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
背景技术:
1、在进行脑外科开颅手术时,而头部血管较为丰富,头外伤的出血量相对肢体或者躯体的出血量更大,在切开患者头皮后需要使用头皮夹来固定患者被割开的头皮,以便对头皮进行止血、固定,亦或者手术前使用压迫止血带绑在患者眉弓往上处,对患者颅顶进行压迫止血。
2、专利号为cn11453318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头部手术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压迫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构成环绕头部的上下固定部件,所述压迫部在固定部和活动部内侧对患者头顶进行压迫止血;固定部绑带上设有颌骨托,绑带后设有副带,通过固定部绑带、副带和头环环绕固定在头部,辅助保持止血状态,减轻医护人员劳累,不干扰术者手术,活动部设有绕固定部转动的纵弧形杆和横弧形杆,通过活动部使活动部上的压迫部处于手术需要头部任意位置,在活动部上滑动连接有压迫部,压迫部在环架内设有充气囊、柔性环座和压迫环,通过充气管路使充气囊推动柔性环座和压迫环贴合头部任意弧度,达到在头部手术需要的任意位置进行压迫止血的目的。
3、上述装置通过充气管路使充气囊推动柔性环座和压迫环贴合头部任意弧度,达到在头部手术需要的任意位置进行压迫止血的效果,一场开颅手术通常持续二到六个小时,而人体的血管在进行长时间压迫时会导致皮缘缺血时间长,手术中无法自动更换压迫位置,则会细胞坏死多,随着坏死的细胞增多会导致皮瓣的血管有完全性的血栓生成,术后还会伴随着伤口水肿加重、毛囊受损等问题发生,并且如果手动更换压迫位置很容易导致伤口大量出血,并且无法根据患者头围由下到上逐渐缩小的情况自适应改变压力力度,容易导致更换压迫位置后出现压迫力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长时间压迫同一个位置导致血栓生成以及毛囊坏死等情况,并且无法根据头围自适应调节压迫力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包括压迫带,所述压迫带内侧壁设置有若干环形的主调节气囊,且若干所述主动调节气囊的相互连通,所述压迫带侧壁设置有主充气管,每两个所述主调节气囊之间设置有六个辅助气囊,六个所述辅助气囊顶部设置有泄压三通阀,六个所述泄压三通阀之间设置有辅助连通管,所述辅助连通管的侧壁设置有辅助充气管,所述辅助气囊上下两端设置有c型管,每个所述辅助气囊上下间隙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每个所述单向阀的侧壁均设置有泄压阀,每三个所述泄压阀之间均设置有汇流管道,且每个所述汇流管道与对应c型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辅助气囊侧壁均设置有调节加压机构,每个所述辅助气囊顶部均设置有压板,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旁侧均设置有联动机构,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和联动机构的外壁均设置有保护壳。
3、优选地,每个所述联动机构均包括转动齿轮、联动电机、长杆、弹簧柱、联动弹簧、联动齿条、若干连接柱、安装板、环形槽、转动辊、缝线和联动齿轮,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压迫带的外侧壁,所述环形槽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联动电机沿着环形槽滑动设置在安装板的背面,且联动电机输出轴位于环形槽内,所述联动齿轮设置在联动电机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辊转动设置在保护壳的内侧壁,所述缝线设置在转动辊的表面,所述转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转动辊的端部,若干所述连接柱活动插接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长杆固定设置在若干连接柱背面,所述联动齿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其中两个连接柱上,所述弹簧柱固定设置在联动齿条的另一端,所述联动弹簧套设在弹簧柱上。
4、优选地,每个所述转动齿轮与对应均与对应联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联动齿轮与若干连接柱相互啮合。
5、优选地,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均包括三角块、转轴和四个调节加压组件,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联动齿轮圆心处,所述三角块固定设置在转轴端部,每个所述调节加压组件均包括连接板、u型杆、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限位杆和调节弹簧,所述限位杆活动插接在对应单向阀侧壁,所述调节弹簧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第二楔形块固定设置在限位杆端部,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对应压板侧壁,所述第一楔形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u型杆固定设置在压迫带的侧壁。
6、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板与对应u型杆滑动配合。
7、优选地,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侧壁与三角块抵触配合,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侧壁与第二楔形块的另一侧壁抵触配合。
