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54473发布日期:2025-03-14 12:2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1、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等最为常见的疾病。

2、呼吸内科在对患者的喉咙上药时,常规的药物有喷雾型、药片型和药粉型,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喉咙进行药粉型的药物上药时,一般会将药物倒在勺子内,之后送达患者的口腔深处。但这种上药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当勺子送入患者的口腔深度时,由于患者张口不便于使用鼻子吸气,导致有时药粉会随着患者使用嘴吸气进入患者的气道将患者呛住,且,使用勺子送药难以控制送药的深度,易导致勺子戳到患者的喉咙,造成患者不适将药物喷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拆卸帽,拆卸帽远离储药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给药管,储药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助推结构,且储药筒的表面设置有给药深度调节结构;

3、给药深度调节结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储药筒表面的弹簧夹套,弹簧夹套的表面套设有锥形筒,锥形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锥形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咬嘴;

4、助推结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储药筒内壁的螺纹管,螺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螺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5、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且气囊的排气端与螺纹管的内部相互连通。

6、优选的,所述储药筒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

7、优选的,所述硅胶给药管的一端与储药筒的内部连通。

8、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中心处开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螺纹管的内部连通。

9、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和硅胶咬嘴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供储药筒通过的通孔。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1、1.该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通过设置助推结构和给药深度调节结构,拧开拆卸帽可将药粉倒入储药筒内,之后根据患者的口腔深度将硅胶咬嘴滑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硅胶咬嘴至硅胶给药管之间的间距与口腔上药位置至患者嘴唇的深度一致,之后拧紧锁紧螺母可驱使弹簧夹套将储药筒夹持,从而可将锥形筒和硅胶咬嘴固定,之后患者含住硅胶咬嘴,医护人员按压气囊可驱使气囊内的气体将储药筒内的药物吹至患者喉咙位置,对比现有技术,该装置利用给药深度调节结构可控制硅胶给药管深入患者口腔内的深度,避免硅胶给药管戳到患者的喉咙,同时患者含住硅胶咬嘴后,嘴唇处于闭合状态,患者可利用鼻子吸气,避免了药粉进入患者的气道将患者呛住的问题。

12、2.该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通过设置螺纹管,转动螺纹管可驱使活塞在储药筒的内壁滑动,从而可利用活塞配合刻度标识控制储药筒内上药的药量,进而可达到准确用药。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拆卸帽(2),拆卸帽(2)远离储药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给药管(3),储药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助推结构,且储药筒(1)的表面设置有给药深度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且气囊(10)的排气端与螺纹管(8)的内部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给药管(3)的一端与储药筒(1)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的中心处开设有气流通道(14),气流通道(14)与螺纹管(8)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6)和硅胶咬嘴(7)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供储药筒(1)通过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拆卸帽,拆卸帽远离储药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给药管,储药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助推结构,且储药筒的表面设置有给药深度调节结构,给药深度调节结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储药筒表面的弹簧夹套,弹簧夹套的表面套设有锥形筒,锥形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锥形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咬嘴。该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装置,对比现有技术,利用给药深度调节结构可控制硅胶给药管深入患者口腔内的深度,避免硅胶给药管戳到患者的喉咙,同时患者含住硅胶咬嘴后,嘴唇处于闭合状态,患者可利用鼻子吸气,避免了药粉进入患者的气道将患者呛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邑县西岭镇公立卫生院
技术研发日:20240408
技术公布日:2025/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