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0636发布日期:2024-03-18 16:4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


背景技术:

1、跟腱断裂修复术后一共需要八周的时间通过支具进行固定,前四周采用超过膝关节的长腿支具,后四周采用不过膝关节的短腿支具。目前,现有的跟腱断裂支具结构过于繁多,增加了调节操作的繁琐性,支护重要的结构处对跟腱周围的肢体部位束缚固定强度不够,仍存在二次受力碰伤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包括v型脚托、脚踝支护架、小腿围板、连杆、护膝罩和大腿围板,v型脚托底部两端与脚踝支护架底部两端相互焊接,且v型脚托顶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位于v型脚托斜面底部等距安装有四个止滑脚缝块,位于u型杆中部的粘扣绑带一与位于脚踝支护架顶端背面中部的环块相互固定连接,脚踝支护架顶部内侧与小腿围板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小腿围板背面的圆管设置设置有连杆,连杆顶部与大腿围板背面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连杆中部为弧形状结构,且弧形状结构处通过矩阵分布的四个粘扣绑带二与护膝罩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杆中部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螺孔,且螺孔与位于圆管上的定位螺栓相互螺纹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大腿围板和小腿围板上均设置有粘扣绑带二。

6、优选的,所述v型脚托的斜板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侧滑槽,且侧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

7、优选的,所述脚踝支护架两侧杆上均开设有侧导孔,且位于侧导孔内的短柱一端与滑块外壁中部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角为30°的v型脚托,用于托放脚掌,同时在小腿围板和大腿围杆分别与患者腿部对应部位固定作用下,有助于将跟腱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以便最大限度的束缚跟腱部位不动,通过改变位于环块处的粘扣绑带一调节长度,起到对v型脚托顶端提拉的作用,达到在康复阶段内逐步解除跟腱部位束缚的效果,直至跟腱部位完全康复可绷紧松弛正常为止。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v型脚托(1)、脚踝支护架(3)、小腿围板(9)、连杆(13)、护膝罩(14)和大腿围板(15),v型脚托(1)底部两端与脚踝支护架(3)底部两端相互焊接,且v型脚托(1)顶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6),位于v型脚托(1)斜面底部等距安装有四个止滑脚缝块(2),位于u型杆(6)中部的粘扣绑带一(7)与位于脚踝支护架(3)顶端背面中部的环块(8)相互固定连接,脚踝支护架(3)顶部内侧与小腿围板(9)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小腿围板(9)背面的圆管(11)设置设置有连杆(13),连杆(13)顶部与大腿围板(15)背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3)中部为弧形状结构,且弧形状结构处通过矩阵分布的四个粘扣绑带二(10)与护膝罩(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3)中部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螺孔(1301),且螺孔(1301)与位于圆管(11)上的定位螺栓(12)相互螺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围板(15)和小腿围板(9)上均设置有粘扣绑带二(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脚托(1)的斜板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侧滑槽(101),且侧滑槽(101)内滑动安装有滑块(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支护架(3)两侧杆上均开设有侧导孔(301),且位于侧导孔(301)内的短柱(4)一端与滑块(5)外壁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跟腱断裂支具,包括V型脚托、脚踝支护架、小腿围板、连杆、护膝罩和大腿围板。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夹角为30°的V型脚托,用于托放脚掌,同时在小腿围板和大腿围杆分别与患者腿部对应部位固定作用下,有助于将跟腱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以便最大限度的束缚跟腱部位不动,通过改变位于环块处的粘扣绑带一调节长度,起到对V型脚托顶端提拉的作用,达到在康复阶段内逐步解除跟腱部位束缚的效果,直至跟腱部位完全康复可绷紧松弛正常为止。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苏颖,李双成,张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