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和皮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6772发布日期:2025-01-17 12:34阅读: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和皮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美容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和一种皮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容产品例如脱毛仪、光子嫩肤仪、美容仪等等被人们所使用。现有的市面上的脱毛仪或光子嫩肤仪大多采用单光源进行脱毛、美白等等美容美肤,这种美容产品一般包括有反光杯和灯管,将单灯管设置在反光杯内,反光杯上具有反光面,以及反光杯上形成有一个出光口,从而通过反光杯反光面的反射聚光作用,使得灯管的输出能量从出光口出射的光能量能够满足美容美肤的要求。而美容产品中从出光口出射的光能量越高,其脱毛效果就更好,美容效果也更加显著。因此,现有的市面上的美容产品为了能够使得美容的效果更加显著,会将多个灯管设置在反光杯内,以达到增强出光能量,从而提升美容效果。

2、但是,由于在反光杯内设置有多个灯管,由于反光杯上反光面的反光作用,会导致多个灯管的在发射光的,也使得多个灯管发出的光会相互干扰,其次,多个灯管在设置在反光杯内时,多个灯管之间会相互遮挡部分反射光线,从而导致灯管的发出的光的能量减弱,导致最终出射的光能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和皮肤处理设备。

2、具体地,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件;反光件,具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用于对所述多个发光件发出的光出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发光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光件内;其中,所述反光件上还设置有朝所述任意两个相邻发光件之间的间隙延伸的凸起部。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包括朝向所述多个发光件的反光侧和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件的散热侧,所述凸起部上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侧上的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相对设置。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包括第一发光件和与所述第一发光件相邻且间隔的第二发光件;所述反光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侧上设置有第三反光面和/或第四反光面,所述第三反光面与所述第四反光面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光件上,所述第三反光面对应所述第一发光件,所述第四反光面对应所述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一反光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反光面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发光件相对应;所述第二反光面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反光面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相对应。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上设置有第一反光腔和/或第二反光腔,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三反光面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反光腔;所述第二反光面与所述第四反光面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反光腔;所述第一反光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反光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发光件。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所述出光口。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出光口延伸的高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滤光件,所述滤光件设置在所述出光口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出光口延伸的高度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滤光件不抵接;或者当所述凸起部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出光口延伸的高度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滤光件相抵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1mm-10m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在所述散热侧形成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从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凸起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到所述第一端的间距与所述凸起部到所述第二端的间距比值范围为0.2-0.9。

1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如上所述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透光件,与所述光源组件对应设置、且所述光源组件的光通过所述透光件后向外出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具有风道,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包括朝向所述多个发光件的反光侧和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件的散热侧;所述反光件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多个发光件相对应、且位于所述反光侧和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散热侧和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之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散热部用于将所述散热侧的热量散发。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在所述第二风道形成有多个散热间隙,所述多个散热间隙用于将所述散热侧的热量散发。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侧形成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散热侧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件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件之间与所述散热区域共同形成有所述散热间隙。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高度。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反光件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靠近所述反光件的端部,所述端部上形成有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反光件相适配。

