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9890发布日期:2024-07-24 23: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涉及一种用于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进行辅助式动态导航的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术导航系统至少包括光学定位仪、手术仪器、人体参考板和仪器参考板。人体参考板和仪器参考板统称为参考板。现有技术中,目前市面上口腔种植导航系统主要是通过识别参考板上标志点组成的不同几何形状来实现定位,定位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通过光学定位仪识别标志点,二是多个标志点组合的几何形状或者相对位置与模型遍历匹配,由此确定参考板的实时位置进而确定人体或者手术仪器的实时位置。

2、利用参考板进行定位过程中,参考板需要跟随人体或者手术仪器不断运动。在设计参考板时,若不同标志点之间存在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的情况,就会导致参考板运动时不同标志点出现重叠,这会使得光学定位仪出现混淆。为区分参考板上的不同标志点,参考板在设计过程中即存在一个隐性限制,各个标志点之间不能关于任何中心点、轴线或者平面存在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只有满足这一条件,在通过红外光识别标志点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不同标志点发生重叠从而造成误判的现象。如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参考板在结构上存在设计难度大、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不同编码标识部的信息环带区域各不相同,基于信息环带区域即可区域各个编码标识部,具有易于设计、分布合理、结构科学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包括:

4、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为方形板状结构;

5、编码标识部,所述编码标识部设置有四个,所述编码标识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正面,所述编码标识部为圆形结构,所述编码标识部上设置有中心圆区域和信息环带区域,四个所述编码标识部的信息环带区域各不相同;

6、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上,所述连接部用于通过连接杆与外界部件固定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承载基板上设置四个编码标识部并通过各自的信息环带区域携带特征信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形状和排布方式进行识别,本技术方案则通过信息环带区域进行区分,因此在制作时更加方便,不必刻意为了区分开各个编码标识部而采用特殊的排布方式或者形状,具有易于设计、分布合理、结构科学等优点。

8、进一步地,所述编码标识部包括回归反射层和遮挡覆盖层,所述回归反射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正面,所述遮挡覆盖层贴设于所述回归反射层上,所述遮挡覆盖层上设置有中央镂空部和环带镂空部,所述遮挡覆盖层覆盖所述回归反射层上除了所述中央镂空部和所述环带镂空部以外的区域。

9、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回归反射层覆盖在承载基板上,再将遮挡覆盖层覆盖在回归反射层上,通过中央镂空部和环带镂空部露出部分回归反射层,只需要设置不同的遮挡覆盖层,即可在形状相同的回归反射层呈现出不同的信息环带区域,使得各个编码标识部各自携带不同的特征信息。

10、进一步地,所述回归反射层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玻璃微珠,所述遮挡覆盖层为黑色油墨片,所述遮挡覆盖层通过背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回归反射层上。

11、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个紧密排布的玻璃微珠组成回归反射层,能够将来自四面八方的红外光沿原路反射;采用黑色油墨片作为遮挡覆盖层、并通过背胶固定粘接在回归反射层上,便于在需要更换时撕下并重新贴上新的遮挡覆盖层。

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板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凹陷部,所述回归反射层和所述遮挡覆盖层一一对应固定设置于所述圆形凹陷部内而形成所述编码标识部;

13、所述圆形凹陷部的深度为0.2mm,所述回归反射层和所述遮挡覆盖层的厚度总和为0.2mm。

14、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回归反射层和遮挡覆盖层通过圆形凹陷部固定贴设在承载基板上;同时,回归反射层和遮挡覆盖层作为整体,与圆形凹陷部之间通过尺寸关系配合,使得承载基板的整体性更好。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正面的条形凹槽;

16、所述条形凹槽由凹槽底面板和首尾相连的第一凹槽侧壁、第二凹槽侧壁和第三凹槽侧壁组成,所述第一凹槽侧壁和所述第三凹槽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开口,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安装开口放置于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连接杆紧密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侧壁、所述第二凹槽侧壁和所述第三凹槽侧壁上;

17、所述凹槽底面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连接杆配合而将所述承载基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

18、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杆抵接于条形凹槽内的第一凹槽侧壁、第二凹槽侧壁和第三凹槽侧壁上,配合穿过连接通孔的连接螺栓,即可实现牢固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板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支撑加强筯,所述支撑加强筯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中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加强筯同轴;

20、所述承载基板的背面开设有第一方形凹陷部和第二方形凹陷部,所述第一方形凹陷部位于所述支撑加强筯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形凹陷部位于所述支撑加强筯的另一侧;

21、在四个所述编码标识部中,两个位于所述支撑加强筯的一侧,两个位于所述支撑加强筯的另一侧。

22、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承载基板上形成有支撑加强筯,并在支撑加强筯两侧形成有第一方形凹陷部和第二方形凹陷部,一方面可以提升本装置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形成第一方形凹陷部和第二方形凹陷部减轻装置整体重量。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形凹陷部和所述第二方形凹陷部的深度为4mm。

24、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多次实验测量制定,上述尺寸能够保证本装置强度符合应用要求,同时尽可能减轻装置重量。

25、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26、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承载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倒圆角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的边缘位置更加圆滑,避免因边缘过于尖锐而对外界造成损伤。

2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板为一体成型的铝结构。

28、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体成型的铝结构作为承载基板,能够在提升装置强度的同时减轻质量。

2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板的长度为60mm、宽度为60mm、厚度为6mm,所述编码标识部的半径为10mm,所述第一方形凹陷部和所述第二方形凹陷部的深度为4mm。

30、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多次实验测量制定,上述尺寸能够确保本装置体积不至于过大,保证编码标识部的覆盖面积足够光学定位仪识别,进而保证图像识别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标识部包括回归反射层和遮挡覆盖层,所述回归反射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正面,所述遮挡覆盖层贴设于所述回归反射层上,所述遮挡覆盖层上设置有中央镂空部和环带镂空部,所述遮挡覆盖层覆盖所述回归反射层上除了所述中央镂空部和所述环带镂空部以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归反射层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玻璃微珠,所述遮挡覆盖层为黑色油墨片,所述遮挡覆盖层通过背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回归反射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凹陷部,所述回归反射层和所述遮挡覆盖层一一对应固定设置于所述圆形凹陷部内而形成所述编码标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正面的条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支撑加强筯,所述支撑加强筯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中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加强筯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凹陷部和所述第二方形凹陷部的深度为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为一体成型的铝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的长度为60mm、宽度为60mm、厚度为6mm,所述编码标识部的半径为10mm,所述第一方形凹陷部和所述第二方形凹陷部的深度为4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标识式导航参考装置,其中,承载基板为方形板状结构;编码标识部设置有四个,所述编码标识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正面,所述编码标识部为圆形结构,所述编码标识部上设置有中心圆区域和信息环带区域,四个所述编码标识部的信息环带区域各不相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承载基板上,所述连接部用于通过连接杆与外界部件固定连接。在承载基板上设置四个编码标识部并通过各自的信息环带区域携带特征信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形状和排布方式进行识别,本技术方案则通过信息环带区域进行区分,因此在制作时更加方便,不必刻意为了区分开各个编码标识部而采用特殊的排布方式,具有易于设计、分布合理、结构科学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卡尔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