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522707发布日期:2024-07-01 23:0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中药穴位敷贴技术是将中药研成细末,用蜂蜜或其他介质调成糊状,涂于无纺布膏药贴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2、现有的中药复方穴位贴中添加了玄磁石粉,磁石有聪耳明目之用。但玄磁石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玄磁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棕褐色的粉末,味道有点苦涩。它是一种不可食用或入眼的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四氧化三铁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与水和酸类物质反应,形成氢氧化物,具有较强毒性。玄磁石里面含有铅,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如果人体内的铅超标,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

3、现有的玄磁石直接添加到中药复方穴位贴中,将中药复方穴位贴敷在皮肤的外表面,药物分子依靠物理磁场增强扩散渗透过皮肤进入到皮下毛细血管,从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由于中药和玄磁石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玄磁石中的有毒重金属成分以会渗透过皮肤进入到皮下毛细血管,进入全身血液中,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不可抗拒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穴位贴贴敷在皮肤的外表面,通过物理磁场促进中药层的药物分子扩散渗透到皮肤进入到皮下毛细血管,从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效果,。

2、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穴位贴从上到下包括第一磁极层、中药层和第二磁极层,其中,第一磁极层为北极,第二磁极层为南极,在使用时,第一磁级层和第二磁极层产生磁吸力,同时产生北极到南极的磁力线,中药层中的中药在磁吸力、磁力线的作用下朝向靠近皮肤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二磁极层上设置有网孔,因此中药层中的中药能够穿过第二磁极层上的网孔与皮肤接触,并在磁吸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扩散到皮肤中,促进药物的人体的作用效率。

4、现有的穴位贴中,玄磁石直接添加到中药层中,一起渗入人体中,会损坏人体健康。本结构的第一磁极层和第二磁极层为稀土钕铁硼材料,且采用分层结构设计,磁性金属材料不会跟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稀土钕铁硼的原料成分为钕磁铁也称为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从医学方面来讲,钕铁硼磁铁对人没有危害,且在磁疗中,经常使用磁铁进行医疗。第一磁极层和第二磁极层产生的磁吸力促进中药移动加快渗入人体中,提高使用效果。

5、进一步的,在使用时,将两个穴位贴分别贴在两个相对的穴位上,贴好后,左边的穴位贴的第二磁极层和右边的穴位贴的第二磁极层相对,产生相互排斥的磁吸力,磁力线穿过部分人体回到第一磁极层,磁力线穿过人体的部分,能够进一步的刺激穴位,还可以促进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6、具体的,宇宙、太阳、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巨大磁场,人类居于其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小磁场。磁数贯通全身,因此,地球磁气密度与人体磁场,以及人体所受的磁束多寡和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生活环境或个人磁气减弱则会导致“磁气缺乏症候群”的疾病,如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视力衰退、脑部缺氧等症状。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磁气疗法,即“能量医学”。

7、人体的穴位具有电磁特性,经络是实现生物放大效应的主要渠道,人体生物电荷失去平衡可以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应用于近视眼的磁疗法主要以磁片粘贴穴位法和磁疗眼镜法为主,应用磁场直接作用于眼及头部,通过磁场影响脑神经或眼组织的细胞内的环境,调节其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其功能恢复。因此,本结构的磁力线穿过人体的部分,能够进一步的刺激穴位。

8、优选的,第一磁极层上设置有主体保护层,主体保护层的两端均设置有干胶布,两个干胶布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不使用时,两个干胶布的一端连接对中药层进行保护,需要使用时,分离两个干胶布的一端,并且将中药层放置在穴位上,通过两个干胶布将本结构粘贴在人体上,完成贴合。

9、第二磁极层的下方设置有保湿层,所述保湿层与皮肤接触。保湿层为含有保湿剂和促透剂的乳液,通过磁场强度和促透剂的用量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保湿剂软化角质层,从而使药物渗透皮肤,进入血液。

10、第一磁极层、中药层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护层,中药层和第二磁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护层,第二磁极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第三保护层均为具有网孔的无纺布结构。保护层对中药层进行保护。

11、更进一步的,穴位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磁极层、中药层,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磁极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当需要使用时,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起来,将穴位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中药层和第二磁极层连接后,再将穴位贴粘贴在穴位上,进行使用,避免在存放时,中药层在第一磁极层和第二磁极层的作用下迁移,影响药效。

12、更进一步的,中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蝉蜕2-8份、细辛2-8份、川贝1-6份、冰片1-6份、野菊花1-6份、藏红花1-6份、金莲花1-6份、千里光1-6份、雪莲花1-6份、珍珠粉2-8份、叶黄素2-8份。中药层还包括石菖蒲、决明子、青霜子的提纯液。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发明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本结构通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带有中药药物的中药贴,通过磁场将中药药物扩散渗透在皮肤中,提高药物作用的效果。并且磁场产生的磁力线部分穿过人体,在人体上起到刺激穴位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药物的效果。

15、其次,磁极与中药分离,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穴位贴从上到下包括第一磁极层(2)、中药层(4)和第二磁极层(6),其中,第一磁极层(2)为北极,第二磁极层(6)为南极,第二磁极层(6)上设置有网孔,中药层(4)中的中药能够穿过第二磁极层(6)上的网孔与皮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极层(2)上设置有主体保护层(1),主体保护层(1)的两端均设置有干胶布(9),两个干胶布(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第二磁极层(6)的下方设置有保湿层(8),所述保湿层(8)与皮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极层(2)、中药层(4)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护层(3),中药层(4)和第二磁极层(6)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护层(5),第二磁极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保护层(7),第一保护层(3)、第二保护层(5)和第三保护层(7)均为具有网孔的无纺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中药层(4)和第二磁极层(6)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穴位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中药层(4)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蝉蜕2-8份、细辛2-8份、川贝1-6份、冰片1-6份、野菊花1-6份、藏红花1-6份、金莲花1-6份、千里光1-6份、雪莲花1-6份、珍珠粉2-8份、叶黄素2-8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中药层(4)还包括石菖蒲、决明子、青霜子的提纯液。

9.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穴位贴,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穴位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磁极层(2)、中药层(4),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磁极层(6),中药层(4)和第二磁极层(6)可拆卸连接,将穴位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中药层(4)和第二磁极层(6)连接后,将穴位贴粘贴在穴位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透皮定向渗透中药穴位贴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中药穴位贴领域,穴位贴从上到下包括第一磁极层、中药层和第二磁极层,其中,第一磁极层为北极,第二磁极层为南极,第二磁极层上设置有网孔,中药层中的中药能够穿过第二磁极层上的网孔与皮肤接触。本结构通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带有中药药物的中药贴,通过磁场将中药药物扩散渗透在皮肤中,提高药物作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神农针艾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