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

文档序号:39405725发布日期:2024-09-18 11: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退变相关疾病众多,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等。这些疾病中,颈椎病发病率高,导致的颈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相关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干细胞是促进椎间盘自我修复的重要细胞,更多干细胞进入椎间盘内,有助于椎间盘的自我修复。力学因素对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有很强的影响,一方面,过度压力会导致干细胞损伤,影响其对椎间盘的修复;另一方面,在细胞实验中发现,当椎间盘内的髓核细胞处于适当的压力下,如0.3mpa压强下,具有较强的募集干细胞向其迁移的作用,而压力过大或者过小,这种作用会减弱。

3、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颈椎治疗仪器,主要功能包括帮助患者颈部加热、磁疗、震动、捶打(按摩)、牵引,均有一定效果。尽管现有市面上的颈椎治疗仪中震动和捶打也涉及到力学因素,但并非通过精细和精准地调控施加在椎间盘上的压力,从而调控椎间盘内的压力。这些治疗仪设计的出发点往往是缓解疼痛症状和恢复颈椎曲度等,而不是促进颈椎间盘的修复从而缓解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的症状,即便有产品声称可以促进椎间盘修复,但其认识深度尚未达到通过调控椎间盘内细胞的力学微环境调动细胞间互动机制募集干细胞进入椎间盘从而促进以椎间盘干细胞为核心的椎间盘内源性修复。修复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通过推压组件的直线往复移动对人体颈部的七个椎间盘有序、均匀、恒压的施加压力,促进干细胞进入椎间盘内,修复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包括壳体、推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3、所述的壳体具有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侧边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4、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开口,推压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壳体内且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推压组件直线往复移动,当人体背躺于第一支撑板上且人体颈部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时,推压组件通过直线往复移动对人体颈部施加沿颈椎纵轴方向的牵张力。

5、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板中部的高度,且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与第一支撑板的中部之间为平滑过渡。

6、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具有互相平行的两个侧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一个侧边相连接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个侧边分别与第三支撑板连接。

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相连接处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在与第二支撑板的相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颈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定位凸起;所述两个定位凸起之间安装有温度可调节的加热组件。

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压组件包括推压部以及固定部,所述推压部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部上,固定部与驱动组件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压组件与人体颈部的接触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对推压组件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12、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的第一驱动件与推压组件连接,第一驱动件驱动推压组件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第二驱动件上,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驱动件垂直升降。

13、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推压组件的移动速度以及往复移动中的单程移动距离可调节。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推压组件,使推压组件做直线往复移动,推压组件在直线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沿着人体颈部七个椎间盘的方向依次有序的对七个椎间盘施加相同的压力,通过对人体颈部的七个椎间盘进行有序、均匀、恒压的施加压力,促进干细胞进入椎间盘,达到更好的颈部椎间盘修复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推压组件(200)以及驱动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两侧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板(101)中部的高度,且第一支撑板(101)的两侧与第一支撑板(101)的中部之间为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还包括第三支撑板(103),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均具有互相平行的两个侧边;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通过一个侧边相连接后,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另一个侧边分别与第三支撑板(1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在相连接处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1)上在与第二支撑板(102)的相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颈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定位凸起;所述两个定位凸起之间安装有温度可调节的加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200)包括推压部(201)以及固定部(202),所述推压部(201)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部(202)上,固定部(202)与驱动组件(3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200)与人体颈部的接触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对推压组件(200)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的第一驱动件与推压组件(200)连接,第一驱动件驱动推压组件(200)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第二驱动件上,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驱动件垂直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驱动推压组件(200)的移动速度以及往复移动中的单程移动距离可调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壳体、推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的壳体具有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侧边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开口,推压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壳体内且与推压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推压组件直线往复移动,当人体背躺于第一支撑板上且人体颈部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时,推压组件通过直线往复移动对人体颈部施加沿颈椎纵轴方向的牵张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过推压组件的直线往复移动对人体颈部的七个椎间盘有序、均匀、恒压的施加压力,促使干细胞进入颈部椎间盘内,修复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熊蠡茗,马晓孟,张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17
技术公布日:2024/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