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

文档序号:37404526发布日期:2024-03-25 18: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


背景技术:

1、割治/烙治是临床中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常用于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淋巴滤泡增生、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疾病的治疗。

2、割治/烙治的一种操作方法为:将等离子手术设备上的等离子刀头伸入鼻孔、口腔等病变部位,并通过等离子刀头向病变部位内的病变组织发出射频能量,以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及烧灼。

3、但是,在通过等离子刀头进行割治/烙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进程移动等离子刀头以对不同深度的病变组织进行手术。但是,医护人员移动等离子刀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移动的深度过量,从而造成患者的痛感加剧甚至出现进一步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其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通过等离子刀头进行割治/烙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进程移动等离子刀头以对不同深度的病变组织进行手术。但是,医护人员移动等离子刀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移动的深度过量,从而造成患者的痛感加剧甚至出现进一步创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刀头,所述等离子刀头包括:本体、电极片和活动件,所述本体呈管状,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激发端,所述连接端能够与等离子手术设备上的手柄连接;所述电极片连接在所述激发端的开口位置,且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件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活动件能够在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往复活动,并能够维持在活动后的位置;其中,所述本体的连接端与所述等离子手术设备的手柄连接后,所述等离子手术设备的主机能够向所述电极片供电,以使所述电极片发出射频能量。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本体卡接;或,所述活动件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本体过盈式配合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管状,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二部分呈管状,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部分活动或分离以能够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为激发端。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连接环和多个第一电极丝;所述第一电连接环与所述激发端的一圈内壁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丝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环内,每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丝经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环的中心且每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环上彼此相对的两处内壁连接;其中,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丝之间形成所述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丝的数量为四个,且任一第一电极丝两侧的两个第一电极丝垂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二电连接环、第三电连接环及多个第二电极丝;所述第二电连接环与所述激发端的一圈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环内,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环同心设置;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丝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环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环之间,每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环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环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丝之间具有距离。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丝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相对。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第四电连接环、第三电极丝及多个第四电极丝;所述第四电连接环与所述激发端的一圈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电极丝设置在所述第四电连接环内,所述第三电极丝经过所述第四电连接环的中心,且所述第三电极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连接环内彼此相对的两处内壁连接;所述多个第四电极丝均设置在所述第四电连接环内并彼此之间具有距离,每一个所述第四电极丝与所述第三电极丝垂直,且每一个所述第四电极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连接环内彼此相对的两处内壁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电极丝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排布。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呈直线状,且所述激发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表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激发端的开口呈椭圆状;所述电极片呈椭圆状,且所述电极片与所述激发端的开口的一圈内壁连接。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手术设备,所述等离子手术设备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刀头、手柄和主机,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等离子刀头的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主机的连接线穿过所述手柄,并为所述等离子刀头的电极片供电。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等离子刀头的本体上连接有活动件,且活动件与本体活动连接,以能够调整活动件和本体的激发端之间的位置,如此,可以根据病变组织至人体某一位置(人体内或人体外的某一位置)的距离调整活动件和本体的激发端之间的位置,进而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以活动件的位置为参考,当活动件的位置到达预设位置(如:鼻孔口、口腔口)则可以确定激发端到达病变组织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由于激发端移动的深度过量而挤压病变组织表面所带来的患者痛感加剧的机率,进而能够减少进一步创伤出现的机率。

15、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等离子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等离子刀头及等离子手术设备。所述等离子刀头包括:本体、电极片和活动件,所述本体呈管状,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激发端,所述连接端能够与等离子手术设备上的手柄连接;所述电极片连接在所述激发端的开口位置,且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件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活动件能够在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往复活动,并能够维持在活动后的位置;其中,所述本体的连接端与所述等离子手术设备的手柄连接后,所述等离子手术设备的主机能够向所述电极片供电,以使所述电极片发出射频能量。

技术研发人员:闫占峰,王嘉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