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

文档序号:40547225发布日期:2025-01-03 11:0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特别是指一种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


背景技术:

1、股骨远端包括股骨髁上和髁间的区域,据文献报道,股骨远端骨折的总体年发生率约为8.7/100000,约占全身骨折的0.4%,占全部股骨骨折的6%。流行病学研究反映股骨远端骨折具有特征性的双峰分布,高峰发生在40岁以下男性及50岁以上女性。在年轻群体中多见于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老年群体中多因骨质疏松等原因,行走时摔跌等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也将增加。

2、目前股骨远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治疗目标为恢复下肢力线、实现骨折断端愈合和早期恢复膝关节活动。早期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常表现出较高的不愈合概率、植入物失效、内翻塌陷等问题,有关治疗在过去60年中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有许多手术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包括开放或微创入路置入锁定钢板、髓内钉固定等,参见实用新型专利cn208905683u、cn210095888u和cn212140567u等。

3、但单侧钢板对抗剪切力和扭转力较差,患侧血供不良时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文献报道骨不连和植入物失败率仍有10%-20%,其股骨远端骨不连原因可能与内侧髁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支撑有关。为解决此问题,目前亦有“双固定”的理念提出,即内外侧均使用钢板固定或钢板结合髓内钉等,但这无疑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大手术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包括板体,其中:

4、所述板体整体采用解剖型设计;

5、所述板体的近端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骨螺钉的第一钉孔,所述板体的远端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骨螺钉的第二钉孔;

6、所述板体的中部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上段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三骨螺钉的一对第三钉孔,所述一对第三钉孔分别位于板体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一对第三钉孔具有一定角度倾斜以使第三骨螺钉向对侧钉过内侧髁皮质且不与所述第二钉孔内的第二骨螺钉相交,从而形成三角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一对第三钉孔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一对第三钉孔之间的距离为0.8-2厘米。

9、进一步的,所述一对第三钉孔内的第三骨螺钉的轴线与板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钉孔为锁定螺钉/皮质骨螺钉混合螺钉孔;

11、和/或,所述第一钉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孔的数量为七个,其中三个钉孔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另外四个钉孔沿板体宽度方向分为两对钉孔,该两对钉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其中三个钉孔之间。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孔为锁定螺钉孔;

15、和/或,所述第二钉孔之间设有器械定位孔。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孔内的第二骨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板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10度。

17、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近端向近侧逐渐变薄;

18、和/或,所述板体的近端和远端边缘均为圆滑过渡设计。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板体整体采用解剖型设计,可增加接骨板和股骨远端外侧的贴附面积,达到更好的稳定性;板体的近端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骨螺钉的第一钉孔,以将板体的近端牢固固定至骨骼表面;板体的远端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骨螺钉的第二钉孔,以用于股骨髁的骨折固定;板体的中部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上段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三骨螺钉的一对第三钉孔,一对第三钉孔分别位于板体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一对第三钉孔具有一定角度倾斜以使第三骨螺钉向对侧钉过内侧髁皮质且不与第二钉孔内的第二骨螺钉相交,从而形成三角(锥)固定,三角结构形态为内侧柱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支撑效果好,使内侧髁固定更稳定,其生物力学性能稳定,减少术后股骨远端骨不连、内固定失效、股骨髁内翻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并通过单个接骨板实现“双固定”理念,与现有“双固定”装置相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三钉孔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三钉孔之间的距离为0.8-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三钉孔内的第三骨螺钉的轴线与板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钉孔为锁定螺钉/皮质骨螺钉混合螺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孔的数量为七个,其中三个钉孔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另外四个钉孔沿板体宽度方向分为两对钉孔,该两对钉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其中三个钉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孔为锁定螺钉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孔内的第二骨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板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1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近端向近侧逐渐变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包括板体,板体整体采用解剖型设计;板体的近端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骨螺钉的第一钉孔,板体的远端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骨螺钉的第二钉孔;板体的中部用于放置在股骨髁上段位置且设有用于容纳第三骨螺钉的一对第三钉孔,一对第三钉孔分别位于板体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一对第三钉孔具有一定角度倾斜以使第三骨螺钉向对侧钉过内侧髁皮质且不与第二钉孔内的第二骨螺钉相交,从而形成三角固定。本技术的带内侧柱支撑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支撑效果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技术研发人员:易成腊,谷美琪,许喆,孙柏立,刘张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40407
技术公布日:202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