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涉及一种改进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工作中胸腔、腹腔等空腔部位的穿刺引流管。
背景技术:
1、胸腹腔积液是在胸膜腔、腹腔内液体的病理性积聚,根据患者的症状、临床症状,大多需治疗性穿刺及留置引流管。目前穿刺引流存在的问题包括引流管脱出移位、穿刺口渗液、穿刺口感染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采用的办法包括丝线缝合固定、防脱出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的使用如猪尾管、增加气囊等,但存在一定的缺陷。丝线缝合固定效果不佳,术后牵拉,疼痛明显,猪尾管防移位效果不佳,使用气囊防脱出引流管虽可防脱出移位,但防渗液效果一般,一旦发生渗液,需经常换药清洁,不仅增加工作量及感染风险,而且增加医疗费用。因此,目前临床需要一款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防渗液的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引流管固定效果不佳,防脱出移位、防渗液效果一般等的缺点,本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防脱出移位、防渗液引流管装置,能内、外侧双固定的引流医疗器械。本专利提供的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一是能够提供内外侧双固定的引流医疗器械,二是可弯曲钝头细管弯曲后形成的曲面在防止渗液上有优势,三是外固定装置可封闭穿刺点外侧、便于更换。
2、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主要包括引流管主体、腔内固定装置、外固定装置、卡扣拉伸装置,所述引流管主体包括引流管主体包括引流管、 可弯曲钝头细管、连接拉线容纳腔、固定卡扣及附着连接拉线的滑动卡扣;所述腔内固定装置包括可弯曲钝头细管、连接拉线、滑动卡扣;可弯曲钝头细管藏于管壁内,头端稍偏下外侧有连接拉线,通过连接拉线容纳腔与滑动卡扣连接为一整体,各个可弯曲钝头细管两侧有薄膜相互连接。引流管主体尾端有固定卡扣,可与滑动卡扣对合。连接拉线中部外裹有海绵。所述外固定装置包括圆形粘贴粘片、引流管固定环扣;圆形粘贴粘片背侧为粘贴面,正中为引流管直径大小的圆孔,即引流管孔洞。沿圆的一条直径剪开为开口,开口正对为引流管固定环扣,可通过缩紧环扣圈大小固定引流管。所述卡扣拉伸装置包括固定卡扣及附着连接拉线的滑动卡扣,固定卡扣与引流管为一整体,滑动卡扣与固定卡扣对合时,滑动卡扣拉伸连接拉线,进而拉动可弯曲钝头细管。当引流结束,剪断拉线,可弯曲钝头细管伸直,即可拔出引流管。
3、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可根据需求在合适的位置上穿刺引流管,通过弯曲可弯曲钝头软管形成的曲面进行内部固定及防渗液,同时通过引流管外固定装置进行外部固定及防渗液形成双保险,避免引流管滑脱及穿刺口渗液。
1.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主要包括引流管主体、腔内固定装置、外固定装置、卡扣拉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通过外侧卡扣对合,进而拉伸连接拉线,使可弯曲钝头细管弯曲,展开附着于细管的薄膜,防止引流管向外滑脱及渗液,外固定对合装置防止引流管向内滑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主体包括引流管、 可弯曲钝头细管、连接拉线容纳腔、固定卡扣及附着连接拉线的滑动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腔内固定装置包括可弯曲钝头细管、连接拉线、滑动卡扣;可弯曲钝头细管藏于管壁内,头端稍偏下外侧有连接拉线,通过连接拉线容纳腔与滑动卡扣连接为一整体,各个可弯曲钝头细管两侧有薄膜相互连接;引流管主体尾端有固定卡扣,可与滑动卡扣对合;连接拉线中部外裹有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外固定装置包括圆形粘贴粘片、引流管固定扎带;圆形粘贴粘片背侧为粘贴面,正中为预留的引流管直径大小的圆孔,即引流管孔洞;沿圆的一条直径剪开为开口,开口正对为引流管固定扎带,扎带衬有防滑棉垫,弯曲引流管可通过缩紧扎带固定引流管,拔除引流管时可将圆形粘贴粘片连同引流管一起拔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防渗液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卡扣拉伸装置包括固定卡扣及附着连接拉线的滑动卡扣,固定卡扣与引流管为一整体,滑动卡扣与固定卡扣对合时,滑动卡扣拉伸连接拉线,进而拉动可弯曲钝头细管;当引流结束,剪断拉线,可弯曲钝头细管伸直,即可拔出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