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
背景技术:
1、椎管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多节段颈椎病、颈椎opll的常用术式,针对病变的节段,关节突内缘一侧为铰链侧,另一侧开门侧,通过气钻等工具沿椎板关节突内侧缘磨除皮质骨,形成骨槽,再通过气钻等工具将开门侧的椎板全层完全切断,椎板一侧已完全游离,另一侧有部分皮质骨相连。将每节椎节间黄韧带切除并分离。将椎板扳向铰链侧,使铰链侧内层椎板皮质骨造成折断状,但仍有部分皮质连续,使椎板形成开门状态,从而降低了对脊髓的压迫,进而能够缓解疼痛等多种症状。
2、不过还需要保持椎板处于永久开门的状态才能维持治疗效果,现有技术在开门术前先在棘突基底部打孔以便能贯穿钢丝或粗丝线,将棘突缝合到对侧肌层上,开门侧的椎板内侧之间可放置脂肪组织,以预防颈部肌肉与硬膜囊粘连;也可取一与椎板厚度相当的髂骨或肋骨,嵌于开门处,用钢丝或小螺钉固定,达到重建一侧椎板的作用;显然上述方式的创口面积较大,而且填入开口的材料形状不规则,不能较好的契合开口的形状,在长期负载的使用环境下,有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能够为椎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定效果,同时具有额外的独立空间,其中可用于填充自体骨或是药物等组分,有利于形成骨性连接,保证了远期疗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包括:连接板、中框、拱板,所述连接板固接于中框,拱板是两端为敞口的管状结构,拱板可拆卸连接于中框底部,在使用时,连接板固定在椎板开口位置的两侧骨面上,所述拱板随之嵌入椎板开口中,拱板的两个敞口端与椎板开口两侧的骨残端接触,与骨残端共同围合成独立的空间。
4、进一步的,所述拱板是由金属带材弯曲而成的扁平管状结构,所述金属带材短边相互靠近而弯曲成管。
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材的短边向外张开,短边的间隙可拆卸连接有中框。
6、进一步的,所述拱板与中框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卡槽,中框可拆卸的插入卡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器的组件均由可降解材料制备,包括但不限于锌合金、镁合金。
8、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连接板与拱板组合,连接板从外侧对椎板位置进行固定,拱板位于开门侧的皮质骨位置,对开门侧的残端接触,并提供向外的撑力,连接板承担的载荷更低,更轻薄,对周围的影响更小;另外拱板除了提供支撑、分担载荷以外,还能够对开门侧开出的开口进行遮挡,保护脊髓的安全。
10、额外的,拱板与椎骨的开门侧进行支撑的同时,与之接触围合成独立空间,其中可用于载药或植骨,有利于骨长入,进而在后期形成骨性连接,大大加强后期连接的稳定性,保证远期疗效。
11、采用可降解金属作为材料,相比于不可降解的钛合金而言,可降解的锌或锌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更接近人体骨骼,其屈服强度及延展度也更接近皮质骨的机械性能,避免发生应力屏蔽,在降解后也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有效避免了传统金属长期植入后的风险。
1.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中框、拱板,所述连接板固接于中框,拱板是两端为敞口的管状结构,拱板可拆卸连接于中框底部,在使用时,连接板固定在椎板开口位置的两侧骨面上,所述拱板随之嵌入椎板开口中,拱板的两个敞口端与椎板开口两侧的骨残端接触,与骨残端共同围合成独立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板是由金属带材弯曲而成的扁平管状结构,所述金属带材短边相互靠近而弯曲成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材的短边向外张开,短边的间隙可拆卸连接有中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板与中框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卡槽,中框可拆卸的插入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二者固接在中框两侧,且均设置有与骨钉配合使用的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板成形术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均为可降解金属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