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及囊体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1872发布日期:2024-05-17 12: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及囊体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药品生产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及囊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胶囊具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药品行业。胶囊内有定量药物,剂量准确,且对于一些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具有放射性、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物,可使用胶囊进行包裹,既保护了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道器官和呼吸道,保证了药物的药效同时防止药物浪费。目前,在胶囊制药过程中,通常使用半自动机构先将胶囊的上囊和下囊分别装入胶囊上板和下板,在人工充填药物后再人工合囊,最后出胶囊成品。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污染风险高,特别是一些放射性药物,对于作业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2、中国专利文献cn 208877333 u公开了一种放射性胶囊批量制备装置,有助于提高放射性胶囊制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但是装置整体结构非常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开合模过程还需配置专门的机械手,导致成本较高,制备过程也比较繁琐,并且上合模外框和下合模外框等部件容易出现清洗、灭菌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开合模过程效率高的囊体开合装置。

2、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囊体制备方法。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包括囊体载具和开合机构,所述囊体载具包括上巢板、中巢板和下巢板,所述上巢板上设有用于对上囊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中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上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下囊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可升降的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巢板抓取件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均为吸盘,所述上巢板上设有供所述中巢板抓取件穿过的避让部,所述上巢板抓取件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设于第一升降驱动件上;或,所述上巢板抓取件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分别设于一第一升降驱动件上。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巢板、所述中巢板和所述下巢板之间设有开合导向结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巢板上的导向柱以及设于所述上巢板和所述中巢板上的导向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下巢板的定位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相对的两侧设有凸部,所述下巢板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凸部配合的滑槽。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一侧设有引导斜面。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机构下方设有用于使上囊和下囊结合的合囊机构,所述合囊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合囊顶杆以及用于带动合囊顶杆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定位部设有供所述合囊顶杆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二定位孔为通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有用于防止上囊掉落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有用于防止下囊掉落的第二台阶部。

13、一种囊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上料:囊体载具转移至移动平台上的定位部;

15、s2、灌装: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下降分别抓取上巢板和中巢板然后上升,使上囊与下囊分离,移动平台带动下巢板移动至填充装置下方,填充装置下降将药物灌装至下囊内;

16、s3、合囊:移动平台带动下巢板返回至开合机构,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下降,合囊顶杆上升使下囊上升与上囊结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8、本发明公开的囊体开合装置,其中囊体载具包括上巢板、中巢板和下巢板,中巢板和下巢板分别用于定位上囊和下囊,使得上囊与下囊上下对齐,上巢板用于对上囊进行限位,防止下囊向上顶升与上囊合囊时上囊过度向上移位,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避免出现清洗、灭菌死角,开合过程仅需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分别抓取上巢板、中巢板并带动升降即可,有利于简化动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19、本发明公开的囊体制备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囊体载具(9)和开合机构(3),所述囊体载具(9)包括上巢板(91)、中巢板(92)和下巢板(93),所述上巢板(91)上设有用于对上囊进行限位的限位部(912),所述中巢板(92)上设有用于定位上囊的第一定位孔(921),所述下巢板(93)上设有用于定位下囊的第二定位孔(932),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可升降的上巢板抓取件(33)和中巢板抓取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板抓取件(33)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34)均为吸盘,所述上巢板(91)上设有供所述中巢板抓取件(34)穿过的避让部(911),所述上巢板抓取件(33)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34)设于第一升降驱动件(32)上;或,所述上巢板抓取件(33)和所述中巢板抓取件(34)分别设于一第一升降驱动件(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板(91)、所述中巢板(92)和所述下巢板(93)之间设有开合导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巢板(93)上的导向柱(94)以及设于所述上巢板(91)和所述中巢板(92)上的导向孔(9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平台(2),所述移动平台(2)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下巢板(93)的定位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相对的两侧设有凸部(22),所述下巢板(93)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凸部(22)配合的滑槽(9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一侧设有引导斜面(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下方设有用于使上囊和下囊结合的合囊机构(31),所述合囊机构(31)包括至少一根合囊顶杆(311)以及用于带动合囊顶杆(31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312),所述定位部(21)设有供所述合囊顶杆(311)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二定位孔(932)为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囊体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921)内设有用于防止上囊掉落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定位孔(932)内设有用于防止下囊掉落的第二台阶部。

10.一种囊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囊体开合装置,包括囊体载具和开合机构,囊体载具包括上巢板、中巢板和下巢板,上巢板上设有用于对上囊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中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上囊的第一定位孔,下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下囊的第二定位孔,开合机构包括可升降的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囊体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上料:囊体载具转移至移动平台上的定位部;S2、灌装: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下降分别抓取上巢板和中巢板然后上升,使上囊与下囊分离,移动平台带动下巢板移动至填充装置下方,填充装置下降将药物灌装至下囊内;S3、合囊:移动平台带动下巢板返回至开合机构,上巢板抓取件和中巢板抓取件下降,合囊顶杆上升使下囊上升与上囊结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开合模过程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辉,李抗,龙文,何怀中,夏学金,冷翔,谢锋,程佩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