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逃生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8934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6来源:国知局
楼梯逃生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逃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楼梯逃生车。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城市中的楼房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层。高层的楼房在遭遇到火灾、人防等突发事件的时候,逃生的难度也会更大。高层的楼房内通常都留有逃生楼梯通道,人们可以通过逃生楼梯通道快速下楼进行逃生。然而,对于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通过逃生楼梯通道进行逃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梯逃生车,以解决能够帮助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顺利通过逃生楼梯通道进行逃生。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楼梯逃生车,包括逃生车体、前移动轮机构、滑行杆机构以及后移动轮机构;

4、所述逃生车体下部前端连接有用于在平地上行走的前移动轮机构,所述逃生车体下部连接有滑行杆机构,所述滑行杆机构一端连接有可折叠的、用于在平地上行走的后移动轮机构;

5、所述滑行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滑行杆,两根滑行杆之间连接有铰接轴;

6、所述后移动轮机构包括移动轮架和两个后移动轮,两个后移动轮安装在移动轮架下端两侧,移动轮架上端与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移动轮架通过气弹簧支撑杆与前移动轮机构相连接,且气弹簧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移动轮架和前移动轮机构铰接连接。

7、其中,所述前移动轮机构包括两个前移动轮,两个前移动轮通过轮轴连接,轮轴的两端与逃生车体连接。

8、其中,所述逃生车体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车腿和第二车腿以及上伸缩支架、兜布,所述第二车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纵向滑动孔,所述上伸缩支架的侧杆穿过所述纵向滑动孔且滑动连接。

9、其中,所述逃生车体还包括连接于连接块上的、可折叠的前扶手。

10、其中,所述逃生车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车腿上的、可折叠的后扶手。

11、其中,所述逃生车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乘坐人员的绑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的时候,乘坐人员坐在逃生车体上,推行人员推着逃生车,通过前移动轮机构和后移动轮机构在平地上行走,行走至楼梯上端处后,将后移动轮机构向前移动轮机构一侧推至折叠起来,然后,利用滑行杆使得逃生车从楼梯上端滑动至下端,然后,将后移动轮机构向远离前移动轮机构拉至预设位置,利用前移动轮机构和后移动轮机构在平地上行走至另一段楼梯上端;如此往复,直至下楼。利用该楼梯逃生车,能够解决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顺利通过逃生楼梯通道进行逃生,操作方便且容易存放,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车体、前移动轮机构(10)、滑行杆机构以及后移动轮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移动轮机构(10)包括两个前移动轮,两个前移动轮通过轮轴连接,轮轴的两端与逃生车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车体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车腿(1)和第二车腿(9)以及上伸缩支架(4)、兜布(2),所述第二车腿(9)上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上设置有纵向滑动孔,所述上伸缩支架(4)的侧杆穿过所述纵向滑动孔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车体还包括连接于连接块(5)上的、可折叠的前扶手(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车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车腿(9)上的、可折叠的后扶手(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车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乘坐人员的绑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逃生车,包括逃生车体、前移动轮机构、滑行杆机构以及后移动轮机构;所述逃生车体下部前端连接有用于在平地上行走的前移动轮机构,所述逃生车体下部连接有滑行杆机构,所述滑行杆机构一端连接有可折叠的、用于在平地上行走的后移动轮机构;所述滑行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滑行杆,两根滑行杆之间连接有铰接轴;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前移动轮机构和后移动轮机构在平地上行走,利用滑行杆使得逃生车从楼梯上端滑动至下端;如此往复,直至下楼。利用该楼梯逃生车,能够解决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顺利通过逃生楼梯通道进行逃生,操作方便且容易存放,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董双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丰宁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