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729发布日期:2025-01-14 21:2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


背景技术:

1、在进行脊柱内镜腰椎融合术及开放性脊柱椎间融合手术时,需要将脊椎椎间盘软组织及终板刮去,并进行植骨融合,操作过程中现在因有内镜直视可改变传统的通过医生凭经验盲视用髓核钳和刮刀将椎间盘及软骨终板刮取导致处理不够彻底直接影响降低腰椎植骨的融合率的现象,但目前在内镜下使用的椎间盘终板处理器械,倒装类安装时间长,镜外铲刀类样式不足,不能达到直视下快速及适合不同情况的椎间盘终板处理。

2、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曾申请过公开号为cn219048720u的专利,对开放性腰椎融合手术椎间盘终板可视刮刀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在处理不同情况的终板时仍有不便,从而导致处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包括:

3、刀具主体;

4、所述刀具主体通过保护鞘进行输送,在所述刀具主体的内侧设有脊柱内镜,通过所述脊柱内镜对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和两侧进行观察。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刀具主体包括手柄、输送段和刀头。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脊柱内镜经所述手柄处开口插入,从筒状所述输送段延伸,贯穿所述输送段至前方所述刀头的近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刀头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输送段的两侧,在所述连接段的前端形成u型的连接体。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连接体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

9、所述第一刀体为钝刮刀,所述第二刀体为平铲刀,倾斜角度为0-15°。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刀体的弯折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刀体。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输送段居中或偏心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远离所述输送段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刀体,所述第二刀体端面设置有刮齿,所述刮齿为居中或倾斜设计,并高于所述连接段。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体的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脊柱内镜可以从所述通孔进行观察。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输送段的外径小于保护鞘,内径可插入脊柱内镜,所述刀头的长度为3-4cm。

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6、1、通过对刀头进行设计改进,将刀头位置调整到输送段中部,与脊柱内镜的位置平齐,在连接体开设通孔,满足刀头前端可视的同时,还可以是两侧刀体有效对软组织进行刮铲去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内镜(2)经所述手柄(3)处开口插入,从筒状所述输送段(4)延伸,贯穿所述输送段(4)至前方所述刀头(5)的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54)的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脊柱内镜(2)可以从所述通孔进行观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4)的外径小于保护鞘,内径可插入脊柱内镜,所述刀头(5)的长度为3-4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脊柱融合术的可视镜外多功能铲刮刀,包括:刀具主体;所述刀具主体通过保护鞘进行输送,在所述刀具主体的内侧可插入脊柱内镜,所述脊柱内镜对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和两侧进行观察;通过对刀头进行设计改进,呈刮匙状及铲刀状,在脊柱椎体间融合术中处理椎间盘及终板,使用时,脊柱内镜可前后及旋转动作,不同视野观察铲刮刀头,直视下可更有效对软组织进行刮铲去除,提高手术效率及融合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谈军,李莹,刘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微融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1
技术公布日:2025/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