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9364发布日期:2024-07-26 20: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足底压力数字检测,特别涉及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1、人的双脚是人体重力的主要承载位置之一,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及分析中,足底压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足底又映射了身体各部位的穴位点,因此中医研究认为足部健康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足底压力分析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与此同时,医学研究领域中,糖尿病足的足部分析与风险点预警也正在像数字化检测方式过度;除此之外,与足部有关的鞋履个性化订制、足部及骨骼健康矫正、鞋子品牌店的新型促销消费模式等等,都用到了足底压力检测设备,现有的大多数足底压力检测装置都较小,不便于残障人士或者腿脚不便的病人进行检测。

2、目前,现有的步态检测装置(如专利号:cn213309713u),公开了一种足底压力检测装置,涉及足底压力数字检测领域,足底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叉指电极阵列和高阻导电层组成的压力传感器;足部健康检测装置包括足底压力检测装置、客户端、服务端,客户端与足底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对接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得到足部健康状态检测结果;服务端与客户端连接,用于存储客户端传输的原始数据和足部健康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足底压力检测装置具有成本低、不易损坏、一致性好和动态响应快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足部健康检测装置能够根据足底压力计算得到足部健康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准确,对人体健康给出了预警提示。

3、但在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4、1、该现有的装置设计较小,在使用时便于准确的采集人在站立不动时的足底压力和步态,但是不便于人体在走动时的步态和足底压力的检测,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

5、2、该现有的装置因为内部空间紧凑,未设置一种便携的显示装置,需要使用客户端与其连接使用,不够便携。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解决设计较小,不便于人体在走动时的步态和足底压力的检测,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和未设置一种便携的显示装置,需要使用客户端与其连接使用,不够便携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行轴承远离扭力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力卡扣,第一外壳远离数据处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座,转轴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二外壳靠近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另一转轴座,第二外壳远离转轴座的部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有叉指电极阵列、高阻导电层、表面皮革层,叉指电极阵列靠近安装槽的底面,表面皮革层远离安装槽的底面,数据处理箱与安装槽靠口相同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片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侧边设置有电源开关,数据处理箱靠近电源开关的侧面开设有电源接口,数据处理箱远离第一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5、优选的:数据处理箱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芯片、显示芯片,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图像识别和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图像识别和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且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电性连接于显示芯片,显示芯片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电源接口和电源开关。

6、优选的:第二外壳远离转轴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柔性垫片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折叠后,第二外壳的凸块与柔性垫片连接。

7、优选的: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转动轴承的数量为四个,连接转轴的数量为两个,转轴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轴座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

8、优选的:平行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扭力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卡槽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折叠后,扭力卡扣与卡槽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扭力卡扣的转轴内设置有扭力弹簧。

9、优选的: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均低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安装槽的开口,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宽度均为30cm。

10、(三)有益效果

11、一、将第一外壳的底面朝向地面放置,扣下两侧的扭力卡扣,通过平行轴承转动扭力卡扣使其与地面平齐,防止使用时摔倒,磕到扭力卡扣导致受伤,再将第二外壳配合连接轴、转动轴承转轴座和连接转轴将其从第一外壳展开放平,通过电源接口接入电线,拨动电源开关,用以开关装置进行检测,使用者可于压力传感器上走动,解决了设计较小,不便于人体在走动时的步态和足底压力的检测,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和未设置一种便携的显示装置,需要使用客户端与其连接使用,不够便携的问题。

12、二、压力传感器对使用者检测过后将数据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整理数据后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再发送至图像识别和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此过程由中央处理芯片调控,最终完成数据分析,由显示芯片控制显示面板进行便携的显示,也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客户端,解决了设计较小,不便于人体在走动时的步态和足底压力的检测,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和未设置一种便携的显示装置,需要使用客户端与其连接使用,不够便携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箱(4)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平行轴承(101),所述平行轴承(101)远离扭力卡扣(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力卡扣(102),所述第一外壳(1)远离数据处理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座(6),所述转轴座(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601),所述连接转轴(6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301),所述转动轴承(30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远离第一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壳(2),所述第二外壳(2)靠近连接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另一转轴座(6),所述第二外壳(2)远离转轴座(6)的部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202),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均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包括有叉指电极阵列(501)、高阻导电层(502)、表面皮革层(503),所述叉指电极阵列(501)靠近安装槽(8)的底面,所述表面皮革层(503)远离安装槽(8)的底面,所述数据处理箱(4)与安装槽(8)靠口相同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片(401)与显示面板(404),所述显示面板(404)的侧边设置有电源开关(403),所述数据处理箱(4)靠近电源开关(403)的侧面开设有电源接口(402),所述数据处理箱(4)远离第一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箱(4)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芯片、显示芯片,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图像识别和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5)电性连接于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图像识别和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且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电性连接于显示芯片,所述显示芯片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404),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电源接口(402)和电源开关(4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远离转轴座(6)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柔性垫片(4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折叠后,第二外壳(2)的凸块与柔性垫片(40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动轴承(30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转轴(6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座(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转轴座(6)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轴承(1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扭力卡扣(1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槽(2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折叠后,扭力卡扣(102)与卡槽(202)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扭力卡扣(102)的转轴内设置有扭力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5)均低于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安装槽(8)的开口,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宽度均为3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足底压力数字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足底压力检测分析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箱,所述数据处理箱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将第一外壳的底面朝向地面放置,扣下两侧的扭力卡扣,通过平行轴承转动扭力卡扣使其与地面平齐,防止使用时摔倒,磕到扭力卡扣导致受伤,再将第二外壳配合连接轴、转动轴承转轴座和连接转轴将其从第一外壳展开放平,通过电源接口接入电线,拨动电源开关,用以开关装置进行检测,使用者可于压力传感器上走动,解决了设计较小,不便于人体在走动时的步态和足底压力的检测,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和未设置一种便携的显示装置,需要使用客户端与其连接使用,不够便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精易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