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4564发布日期:2025-03-11 13:1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心脏瓣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脏瓣膜支架。


背景技术:

1、目前介入置换手术中使用的心脏瓣膜支架多采用镍钛管切割后再经多次热处理定型而成。然而切割时容易产生如:切割误差,切割瘤等缺陷,热处理过程中会损伤支架。经过切割及多次的热处理后,导致支架长时间工作过程出现疲劳问题。而且镍钛管切割的特性会限制网格的形状,导致网格节点处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支架的节点处容易发生断裂。

2、因此,镍钛管切割得到的支架疲劳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瓣膜支架,解决心脏瓣膜支架疲劳强度不高的问题。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的心脏瓣膜支架包括:

4、编织制成的支架主体;

5、位于流入端的所述支架主体上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支架主体形成第一网格结构;

6、位于流出端的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锁定爪;

7、位于流入端与流出端之间的所述支架主体上安装有倒刺,所述倒刺与所述支架主体形成第二网格结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围边,至少位于流入端的所述支架主体缝合在所述围边上,所述法兰盘缝合在所述围边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为镍钛丝编织而成的支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u型的第一支架单元、第二支架单元,所述第一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交错排列。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刺的形状为u型,所述倒刺的开口方向朝向流入端,所述倒刺的两个侧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的侧边上,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倒刺形成所述第二网格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刺的侧边设有钢套,所述倒刺的侧边通过所述钢套铆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刺的两个侧边的顶端均设有尖刺且两个尖刺距离所述倒刺的底边的距离不同。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至少三个所述第二支架单元。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朝向流入端,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底边向流出端延伸并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倾斜,形成所述锁定爪。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设有三个所述锁定爪。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8、通过采用编织方法制成支架主体,能改善心脏瓣膜支架的整体疲劳强度,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和耐久性。将法兰盘安装到支架主体上形成第一网格结构,为心脏瓣膜支架提供径向力;将倒刺安装到支架主体上形成第二网格结构,不仅为心脏瓣膜支架提供径向力,还能对支架主体的强度进行加固。因此,提高了心脏瓣膜支架的疲劳强度。



技术特征:

1.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围边,至少位于流入端的所述支架主体缝合在所述围边上,所述法兰盘缝合在所述围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为镍钛丝编织而成的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u型的第一支架单元、第二支架单元,所述第一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交错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的形状为u型,所述倒刺的开口方向朝向流入端,所述倒刺的两个侧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的侧边上,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倒刺形成所述第二网格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的侧边设有钢套,所述倒刺的侧边通过所述钢套铆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的两个侧边的顶端均设有尖刺且两个尖刺距离所述倒刺的底边的距离不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至少三个所述第二支架单元。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开口方向朝向流入端,所述第二支架单元的底边向流出端延伸并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倾斜,形成所述锁定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设有三个所述锁定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瓣膜支架,包括:编织制成的支架主体;位于流入端的所述支架主体上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支架主体形成第一网格结构;位于流出端的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锁定爪;位于流入端与流出端之间的所述支架主体上安装有倒刺,所述倒刺与所述支架主体形成第二网格结构。支架的设计不受管材切割的限制,能提高支架的整体疲劳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陈卓,尹风,张亮,古乙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6
技术公布日:2025/3/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