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4674发布日期:2025-01-03 10:5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对人体内生长肥厚组织治疗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1、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形态异常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心肌钙动力学异常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有关。该病病理表现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肥厚心肌向左室内突出使得左室容积减小,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增高,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并进一步加剧左室流出道梗阻,进而导致左室排血受阻,心功能进行性恶化。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等心力衰竭症状,未经治疗年病死率1.7%~4%,多为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自然预后差。

2、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双腔起搏治疗,经冠脉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和开放室间隔心肌切除(morrow术式及改良morrow术式)。其中药物和双腔起搏治疗仅能一定限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和缓解心衰症状,增强患者运动耐量,尚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因,因此治疗效果有限。酒精消融术通过向冠脉左前降支的第一间隔支内注入无水酒精,造成部分心肌梗死,使得肥厚室间隔基底段变薄,实现减少肥厚梗阻和降低压力阶差的病因治疗。然而该方法目前仍然有很大局限性:①可能导致非靶区心肌梗死造成心肌运动异常,加重病情;②由于心肌疤痕形成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高发(约10%);③由于第一间隔支的变异使得约5%~8%的患者不适用酒精消融术;④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劣于开放室间隔心肌切除术;⑤无法处理二尖瓣乳头肌畸形及并发的瓣膜结构异常。此外,少数心脏中心尝试通过经皮导管进行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但由于并发症较多尚未大规模展开应用。因此,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目前仍然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3、然而,传统室间隔心肌切除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①由于心脏在停跳状态下进行切除手术,此时心脏厚薄及质地已不同于跳动状态下的心脏,切除范围难以术前评估,而完全依赖于术者经验,因此只有极少数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能够比较好的完成该手术,难以推广;②切除后无法实时对切除效果进行评估,如果切除范围过广可能导致室间隔穿孔及传导束损伤,而切除不完全则导致手术疗效欠佳;③正中开胸,开放心脏手术及体外循环造成的手术创伤,心肌损伤及全身炎性反应。因此,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手术方式仍然亟待改进。

4、现有切割装置不能够对人体内生长肥厚的组织进行切割,以支持医护人员完成对生长肥厚组织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有导管、切割刀及操作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部署在所述导管;所述切割刀的近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导管的远端侧面构造有收纳槽;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通过所述收纳槽。

2、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旋转的通过所述收纳槽。

3、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前手柄、第一后手柄及第一切割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前手柄与所述第一后手柄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活动连接,垂直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后手柄通过所述第一切割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割刀旋转及位移。

4、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刀杆;所述切割刀的远端通过所述第一刀杆与所述第一后手柄同轴转动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螺杆限位件;所述第一刀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切割刀的近端构造为第一切边螺杆;所述第一切边螺杆构造有非螺纹杆及螺纹头;所述第一切边螺杆的非螺纹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及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螺杆限位件约束所述第一切边螺杆的螺纹头转动时沿长度方向位移。

6、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二手柄、第二刀杆、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螺杆限位件、操作手柄、第一斜齿轮及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刀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切割刀的近端构造为第二切边螺杆;所述第二切边螺杆构造有非螺纹杆及螺纹头;所述第二切边螺杆的非螺纹杆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及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限位件约束所述第二切边螺杆的螺纹头转动时沿长度方向位移;所述操作手柄部署在所述第二手柄的外部;所述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第一斜齿轮及所述第二斜齿轮配合与所述第二刀杆同步转动。

7、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远端部署在所述导管;所述穿刺针的近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穿刺针的远端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通过所述收纳槽。

8、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为环形切割刀;所述穿刺针套接在所述环形切割刀的内部。

9、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分别驱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及所述穿刺针的远端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通过所述收纳槽。

10、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有负压管道;所述导管的远端构造有至少一个负压孔;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负压孔连通,另一端口用于连通外部的负压发生装置。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能够对人体内生长肥厚的组织进行切割,以支持医护人员完成对生长肥厚组织的治疗。

12、针对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亦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6.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有导管、切割刀及操作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部署在所述导管;所述切割刀的近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导管的远端侧面构造有收纳槽;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切割刀的远端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通过所述收纳槽。本技术切割装置能够对人体内生长肥厚的组织进行切割,以支持医护人员完成对生长肥厚组织的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魏翔,方静,胡继发,韩秀娟,徐帅,戴会新,黄钊,夏智,孙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翔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