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37686762发布日期:2024-04-18 21:0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及系统,属于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活检穿刺用于提取病理组织的一种手段,现提取病理组织的穿刺装置包括电动驱动、压力驱动和弹性驱动三种类型。

2、电动驱动类型的穿刺装置需要大量电能,这可能导致在某些应用中能源消耗过大,电动驱动的能源转换效率不高;另外,电动驱动系统通常占用较大空间,且多为体外装置,对手术环境的要求较高。同时,这也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的应用。电动驱动可能产生电流热效应、电磁辐射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或伤害。电动驱动类型的穿刺设备通常依赖于大型手术设备,成本较高。同时,电动驱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成本也可能较高。

3、压力驱动类型的穿刺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穿刺的精准性以及反应的灵敏问题,易影响手术的效率。压力驱动需要稳定可靠的压力源,如果压力源不稳定或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影响穿刺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扩散。

4、弹性驱动类型的穿刺装置中的弹性元件设计困难,弹性驱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弹性元件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适当的力和运动控制;弹性元件寿命短,耐久性和稳定性差。弹性驱动通常不适用于需要高速度或快速响应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及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灵敏精确,减少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不适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包括薄壁管、穿刺组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由绕组线缠绕于绕线柱制成的微型线圈;所述绕组线的两端从所述绕线柱的左端引出;硅胶管与所述绕线柱的左端连接,且将所述绕组线的两端置于所述硅胶管内;

4、所述穿刺组件包括永磁体和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固定于所述永磁体的前端;所述穿刺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薄壁管内,且将薄壁管分隔为第一气压平衡室和第二气压平衡室;所述穿刺针置于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内;所述绕线柱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压平衡室的外端相连接;将所述绕组线的两端通入正负电流时,微型线圈产生的磁场,使得所述永磁体带动穿刺针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压平衡室和第二气压平衡室上分别开设有气压平衡口。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的外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出针口。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保护层和环体;所述出针口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环体胶合;所述环体与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的外端密封连接。

8、进一步的,还包括进针管道;所述进针管道与所述出针口的内端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柱的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绕组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固定槽引出。

10、进一步的,所述永磁体的后端设有密封活塞。

11、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管、连接管和基座;所述针管和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永磁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

12、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线圈外周套设有散热管套。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检穿刺系统,包括上位机、可控电流源模块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所述可控电流源模块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绕组线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可控电流源模块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检穿刺装置,使用时对绕组线的两端进行通电,使得流入和流出一定量的恒定电流,使得绕组线缠绕于绕线柱制成的微型线圈产生的磁场对永磁体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作用,使得永磁体带动穿刺针相对薄壁管伸出或缩回,伸出时,穿刺针刺入病变组织或肿瘤,提取到组织保留至穿刺针内部,驱动方式采用磁场作用,减少穿刺过程中的患者的不适感。

16、其中,驱动部件通过磁力作用控制穿刺组件进行穿刺工作,便于活检穿刺过程的精准性,提高手术的效率和精度;利用微型线圈驱动穿组组件进行穿刺的方式,极大地缩小了整个穿刺装置的整个结构体积,使其可以直接到达隐蔽和皮下肿瘤部位进行穿刺和组织提取,然后进行病理学检验,提高医疗效率。

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检穿刺系统,利用上位机控制可控电流源模块,使得活检穿刺装置灵活通断电流,活检穿刺装置作用与该系统内,能够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控性,使得穿刺更加精准和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管、穿刺组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由绕组线缠绕于绕线柱制成的微型线圈;所述绕组线的两端从所述绕线柱的左端引出;硅胶管与所述绕线柱的左端连接,且将所述绕组线的两端置于所述硅胶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平衡室和第二气压平衡室上分别开设有气压平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的外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出针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保护层和环体;所述出针口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环体胶合;所述环体与所述第二气压平衡室的外端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针管道;所述进针管道与所述出针口的内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的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绕组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固定槽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后端设有密封活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针管、连接管和基座;所述针管和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永磁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线圈外周套设有散热管套。

10.一种活检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可控电流源模块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活检穿刺装置;所述可控电流源模块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绕组线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可控电流源模块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活检穿刺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穿刺装置的操作和使用问题。其包括薄壁管、穿刺组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由绕组线缠绕于绕线柱制成的微型线圈;绕组线的两端从绕线柱的左端引出;硅胶管与绕线柱的左端连接;穿刺组件包括永磁体和穿刺针;穿刺针固定于永磁体的前端;穿刺组件活动连接于薄壁管内,且将薄壁管分隔为第一气压平衡室和第二气压平衡室;穿刺针置于第二气压平衡室内;绕线柱的右端与第一气压平衡室的外端相连接;绕组线的两端通入正负电流时,微型线圈产生的磁场使得永磁体带动穿刺针伸出或缩回第二气压平衡室;本发明体积轻巧、操控灵敏度高,利于活检穿刺的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新建,许欣苗,童鼎文,陈宇潭,秦祯雷,赵逸群,张子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