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2069发布日期:2024-08-21 11:3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脊柱术后护理,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1、脊柱术后病人长时间躺在病床上,肢体受到压迫,则极易导致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轻则神经麻木、影响睡眠质量,重则造成受压迫部位的肉体坏死,特别是卧床不起的重病人、老人等,如果不及时得到良好的护理,则极易患褥疮,因此脊柱术后的病人,需用到辅助翻身器械定时进行翻身护理;

2、其中,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6257946u的文献提供的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各设置有万向轮,底板前后端均设置有栏板,底板左右两侧靠栏板均设置有护栏,底板上端设置有高纤维床板,高纤维床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底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于托板,托板上端设置有两个气泵,气泵上设置有气阀开关与气阀定时器,高纤维床板上端靠近护栏两侧各设置有凸起气垫;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气囊帮助患者翻身,可定时装置减轻医护者负担,定时翻身防止产生褥疮,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

4、患者在翻身后处于侧卧的状态时,而辅助病患翻身的气垫和床板依然与病患的背部接触,因此,患者在护理期间仍然需要医护人员将病患与气垫分开,再通过分开后的间隙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擦拭护理,操作较为繁琐且困难,并且由于病患长时间平躺背部极易出汗,现有技术中的床板和气垫不易进行通风干燥,容易造成汗液积聚,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包括:

4、床架;

5、床框,设置于床架的顶端,所述床框的外壁安装有控制器;

6、第一排骨架板,设置在床框的内壁开设的腔室一侧,并与腔室相固定;

7、架框,设置在腔室的另一侧,并与第一排骨架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架框内壁设置有辅助护理机构,且辅助护理机构包括第一床垫、第二床垫、第三床垫、第二排骨架板、第三排骨架板和连杆;

8、翻身机构,设置在架框底端,以通过所述翻身机构控制架框翻转,进而对病患进行翻身护理,所述翻身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液压杆,且液压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每组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框,且连接框均固定在架框底端,所述床框的底端内壁开设有供液压杆限位移动的轨道,且每组液压杆远离连接框的一端均与床架转动连接。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架框的内壁设置有至少四组第二排骨架板,且第二排骨架板均固定在床框顶端外壁,每两组所述第二排骨架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三排骨架板,且每组第三排骨架板的上方均胶粘有第三床垫,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均能够通过连杆控制第三床垫在架框内移动,每组所述第二排骨架板的上方均胶粘有第二床垫,所述第一排骨架板和架框的上方之间胶粘有第一床垫,且第一床垫位于架框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架框相贯通的开槽;

10、其中,床框、第一床垫、第二床垫和第三床垫之间还设置通风机构,以通过所述通风机构对病患接触面进行透气,避免汗液积聚。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贯穿每组第三排骨架板的内壁,所述架框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杆相适配的导向槽。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的底端外壁与床框的上方外壁均固定有磁块,且磁块之间磁吸连接。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的底端均固定有把手,以通过所述把手辅助第三排骨架板带动第三床垫进行移动。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多组橡胶凸垫,且多组橡胶凸垫分别固定在第一床垫、第二床垫和第三床垫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床垫、第二床垫和第三床垫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组透气孔,所述床框的内壁一侧贯通连接有两组管道,且管道分别为进气管和出气管。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翻身机构和辅助护理机构,通过利用液压杆控制架框整体进行翻转,能够进行大角度的翻转,从而便于辅助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其中,病患翻身后,通过利用连杆在导向槽内的限位移动,控制第三排骨架板和第三床垫进行移动,随着第三床垫在病患背部的来回移动,使病患背部、腿部、颈部完全暴露,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护理,降低操作的难度。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通风机构,通过利用多组橡胶凸垫,使得病患背部与第一床垫、第二床垫和第三床垫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病患长时间平躺时,通过一组管道进气,并通过多组透气孔进行通气,进而能够对病患与第一床垫、第二床垫和第三床垫之间的接触面进行透气,避免汗液积聚,有效提高了空气流通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4)的内壁设置有至少四组第二排骨架板(41),且第二排骨架板(41)均固定在床框(2)顶端外壁,每两组所述第二排骨架板(41)之间均设置有第三排骨架板(42),且每组第三排骨架板(42)的上方均胶粘有第三床垫(9),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42)均能够通过连杆(43)控制第三床垫(9)在架框(4)内移动,每组所述第二排骨架板(41)的上方均胶粘有第二床垫(8),所述第一排骨架板(3)和架框(4)的上方之间胶粘有第一床垫(7),且第一床垫(7)位于架框(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架框(4)相贯通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3)贯穿每组第三排骨架板(42)的内壁,所述架框(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杆(43)相适配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42)的底端外壁与床框(2)的上方外壁均固定有磁块,且磁块之间磁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三排骨架板(42)的底端均固定有把手(44),以通过所述把手(44)辅助第三排骨架板(42)带动第三床垫(9)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多组橡胶凸垫(71),且多组橡胶凸垫(71)分别固定在第一床垫(7)、第二床垫(8)和第三床垫(9)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床垫(7)、第二床垫(8)和第三床垫(9)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组透气孔(72),所述床框(2)的内壁一侧贯通连接有两组管道(73),且管道(73)分别为进气管和出气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脊柱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翻身装置,包括翻身机构,设置在架框底端,以通过所述翻身机构控制架框翻转,进而对病患进行翻身护理,所述翻身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液压杆,且液压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每组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框,且连接框均固定在架框底端,所述床框的底端内壁开设有供液压杆限位移动的轨道。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翻身机构和辅助护理机构,通过利用连杆在导向槽内的限位移动,控制第三排骨架板和第三床垫进行移动,随着第三床垫在病患背部的来回移动,使病患背部、腿部、颈部完全暴露,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护理,降低操作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尚俊,路洁,邹慧爽,张平平,史伟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汾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