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1331发布日期:2024-05-13 12:4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护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行走辅助训练装置是帮助病患腿部康复的一种设备,当病患患有肌肉萎缩或者进行过腿部手术时,都可以通过行走辅助训练装置进行锻炼,以求促进康复,因此可知现有的用于康复科护理的行走训练器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现有的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在使用时,都是患者通过扶手支撑身体,并使用腿部和脚部带动装置同步缓慢移动,由于大多数的训练器大都是可移动式的,在病患腿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可能在进行使用时使得重心不稳,从而可能会导致设备产生侧翻倾倒,使得病患受到二次伤害,降低了易用性和实用性;

3、在使用中,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在移动时起到一个辅助支撑的作用,患者必须通过腿部移动,带动该装置同步移动,这样才能实现康复训练,如果患者所处空间环境较小时,现有的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就会因为空间限制而导致不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2、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垂直向上延伸的背部支架、分别设置背部支架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背部支架的中部设有扶手机构;

3、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底面呈c形的固定底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的第一踏板机构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连接的第二踏板机构,所述第一踏板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吊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连接第一踏板,所述第二踏板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吊轨以及与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的第二踏板;

4、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朝向所述第一踏板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踏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齿条,所述第一导轨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提升装置。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对应所述第一滑槽中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容置第一齿轮的第一腔室和容置第二齿轮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沿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齿条啮合连接。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二齿轮。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踏板和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朝向所述第二踏板的一侧设有沿第二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踏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齿条,所述第二导轨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二提升装置。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对应所述第二滑槽中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容置第三齿轮的第三腔室和容置第四齿轮的第四腔室,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外沿均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啮合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三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腔室中设有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四腔室的位置设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四腔室中连接所述第四齿轮。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顶部的底端端面设有所述第一吊轨,所述第一导轨的顶端和所述第一吊轨之间设有第一滑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内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两侧的第五齿轮和与所述第五齿轮连接的第五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容置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的第五腔室,所述第五腔室内设有所述第五伺服电机,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两侧任意一侧的第五齿轮驱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顶部的底端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吊轨,所述第二导轨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吊轨之间设有第二滑动装置,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内的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两侧的第六齿轮和与所述第六齿轮连接的第六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容置所述第六伺服电机的第六腔室,所述第六腔室内设有所述第六伺服电机,所述第六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块两侧任意一侧的第六齿轮驱动连接。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扶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扶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的第二扶手部以及沿所述背部支架高度方向活动连接的座椅部。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沿所述背部支架设有移动平台,所述背部支架的后部设有连接所述移动平台的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座椅部的后部与所述移动平台铰接连接,所述座椅部的底端端面设有支撑杆,所述移动平台对应所述座椅部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撑杆卡接的卡接部。

14、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患者可以通过将腿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上,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对腿部进行抬升训练,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进行前后摆动训练,也可在提升装置提升腿部的同时滑动装置驱动踏板前进,模仿行走时的脚部运动轨迹,使得患者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中即可完成腿部的康复训练,对于无法自行支撑训练的患者,可以坐在所述座椅部上调整踏板的朝向至适当位置,使得患者坐着即可完成腿部康复训练。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垂直向上延伸的背部支架(2)、分别设置背部支架(2)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3)和第二固定支架(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和第二固定支架(4)上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背部支架(2)的中部设有扶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604)包括第一齿轮(6041)、第二齿轮(6042)、第一伺服电机(6043)和第二伺服电机(6044),对应所述第一滑槽(6011)中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容置第一齿轮(6041)的第一腔室和容置第二齿轮(6042)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齿轮(6041)和第二齿轮(6042)的外沿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6011)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齿条(6031)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一齿轮(6041),所述第一导轨(601)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一伺服电机(604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04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041),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二齿轮(6042),所述第一导轨(601)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二伺服电机(604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044)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0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703)和所述第二导轨(70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701)朝向所述第二踏板(703)的一侧设有沿第二导轨(7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7011),所述第二踏板(703)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701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齿条(7031),所述第二导轨(701)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7031)啮合连接的第二提升装置(7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装置(704)包括第三齿轮(7041)、第四齿轮(7042)、第三伺服电机(7043)和第四伺服电机(7044),对应所述第二滑槽(7011)中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容置第三齿轮(7041)的第三腔室和容置第四齿轮(7042)的第四腔室,所述第三齿轮(7041)和第四齿轮(7042)的外沿均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7011)中并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7031)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所述第三齿轮(7041),所述第二导轨(701)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三腔室的位置设有第三伺服电机(7043),所述第三伺服电机(704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腔室中连接所述第三齿轮(7041),所述第四腔室中设有所述第四齿轮(7042),所述第二导轨(701)的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第四腔室的位置设有第四伺服电机(7044),所述第四伺服电机(7044)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四腔室中连接所述第四齿轮(70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顶部的底端端面设有所述第一吊轨(602),所述第一导轨(601)的顶端和所述第一吊轨(602)之间设有第一滑动装置(8),所述第一滑动装置(8)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602)内第一滑块(80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801)两侧的第五齿轮(802)和与所述第五齿轮(802)连接的第五伺服电机(803),所述第一滑块(801)内设有容置所述第五伺服电机(803)的第五腔室,所述第五腔室内设有所述第五伺服电机(803),所述第五伺服电机(8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801)两侧任意一侧的第五齿轮(802)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4)顶部的底端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吊轨(702),所述第二导轨(701)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吊轨(702)之间设有第二滑动装置(9),所述第二滑动装置(9)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702)内的第二滑块(90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901)两侧的第六齿轮(902)和与所述第六齿轮(902)连接的第六伺服电机(903),所述第二滑块(901)内设有容置所述第六伺服电机(903)的第六腔室,所述第六腔室内设有所述第六伺服电机(903),所述第六伺服电机(9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块(901)两侧任意一侧的第六齿轮(902)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上的第一扶手部(301),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4)上的第二扶手部(401)以及沿所述背部支架(2)高度方向活动连接的座椅部(2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部支架(2)设有移动平台(201),所述背部支架(2)的后部设有连接所述移动平台(201)的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座椅部(202)的后部与所述移动平台(201)铰接连接,所述座椅部(202)的底端端面设有支撑杆(203),所述移动平台(201)对应所述座椅部(202)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撑杆(203)卡接的卡接部(20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辅助行走装置,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垂直向上延伸的背部支架、分别设置背部支架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患者可以通过将腿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上,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对腿部进行抬升训练,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进行前后摆动训练,也可在提升装置提升腿部的同时滑动装置驱动踏板前进,模仿行走时的脚部运动轨迹,使得患者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中即可完成腿部的康复训练,对于无法自行支撑训练的患者,可以坐在所述座椅部上调整踏板的朝向至适当位置,使得患者坐着即可完成腿部康复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姜振富,韦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振富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