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治疗疼痛用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
背景技术:
1、中医理疗按摩的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时代,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按摩推拿理疗。中医理疗按摩适应正装广泛,如长期卧床、术后康复、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痛等病痛,或者因为风湿而引起的疼痛,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采取中医按摩理疗一般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按压比较烦费力,需要用力较大,长时间会导致手指酸痛,按压者工作量极大。因此中医理疗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病症在进行调治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理疗设施进行配合治疗,出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5459983u)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疼痛缓解设备,包括壳体、转盘、按摩球、转动机构、振动盘和振动机构,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套筒,所述壳体内下端设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底部设有所述按摩球;所述转盘顶部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振动盘底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可使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振动盘顶部通过所述振动机构与所述壳体顶部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可使所述振动盘上下振动。
3、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中医理疗设备采用刚性结构的机械装置对患者进行按摩推拿,但是一些患者体质较弱,受不了刚性结构伸缩按摩敲打,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解决了现有的中医理疗设备采用刚性结构的机械装置对患者进行按摩推拿,但是一些患者体质较弱,受不了刚性结构伸缩按摩敲打,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上壁面设有握杆,所述平板的下壁面设有两对连接杆,两对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第一方型口,两对所述连接杆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壁面设有三个弹簧和三个伸缩杆,三个所述弹簧和三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均与所述平板的下壁面相连接,三个所述伸缩杆分别活动插装在三个所述弹簧内,所述平板的下壁面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升降板上壁面相连接,所述升降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一侧壁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升降板内设有第二方型口,所述第二方型口的侧壁面之间活动插装有一对转轴,一对所述转轴的一端均活动插装在所述空腔内且设有第一齿轮,一对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一对所述转轴的外壁面均设有若干短杆,若干所述短杆的一端均设有按摩块。
3、优选的,所述握杆上设有防滑套。
4、优选的,一对所述转轴上设有的短杆交叉排列。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壁面为弧形结构。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壁面设有两对滑轮。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可以滑动挤压按摩和震动按摩的结构,首先握住防滑套,将支撑板接触需要按摩的四肢,启动电机带动按摩块与病患的皮肤接触,对其进行挤压滑动按摩,舒缓疼痛感,通过滑轮进行滑动,需要进行较为剧烈的震动按摩时,将短杆旋转到伸出第一方型口的状态,启动电动伸缩杆进行反复伸缩通过按摩块对皮肤处进行震动按摩。
9、该装置具备两种按摩模式,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更加适合的按摩方式,挤压按摩更加符合中医的治疗方式,按照人的经脉处进行持续滑动挤压,可以有效舒缓痛感,适用于体质交叉的人群,并且该装置使用方便,结构制作成本较低,且可随身携带,方便病人的出行使用。
1.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包括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的上壁面设有握杆(2),所述平板(1)的下壁面设有两对连接杆(3),两对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内设有第一方型口(5),两对所述连接杆(3)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的上壁面设有三个弹簧(7)和三个伸缩杆(8),三个所述弹簧(7)和三个所述伸缩杆(8)的上端均与所述平板(1)的下壁面相连接,三个所述伸缩杆(8)分别活动插装在三个所述弹簧(7)内,所述平板(1)的下壁面设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伸缩端与所述升降板(6)上壁面相连接,所述升降板(6)内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一侧壁面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驱动端设有第二齿轮(17),所述升降板(6)内设有第二方型口(10),所述第二方型口(10)的侧壁面之间活动插装有一对转轴(13),一对所述转轴(13)的一端均活动插装在所述空腔(14)内且设有第一齿轮(15),一对所述第一齿轮(15)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一对所述转轴(13)的外壁面均设有若干短杆(11),若干所述短杆(11)的一端均设有按摩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2)上设有防滑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轴(13)上设有的短杆(11)交叉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下壁面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疼痛治疗的缓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下壁面设有两对滑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