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7286007发布日期:2024-03-13 20:3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偏瘫是脑卒中疾病最常见的肢体功能障碍后遗症,即便后期会恢复一部分功能,但每位患者早期都处于卧床状态,而不正确的卧床姿势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削弱治疗效果。

2、由于患者偏瘫侧运动、感觉等能力降低或丧失,若卧床或坐位时体位摆放不当,将易引发肌肉痉挛、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关节挛缩也是体位不当引发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一旦发生,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抗痉挛体位摆放是脑卒中病人早期最基础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3、抗痉挛体位通常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多用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是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其能抑制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4、良肢位摆放是对偏瘫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可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三大并发症;可为后期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不同程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可增加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为防止关节挛缩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必须定时更换体位,一般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摆放以上各种体位时,切勿托、拉肩关节,减少肩关节半脱位产生的几率。

5、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体位摆放时通常使用几个枕头叠加在一起,对患者所需摆放体位的肢体进行支撑,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枕头数量多,枕头柔软程度不一及长期使用后变形,固定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差,对患者体位摆放并未达到良肢位标准。

6、因此,就需要一种适用于偏瘫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解决在抗痉挛体位摆放时的移位现象。

7、现有研究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用上肢枕,包括偏瘫枕体,偏瘫枕体的外形呈弧形结构,偏瘫枕体由枕罩和内芯填充物构成,其中枕罩的外壁边沿处设置有环状的绒型枕边,绒型枕边的其中一侧外壁表面开设有弧形填充开槽,弧形填充开槽的外壁边缘处缝制有密封拉链,偏瘫枕体的枕位设置绑带,该上肢枕为了降低患者上肢偏瘫发生造成二次损伤的概率避免肢体残疾,因此通过设有的枕体能够对患病人员的患病上肢调整,结合偏瘫枕体、绒型枕边和弧形填充开槽,能够便捷的实现对偏瘫上肢起到了良好的包覆调节的作用。但是,该上肢枕并不能调节其枕于患者肩部位的大小,不能同时具备分指板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且无需使用时,空间占据较大,不便于收纳。

8、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偏瘫患者,能够同时集成分指板作用,且便于收纳,空间占据率低,则更有利于促进偏瘫早期患者的康复,提高固定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偏瘫患者上肢固定器不适用于各类体型患者,不能同时集成分指板功能对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且收纳不便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包括肩胛垫、与肩胛垫可拆卸连接的手臂垫,肩胛垫包括垫子主体和多个补充气垫,多个补充气垫沿垫子主体的周向连接在垫子主体外边缘上,垫子主体和补充气垫内均设置有可单独控制的气囊,补充气垫在未充气时可折叠于垫子主体;手臂垫包括多个可调节骨架,多个可调节骨架形成用于固定约束患者手臂的容置空间。

3、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手臂垫内设有可单独控制的气囊。

4、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手臂垫包括一内部具有填充空间的手臂垫本体,多个可调节骨架安装在手臂垫本体内,填充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物。

5、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填充物为记忆棉或海绵。

6、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垫子主体上设有多个母扣,每个补充气垫上设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

7、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手掌垫,手掌垫可拆卸连接于手臂垫远离肩胛垫的一端,手掌垫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患者手掌的分指板。

8、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手掌垫上还设置有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用于将患者手指固定约束在分指板内。

9、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肩胛垫和手臂垫上均设置有充气口。

10、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肩胛垫、手臂垫和手掌垫的上表面设有透气吸湿层。

11、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肩胛垫、手臂垫和手掌垫的底面设有防滑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肩胛垫为可折叠气囊垫,具有多个可充气区域(垫子主体和补充气垫),通过扩大充气区域调整肩胛垫的大小,以适用于各类体型的患者;且各个补充气垫未充气时可折叠,不占据空间,便于收纳;还能够通过控制肩胛垫内的充气量控制肩胛垫的高度及柔软度,满足患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14、(2)本实用新型手臂垫内设置有可调节骨架,能够确保将患者的手臂固定在手臂垫的容置空间中,并通过调节骨架调节容置空间的大小,对患者手臂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手臂滑脱、移位;并且,使用可调节骨架能够避免使用绑带等束缚件对患者手臂皮肤造成额外的损伤,能够提高舒适度。

15、(3)本实用新型手臂垫可以为充气式,也可以在其内部填充填充物,在保证其柔软度的同时,提高其回弹性;且使用海绵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够避免潮湿和细菌的滋生,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16、(4)本实用新型肩胛垫、手臂垫和手掌垫可以为独立构件,彼此可拆卸连接,便于收纳,且可以单独使用;当肩胛垫、手臂垫和手掌垫同时使用时,固定装置集成分指板功能,更有利于促进偏瘫早期患者的康复。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胛垫、与所述肩胛垫可拆卸连接的手臂垫(2),所述肩胛垫包括垫子主体(1)和多个补充气垫(13),多个所述补充气垫(13)沿所述垫子主体(1)的周向连接在所述垫子主体(1)外边缘上,所述垫子主体(1)和所述补充气垫(13)内均设置有可单独控制的气囊,所述补充气垫(13)在未充气时可折叠于所述垫子主体(1);所述手臂垫(2)包括多个可调节骨架,所述多个可调节骨架形成用于固定约束患者手臂的容置空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垫(2)内设有可单独控制的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手臂垫(2)包括一内部具有填充空间的手臂垫本体,所述多个可调节骨架安装在所述手臂垫本体内,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记忆棉或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主体(1)上设有多个母扣,每个所述补充气垫(13)上设有与所述母扣相配合的子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手掌垫(3),所述手掌垫(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臂垫(2)远离肩胛垫的一端,所述手掌垫(3)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患者手掌的分指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垫(3)上还设置有弹性固定带(32),所述弹性固定带(32)用于将患者手指固定约束在所述分指板(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垫和所述手臂垫(2)上均设置有充气口(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垫、所述手臂垫(2)和所述手掌垫(3)的上表面设有透气吸湿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垫、所述手臂垫(2)和所述手掌垫(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偏瘫患者体位固定装置,包括肩胛垫、与肩胛垫可拆卸连接的手臂垫,肩胛垫包括垫子主体和多个补充气垫,多个补充气垫沿垫子主体的周向连接在垫子主体外边缘上,垫子主体和补充气垫内均设置有可单独控制的气囊,补充气垫在未充气时可折叠于垫子主体;手臂垫包括多个可调节骨架,多个可调节骨架形成用于固定约束患者手臂的容置空间。本技术适用于各类体型的偏瘫患者,且便于收纳,舒适度高,具有提高免疫保健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牟连莲,牟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