支撑片ⅱ通气支撑片整体为吻合所述罐体罐身的圆形且均开设有对应所述出气管的圆弧凹型让位,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管罐内壁处设置有对应的圆弧凹型让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支撑片ⅰ的外周边缘上部位置设置有凸起的立壁结构;所述通气支撑片ⅰ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朝上凸起的顶柱ⅰ;所述通气支撑片ⅱ的外周边缘上下位置均设置有凸起的立壁结构,所述通气支撑片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朝下凸起的顶柱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座壁外壁面的靠近上部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密封凸条;所述底座的底座壁下侧的外壁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组向外侧的卡位筋条,所述罐体下口内壁处设置有对应所述卡位筋条的多组卡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座壁下侧的外壁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组向外侧凸起的卡位块,所述罐体下口内壁处设置有对应所述卡位块的多组卡位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透明高分子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上部端口形成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出气接口的上端口为同一高度,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出气接口处于所述罐体的同一直径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吸附器还包括对进气接口、出气接口进行密封的密封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吸收过滤型麻醉吸附器,包括:罐体、底座、过滤棉垫Ⅰ、过滤棉垫Ⅱ、通气支撑片Ⅰ、通气支撑片Ⅱ、二氧化碳吸收剂、出气管。麻醉气体在通气支撑片Ⅰ与罐身内部上顶面之间的间层区域,将麻醉气体均匀分散到整个间层区域,使得麻醉气体通过整个过滤棉垫Ⅰ的端面向下渗透,通过过滤棉垫Ⅰ将麻醉气体的杂质过滤后,气体进入到罐身内部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区域,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的气体向下流通。通过过滤棉垫Ⅱ,过滤棉垫Ⅱ对气体中的钙石灰粉尘过滤后,纯净的麻醉气体通过通气支撑片Ⅱ进入到下方底座内的区域,并通过出气管在罐体内底部位置的通气口进入到出气管内,并最终通过出气管上部的出气接口将麻醉气体穿出。

技术研发人员:盛禹萌,严德柱,孙奇勋,王乾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医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