8、优选地,保护壳顶部均设置有出线口。
9、优选地,每个所述单向阀的气体流向均为由上至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通过三角块、转轴、连接板、u型杆、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限位杆和调节弹簧的设置,实现了保证其止血效果的同时可以自动切换患者压迫位置,避免一场长达数个小时的开颅手术一直压迫同一位置导致该处血管黏结,端部组织坏死、无法生长出头发等诸多问题,并且通过泄压阀的设置使得在切换辅助气囊时,自适应的调节对头部不同位置头围变化的充气量,从而达到无论如何切换辅助气囊都能保持对头部的压力相同的效果,既不会出现压力不足伤口大量出血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压力过大导致患者血管堵塞形成血栓的问题;
12、(2)本发明通过转动齿轮、联动电机、长杆、弹簧柱、联动弹簧、联动齿条、连接柱、安装板、环形槽、转动辊、缝线和联动齿轮的设置,实现了针对在缝线时可以自动停止辅助气囊的循环充气,避免出现在缝线时大量出血增加缝线难度;
13、(3)本发明通过压板、三角块、连接板、u型杆、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限位杆和调节弹簧的设置,将辅助气囊内部的气体挤压输送至下一个辅助气囊内部,实现了避免出现切换辅助气囊时,上一个辅助气囊的气体输送不完全从而导致下一个辅助气囊的压力不足,保证切换辅助气囊后的止血效果。
1.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包括压迫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带(1)内侧壁设置有若干环形的主调节气囊(10),且若干所述主动调节气囊(10)的相互连通,所述压迫带(1)侧壁设置有主充气管(9),每两个所述主调节气囊(10)之间设置有六个辅助气囊(7),六个所述辅助气囊(7)顶部设置有泄压三通阀(4),六个所述泄压三通阀(4)之间设置有辅助连通管(2),所述辅助连通管(2)的侧壁设置有辅助充气管(3),所述辅助气囊(7)上下两端设置有c型管(14),每个所述辅助气囊(7)上下间隙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15),每个所述单向阀(15)的侧壁均设置有泄压阀(17),每三个所述泄压阀(17)之间均设置有汇流管道(11),且每个所述汇流管道(11)与对应c型管(14)相连通,每个所述辅助气囊(7)侧壁均设置有调节加压机构(5),每个所述辅助气囊(7)顶部均设置有压板(13),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5)旁侧均设置有联动机构(6),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5)和联动机构(6)的外壁均设置有保护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联动机构(6)均包括转动齿轮(61)、联动电机(62)、长杆(63)、弹簧柱(64)、联动弹簧(65)、联动齿条(66)、若干连接柱(67)、安装板(68)、环形槽(69)、转动辊(610)、缝线(611)和联动齿轮(612),所述安装板(68)固定设置在压迫带(1)的外侧壁,所述环形槽(69)设置在安装板(68)上,所述联动电机(62)沿着环形槽(69)滑动设置在安装板(68)的背面,且联动电机(62)输出轴位于环形槽(69)内,所述联动齿轮(612)设置在联动电机(62)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辊(610)转动设置在保护壳(8)的内侧壁,所述缝线(611)设置在转动辊(610)的表面,所述转动齿轮(61)固定设置在转动辊(610)的端部,若干所述连接柱(67)活动插接设置在安装板(68)上,所述长杆(63)固定设置在若干连接柱(67)背面,所述联动齿条(6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其中两个连接柱(67)上,所述弹簧柱(64)固定设置在联动齿条(66)的另一端,所述联动弹簧(65)套设在弹簧柱(6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齿轮(61)与对应均与对应联动齿条(66)相互啮合,所述联动齿轮(612)与若干连接柱(67)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加压机构(5)均包括三角块(57)、转轴(58)和四个调节加压组件,所述转轴(58)转动设置在联动齿轮(612)圆心处,所述三角块(57)固定设置在转轴(58)端部,每个所述调节加压组件均包括连接板(51)、u型杆(52)、第一楔形块(53)、第二楔形块(54)、限位杆(55)和调节弹簧(56),所述限位杆(55)活动插接在对应单向阀(15)侧壁,所述调节弹簧(56)套设在限位杆(55)上,所述第二楔形块(54)固定设置在限位杆(55)端部,所述连接板(51)固定设置在对应压板(13)侧壁,所述第一楔形块(5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51)的另一端,所述u型杆(52)固定设置在压迫带(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51)与对应u型杆(52)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块(54)的侧壁与三角块(57)抵触配合,所述第一楔形块(53)的侧壁与第二楔形块(54)的另一侧壁抵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壳(8)顶部均设置有出线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阀(15)的气体流向均为由上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