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脊柱损伤的病人,在手术时需要采用俯卧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但随着手术进程,主刀医生持续加压用力,体位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下半身,容易对病人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约束固定。
2、现有的膝踝关节约束装置是通过使用固定的海绵垫和小软枕支撑双下肢,约束带固定大腿和小腿,但随着手术进程,主刀医生持续加压用力,体位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下半身,膝踝关节轻微的移动都会造成皮肤与气囊垫的剪切力,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频繁移动海绵垫和小软枕可能会产生压力性损伤,会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膝踝关节约束装置通过海绵垫和小软枕对膝踝关节进行固定而膝踝关节轻微的移动可能会造成压力性损伤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包括枕板,所述枕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气囊枕,所述枕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囊枕,且所述第一气囊枕的体积小于第二气囊枕的体积,第一气囊枕与第二气囊枕之间设置有间距,二者之间的间距与病人膝部到脚踝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二气囊枕的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患者的膝盖形状相适配。
4、可选地,所述枕板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枕板的底端中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
5、可选地,所述第一气囊枕和第二气囊枕的底部均通过魔术贴与枕板相连接。
6、可选地,还包括充气泵,所述第二气囊枕和第一气囊枕的前侧均连通有进出气管,所述充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进出气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卡扣。
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采用可伸缩式结构。
8、可选地,所述第二气囊枕和第一气囊枕的外侧均设置有外亲肤层,所述外亲肤层的内部设置有结构筋网层,所述结构筋网层的内部设置有内膜层。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气囊枕和第二气囊枕,且第一气囊枕的体积小于第二气囊枕的体积,二者之间设置与患者膝盖到脚踝之间相同的间距,并在第二气囊枕上设置凹槽,对膝盖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一气囊对脚踝进行支撑限位,使患者的膝盖和脚踝能够尽可能的固定,从而防止在手术过程中频繁移动海绵垫和小软枕而产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满足患者的需求。
1.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包括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板(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气囊枕(3),所述枕板(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囊枕(2),且所述第一气囊枕(2)的体积小于第二气囊枕(3)的体积,第一气囊枕(2)与第二气囊枕(3)之间设置有间距,二者之间的间距与病人膝部到脚踝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二气囊枕(3)的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凹槽(4),凹槽(4)与患者的膝盖形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枕(2)和第二气囊枕(3)的底部均通过魔术贴(5)与枕板(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泵(12),所述第二气囊枕(3)和第一气囊枕(2)的前侧均连通有进出气管(6),所述充气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气压表(14),所述气压表(1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15)与进出气管(6)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5)的外壁设置有卡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7)采用可伸缩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踝关节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枕(3)和第一气囊枕(2)的外侧均设置有外亲肤层(11),所述外亲肤层(11)的内部设置有结构筋网层(10),所述结构筋网层(10)的内部设置有内膜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