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5503发布日期:2025-02-18 19:08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负压引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


背景技术:

1、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是指在腋臭手术(通常是指治疗腋臭的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手术创面清洁、减少积液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过程。

2、正常的腋臭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手术区域吸附多余组织液,医师手持20ml注射器并连接头皮针(去掉针头),利用头皮针吸附手术创面区多余的组织液,一边来回刮除一边抽动注射器,此时多余的组织液会在注射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通过头皮针最终进入到注射器内部。

3、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医师手持注射器抽取组织液时,由于部分组织液是粘黏在皮肤内表面,需要大幅度刮除,同时也要不断地抽动注射器,如此刮除下来的组织液会第一时间被负压抽吸在头皮针管道内和注射器内部,负压的产生依靠医师手部握住注射器向后拉拽使得注射器内部产生负压,由于医师手部需要固定住注射器位置,防止动作过大而脱落,也需要对注射器的推杆进行抽拉,对注射器的内部产生一定的负压,如此多个动作同步产生,会使得医师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造成在吸附组织液过程中医师手部对注射器的拿握效果差,影响到医师吸附组织液的进度。

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医师手部需要固定住注射器位置,防止动作过大而脱落,也需要对注射器的推杆进行抽拉,对注射器的内部产生一定的负压,如此多个动作同步产生,会使得医师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造成在吸附组织液过程中医师手部对注射器的拿握效果差,影响到医师吸附组织液的进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所述注射器主体的外表面卡接有外防护壳,外防护壳靠近注射器主体开口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外防护壳靠近连接环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按钮,外防护壳靠近闭合端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外防护壳靠近弧形按钮侧面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衔接板,外防护壳靠近连接环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环;辅助负压组件,所述辅助负压组件用于提高医师抽吸作业时拿握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所述辅助负压组件和所述注射器主体相连接。

4、可选地,所述辅助负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衔接板端部的t型架,所述衔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弱化部,所述t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一,所述t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二,所述t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竖板。

5、可选地,所述气囊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下压竖板的中部卡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6、可选地,所述外防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翻板,所述外防护壳中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侧撑架,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7、可选地,所述外防护壳靠近开放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引导环,外防护壳靠近弧形按钮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外防护壳靠近连接环的内腔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

8、可选地,所述t型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弯折片,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t型滑块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所述t型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状压块,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卡接有调节柱,所述t型滑块的底部贴合有防脱落块。

9、可选地,所述气囊一的尺寸大于所述气囊二,所述下压竖板中部槽孔的尺寸与所述卡接柱的尺寸相适配。

10、可选地,所述外翻板向外翻折,所述侧撑架为弧形,向靠近注射器主体的位置凸起,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开放式。

11、可选地,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所述压板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腔,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t型滑块侧面的顶部,所述弧形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按钮的底部。

12、可选地,所述调节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腔中,所述防脱落块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内腔的底端。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辅助负压组件,将注射器主体固定在辅助负压组件的内部,在抽吸作业时,医师直接通过按动辅助负压组件上的弧形按钮,使得推杆能够自动的向后拉拽,从而在注射器主体的内部产生负压的空间,此时医师只需要正确进行刮除作业便可以,可以缓解医师在刮除作业时还需要向后拉拽推杆的步骤,进一步降低医师在抽吸作业时的难度性,提升在吸附组织液过程中医师手部对注射器的拿握效果,确保医师吸附组织液的进度不受到影响。

15、通过设置气囊一、气囊二、下压竖板和输送管,在将注射器主体固定在辅助负压组件后,由于气囊一的尺寸大于气囊二且内部的气压值不同,则在按压弧形按钮时,会使得原本夹持在输送管的下压竖板处于分开的情况,此时气囊一的气体会向气囊二通过输送管输送,同时气囊二的表面是抵在推杆上的,固气囊二的撑开也会使得推杆发生向外滑动,从而辅助医师作业,提高作业时的便捷性。

16、通过设置t型滑块、弯折片、调节柱和防脱落块,在正常按动弧形按钮时,t型滑块的下滑是按照调节柱的阵列分布,可以有节奏性的控制每次按压后气囊一的气压量,一方面避免负压过大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在刮除过程中组织液能够被吸附,减少注射器主体内部过度抽空的现象,而防脱落块可以适配抽吸后期,特别在按压用力更大时,t型滑块向下滑动的效果更明显,可以防止t型滑块向下滑动时的脱落。

17、通过设置外防护壳、连接环和夹持环,在患者进行创面引流时,会先将夹持环夹持在患者的手臂上,且夹持环的中部厚度较薄,在夹持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持过紧而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且在夹持后,由于连接环大直径会优先接触到患者的皮肤,固注射器主体的针头部位会倾斜靠近患者皮肤,而与注射器主体卡接一体下的外防护壳后端的卡扣盖会倾斜远离患者的皮肤,从而使得外防护壳整体会呈现倾斜状态,固在创面引流过程中,注射器主体的推杆在负压增大的过程中向后滑动也不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的皮肤,避免在创面引流过程中,部分注射器主体的尾部和推杆会对患者造成压力上的划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主体的外表面卡接有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靠近注射器主体开口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外防护壳靠近连接环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按钮,外防护壳靠近闭合端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外防护壳靠近弧形按钮侧面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衔接板,外防护壳靠近连接环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负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衔接板端部的t型架,所述衔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弱化部,所述t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一,所述t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二,所述t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下压竖板的中部卡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翻板,所述外防护壳中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侧撑架,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壳靠近所述开放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引导环,所述外防护壳靠近所述弧形按钮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外防护壳靠近所述连接环的内腔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弯折片,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t型滑块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所述t型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状压块,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卡接有调节柱,所述t型滑块的底部贴合有防脱落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一的尺寸大于所述气囊二,所述下压竖板中部槽孔的尺寸与所述卡接柱的尺寸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板向外翻折,所述侧撑架为弧形,向靠近注射器主体的位置凸起,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开放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t型滑块的侧面,所述压板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腔,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t型滑块侧面的顶部,所述弧形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按钮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的内腔中,所述防脱落块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防护壳中部内腔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腋臭患者手术后创面引流的小型负压装置,属于负压引流技术领域。包括注射器主体,所述注射器主体的外表面卡接有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辅助负压组件,所述辅助负压组件用于提高医师抽吸作业时拿握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所述辅助负压组件和所述注射器主体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负压组件,将注射器主体固定在辅助负压组件的内部,在抽吸作业时,医师通过按动辅助负压组件上的弧形按钮,使得推杆能够自动向后拉拽,从而在注射器主体的内部产生负压的空间,降低医师在抽吸作业时难度,提升吸附组织液过程中医师对注射器的拿握效果,确保吸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申琳,朱文巍,汤馨雅,路子熠,白小嘉,魏芳芳,张翠翠,王梦霄,李峰,王博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