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

文档序号:40718329发布日期:2025-01-17 12:4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

本技术涉及肛管排气,尤其涉及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


背景技术:

1、肛管排气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医疗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排除肠道里多余的气体来减轻腹胀的症状。

2、现有的肛管排气主要是通过一根软管进行盘排气的,这种管道结构简单,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减轻进管时小儿不适感,可以有效缓解喷出时管内压力,使气、便液更顺利排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包括前管体,所述前管体的左端顶部开设有顶孔,所述前管体的右端设置有后管体,所述后管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前管体的右端内部,所述后管体的右端顶部开设有尾孔,所述前管体和后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腔。

4、进一步地,所述前管体的左端后侧开设有第一前侧孔,所述前管体的左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前侧孔。

5、进一步地,所述后管体的左端后侧卡设有第一后侧孔,所述后管体左端后侧对应第一后侧孔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后侧孔。

6、进一步地,所述后管体的左端前侧开设有第三后侧孔,所述后管体的前侧对应第三后侧孔的右侧开设有第四后侧孔。

7、进一步地,所述前管体和后管体的直径为0.5cm。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侧孔、第二前侧孔、第一后侧孔、第二后侧孔、第三后侧孔、第四后侧孔的直径为0.5c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侧孔与第一后侧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管为圆椎状无尖软管,可减轻进管时小儿不适感,第一前侧孔、第二前侧孔可增加排气时前管体的压力,设置的第一后侧孔、第二后侧孔、第三后侧孔、第四后侧孔可以有效缓解喷出时管内压力,使气、便液更顺利排出;小儿肛管插入深度约4到7cm,第一前侧孔与第一后侧孔的距离为10cm,可以有效避免对第一后侧孔造成阻挡,同时可以确定插入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包括前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体(1)的左端顶部开设有顶孔(2),所述前管体(1)的右端设置有后管体(5),所述后管体(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前管体(1)的右端内部,所述后管体(5)的右端顶部开设有尾孔(11),所述前管体(1)和后管体(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体(1)的左端后侧开设有第一前侧孔(3),所述前管体(1)的左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前侧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体(5)的左端后侧卡设有第一后侧孔(7),所述后管体(5)左端后侧对应第一后侧孔(7)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后侧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体(5)的左端前侧开设有第三后侧孔(9),所述后管体(5)的前侧对应第三后侧孔(9)的右侧开设有第四后侧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体(1)和后管体(5)的直径为0.5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孔(3)、第二前侧孔(4)、第一后侧孔(7)、第二后侧孔(8)、第三后侧孔(9)、第四后侧孔(10)的直径为0.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孔(3)与第一后侧孔(7)之间的距离为1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肛管排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儿肛管排气管,包括前管体,所述前管体的左端顶部开设有顶孔,所述前管体的右端设置有后管体,所述后管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前管体的右端内部,所述后管体的右端顶部开设有尾孔,所述前管体和后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前管体的左端后侧开设有第一前侧孔,所述前管体的左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前侧孔。本技术中,排气管为圆椎状无尖软管,可减轻进管时小儿不适感,第一前侧孔、第二前侧孔可增加排气时前管体的压力,设置的第一后侧孔、第二后侧孔、第三后侧孔、第四后侧孔可以有效缓解喷出时管内压力,使气、便液更顺利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飞,孙珠君,彭雪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40414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