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4924发布日期:2024-04-18 20: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术后康复器械,特别是一种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1、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后会将术口缝合,然后使用绷带对术口进行包扎,实现对术口的压迫止血,但在使用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时存在以下缺陷:1、绷带包扎时较为繁琐,需要抬起患者腹部反复进行缠绕包扎,同时患者术后需要经常进行换药,每次换药都需要将绷带拆开,换完药后还需要重新反复缠绕重新包扎,操作繁琐,费时费力,2、绷带包扎不便于调节压迫力度,无法实现以最佳的压力压迫术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止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绷带压迫止血操作繁琐,及费时费力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的主体壳,主体壳后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矩形的压缩气囊,主体壳内设有位于压缩气囊前方且矩形的活塞筒,活塞筒后端经充气管与压缩气囊连通,活塞筒前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前端贯穿主体壳,活塞筒内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主体壳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实对患者术口的挤压止血,防止术口开裂,相比于传统的绷带压迫,换药时无需反复缠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2、同时可以调节对术口压迫的压力,适用于不同术口的患者。



技术特征:

1.一种止血装置,包括矩形的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主体壳(1)后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矩形的压缩气囊(2),主体壳(1)内设有位于压缩气囊(2)前方且矩形的活塞筒(3),活塞筒(3)后端经充气管(4)与压缩气囊(2)连通,活塞筒(3)前端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前端贯穿主体壳(1),活塞筒(3)内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6),主体壳(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塞板(6)的相背端分别设有连柱(8),两个连柱(8)的相背端分别贯穿主体壳(1)且设有按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柱(8)上套装有位于按板(9)与主体壳(1)之间的弹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5)与充气管(4)内分别设有开口朝后的单向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束缚带(7)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子贴(12),右侧的束缚带(7)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魔术子贴(12)粘合的魔术母贴(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气囊(2)前端设有放气管(14),放气管(14)前端贯穿主体壳(1)且拆卸连接有塞子(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壳(1)后端设有环形的硅胶圈(16)。


技术总结
一种止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绷带压迫止血操作繁琐,及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矩形的主体壳,主体壳后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矩形的压缩气囊,主体壳内设有位于压缩气囊前方且矩形的活塞筒,活塞筒后端经充气管与压缩气囊连通,活塞筒前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前端贯穿主体壳,活塞筒内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主体壳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杨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