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

文档序号:37855675发布日期:2024-05-07 19: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具体为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


背景技术:

1、灌肠是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一般没有副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灌肠是灌肠中的一种,是通过直肠直接灌入中成药物从而被机体吸收,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灌肠过程中通常是把中药倒在有刻度的量杯里,然后用开水冲好,再用筷子搅拌均匀,放凉到一定的温度,倒入灌肠器中,连接输液器和肛管;

2、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216725382u,一种中药灌肠器,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上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上固定连接有与出液口相配合的连接头;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肛管,肛管上设有长度标识机构,输液管上还套接有流速调节器;所述输液管上还拆卸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上可拆卸连接有加热器和测温器,固定机构包括与输液管相配合的固定底圈,固定底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页,合页上固定连接有盖圈,盖圈与固定底圈相配合;

3、上述申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灌肠器存在不方便测量药液容积以及加热器不方便固定在输液管上的问题,但是其灌肠器不能够主动增压灌入,只能通过重力将中药灌入,这导致在灌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药物断流和压力不足回流的情况,灌药工作不够安全可靠,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中药医用的灌肠器不能够主动增压灌入,只能通过重力将中药灌入,这导致在灌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药物断流和压力不足回流的情况,灌药工作不够安全可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包括灌装中医药的医药袋、用于挤压医药袋的增压机构和用于加热中医药的加热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两组升降机构,一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所述第一升降器与第二升降器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器与第二升降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医药袋的压轴,所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与所述压轴之间均设置有压制连接机构,所述压制连接机构包括滑座、连接座、限位轴、弹簧和轴座,所述轴座与压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座与连接座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均与滑座滑动连接。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增压机构对医药袋进行额外增压,利用压轴对医药袋进行压制,压轴设置有两个,两个压轴对医药袋进行夹持,由上而下挤压,从而实现对医药袋的挤压工作,中医药灌装在医药袋的内部,从而保证医药袋内的中医药可以保持恒定流量输出,避免药物断流和压力不足的情况,提高此灌肠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升降器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滚珠丝杆副,所述滚珠丝杆副与滑座连接。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丝杆的转动带动滚珠丝杆副竖向运动,滚珠丝杆副带动滑座上下移动。

6、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升降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箱,所述第一升降器与第二升降器之间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动箱为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内部的滚珠丝杆传输动力。

8、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咬合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使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驱使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滚珠丝杆转动。

10、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升降器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设置有悬桥,所述悬桥上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医药袋的挂杆。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挂杆挂住医药袋的上部,对医药袋进行固定。

12、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轴座连接,所述限位轴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医药袋上设置有刻度线。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轴对轴座的横向移动进行限位,避免轴座发生上下位移,提高压制连接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1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壳,所述加热壳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头和出水头,通过所述进水头向所述加热壳内注入热水,通过所述出水头抽取所述加热壳内的冷水。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水头向加热壳的内部注入热水,利用热水对输液管进行加热,进而对中医药进行加热,并且采用水浴的形式进行加热,可以提供有效的保温以及恒定的加热效果,使得加热温度可控性更强,方便将中医药控制在符合人体的温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16、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医药袋的下端插有插头,所述插头上连接有输液管,部分所述输液管缠绕在所述加热壳的内部,所述加热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输液管的固定架。

17、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液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测温器和第二测温器,所述输液管的端头设置有肛管,所述肛管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输液管的外侧设置有流量调节器。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肛管上的刻度线可以对肛管的长度进行监测,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第一测温器设置在加热机构的下方,第二测温器设置在靠近肛管的位置,从而可以同时监测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又可以监测注入人体内中医药的温度,便于实时监测中医药的温度,可以实时调节中医药的温度,避免不适宜的温度对人体造成不适,提高使用安全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该发明利用增压机构对医药袋进行额外增压,利用压轴对医药袋进行压制,压轴设置有两个,两个压轴对医药袋进行夹持,由上而下挤压,从而实现对医药袋的挤压工作,中医药灌装在医药袋的内部,从而保证医药袋内的中医药可以保持恒定流量输出,避免药物断流和压力不足的情况,提高此灌肠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21、2.该发明利用进水头向加热壳的内部注入热水,利用热水对输液管进行加热,进而对中医药进行加热,并且采用水浴的形式进行加热,可以提供有效的保温以及恒定的加热效果,使得加热温度可控性更强,方便将中医药控制在符合人体的温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22、3.该发明利用肛管上的刻度线可以对肛管的长度进行监测,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第一测温器设置在加热机构的下方,第二测温器设置在靠近肛管的位置,从而可以同时监测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又可以监测注入人体内中医药的温度,便于实时监测中医药的温度,可以实时调节中医药的温度,避免不适宜的温度对人体造成不适,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包括灌装中医药的医药袋(7)、用于挤压医药袋(7)的增压机构(1)和用于加热中医药的加热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1)包括两组升降机构,一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器(3)和第二升降器(29),所述第一升降器(3)与第二升降器(29)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器(3)与第二升降器(29)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医药袋(7)的压轴(22),所述第一升降器(3)和第二升降器(29)与所述压轴(22)之间均设置有压制连接机构,所述压制连接机构包括滑座(17)、连接座(18)、限位轴(19)、弹簧(20)和轴座(21),所述轴座(21)与压轴(22)转动连接,所述轴座(21)与连接座(18)通过弹簧(20)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器(3)和第二升降器(29)均与滑座(17)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器(3)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23),所述滚珠丝杆(2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滚珠丝杆副(24),所述滚珠丝杆副(24)与滑座(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23)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25),所述第一升降器(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箱(10),所述第一升降器(3)与第二升降器(29)之间设置有传动箱(11),所述传动箱(11)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0)内设置有驱动装置(26),所述驱动装置(26)与驱动轴(27)连接,所述驱动轴(27)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28),所述驱动齿轮(28)与从动齿轮(25)咬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器(3)上设置有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侧设置有悬桥(5),所述悬桥(5)上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医药袋(7)的挂杆(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19)的一端与轴座(21)连接,所述限位轴(19)贯穿所述连接座(18),所述第一升降器(3)和第二升降器(29)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连杆(8),所述医药袋(7)上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壳(30),所述加热壳(3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头(32)和出水头(33),通过所述进水头(32)向所述加热壳(30)内注入热水,通过所述出水头(33)抽取所述加热壳(30)内的冷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袋(7)的下端插有插头(9),所述插头(9)上连接有输液管(12),部分所述输液管(12)缠绕在所述加热壳(30)的内部,所述加热壳(30)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输液管(12)的固定架(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测温器(13)和第二测温器(15),所述输液管(12)的端头设置有肛管(16),所述肛管(16)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输液管(12)的外侧设置有流量调节器(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医用灌肠器,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中药医用的灌肠器不能够主动增压灌入,只能通过重力将中药灌入,这导致在灌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药物断流和压力不足回流的情况,灌药工作不够安全可靠的问题。所述增压机构包括两组升降机构,一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所述第一升降器与第二升降器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器与第二升降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医药袋的压轴,所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与所述压轴之间均设置有压制连接机构,所述压制连接机构包括滑座、连接座、限位轴、弹簧和轴座,所述轴座与压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座与连接座通过弹簧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吴嫣,刘继红,宋靖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