21、由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通过将多个灯管放置在一个反光杯中,使得多个灯管之间发出的光会相互干扰以及多个灯管之间会相互遮挡部分反射光线,从而导致灯管的发出的光的能量减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反光件内设置有多个发光件中任意两个相邻发光件之间的间隙延伸的凸起部,使得反光件内的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不会相互遮挡以及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从而使得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能量不会发生减弱,达到进一步提升光源组件的出光能量的效果,提升美容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120)包括朝向所述多个发光件(110)的反光侧(1202)和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件(110)的散热侧(1203),所述凸起部(121)上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侧(1202)上的第一反光面(1211)和第二反光面(1212),所述第一反光面(1211)与所述第二反光面(1212)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110)包括第一发光件(110a)和与所述第一发光件(110a)相邻且间隔的第二发光件(110b);所述反光件(1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侧(1202)上的第三反光面(122)和/或第四反光面(123),所述第三反光面(122)与所述第四反光面(123)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光件(120)上,所述第三反光面(122)对应所述第一发光件(110a),所述第四反光面(123)对应所述第二发光件(110b);所述第一反光面(1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反光面(122)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发光件(110a)相对应;所述第二反光面(121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反光面(123)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发光件(110b)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120)上设置有第一反光腔(124)和/或第二反光腔(125),所述第一反光面(1211)与所述第三反光面(122)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反光腔(124);所述第二反光面(1212)与所述第四反光面(123)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反光腔(125);所述第一反光腔(124)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件(110a);所述第二反光腔(125)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发光件(110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120)具有第一端(1204)以及与所述第一端(1204)相对应的第二端(1205),所述第一端(1204)和所述第二端(1205)之间形成有所述出光口(1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2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204)与所述第二端(1205)之间,所述凸起部(121)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一端(1204)和/或所述第二端(1205)朝向所述出光口(1201)延伸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00)还包括滤光件(130),所述滤光件(130)设置在所述出光口(1201)上,且与所述第一端(1204)和所述第二端(120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部(12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端(1204)和/或所述第二端(1205)朝向所述出光口(1201)延伸的高度时,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滤光件(130)不抵接;或者当所述凸起部(121)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端(1204)和/或所述第二端(1205)朝向所述出光口(1201)延伸的高度时,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滤光件(130)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21)的高度为1mm-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120)在所述散热侧(1203)形成有散热区域(1206),所述散热区域(1206)从所述第一端(1204)或所述第二端(1205)延伸至所述凸起部(12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21)到所述第一端(1204)的间距与所述凸起部(121)到所述第二端(1205)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2-0.9。

12.一种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800)内的安装支架(500),所述安装支架(500)内具有风道(506),所述光源组件(100)位于所述风道(506)内;所述壳体(800)上设置有通风口(803),所述通风口(803)与所述风道(506)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120)包括朝向所述多个发光件(110)的反光侧(1202)和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件(110)的散热侧(1203);所述反光件(120)将所述风道(506)分隔成第一风道(5061)和第二风道(5062),所述第一风道(5061)与所述多个发光件(110)相对应、且位于所述反光侧(1202)和所述安装支架(500)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5062)位于所述散热侧(1203)和所述安装支架(500)的内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1)还包括散热部(140),所述散热部(140)位于所述第二风道(5062)内,所述散热部(140)用于将所述散热侧(1203)的热量散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140)在所述第二风道(5062)形成有多个散热间隙(1401),所述多个散热间隙(1401)用于将所述散热侧(1203)的热量散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侧(1203)形成有散热区域(1206),所述散热部(140)包括支撑件(141),所述支撑件(141)位于所述散热侧(1203)与所述安装支架(500)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件(141)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件(141)之间与所述散热区域(1206)共同形成有所述散热间隙(1401)。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140)还包括支撑件(141),所述支撑件(141)包括第一支撑件(142)和第二支撑件(143),所述第一支撑件(142)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二支撑件(143),所述第一支撑件(142)连接所述凸起部(121);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4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42)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4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43)与所述反光件(120)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件(14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43)均包括靠近所述反光件(120)的端部(144),所述端部(144)上形成有弧面(1441),所述弧面(1441)与所述反光件(120)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的光源组件和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件;反光件,具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用于对所述多个发光件发出的光出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发光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光件内;其中,所述反光件上还设置有朝所述任意两个相邻发光件之间的间隙延伸的凸起部。本实施例通过在反光件内设置有多个发光件中任意两个相邻发光件之间的间隙延伸的凸起部,使得反光件内的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不会相互遮挡以及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从而使得多个发光件产生的光能量不会发生减弱,达到进一步提升光源组件的出光能量的效果,提升美容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谭莉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由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5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