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2084发布日期:2025-04-18 15:55阅读: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通过对血液进行处理,可以对体内的病菌、微生物、衰老细胞、恶性肿瘤起到综合调理作用,也可以调解人体亚健康状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内分泌疾病、过敏性、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目前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肿瘤、免疫及疼痛医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2、当前已有的提高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器械主要涉及“三氧大自血疗法”,该疗法将血液抽取到专用的抗氧化血袋中,注入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医用臭氧(o3),均匀震荡后,再回输到体内的方式增强血液抗氧化能力。然而,三氧血液净化需要使用高浓度的臭氧,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治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是一种典型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常采用稀有气体(如he、ar等)作为工作气体。等离子体射流由于其独特的放电结构,在气流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气体在较低电压下击穿,并使得等离子体产生在电极之外的下游开放地区,克服了传统等离子体在应用上受放电间隙和真空环境的限制。等离子体射流具有电子温度高(0.1~1ev)、气体温度低(300~350k)、活性粒子含量高、可控性好等优点,在污染治理、消毒灭菌、植物育种和临床医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1996年laroussi m证实了等离子体的灭菌作用后,等离子体的生物和医学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结合物理、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等离子体生物医学表现出了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粒子(如o2-、oh-、no-及n3-等)、带电粒子和紫外线等与气体、液体及组织等处理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较稳定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类物质,利用其产生的氧化/硝化应激效应,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于灭菌、皮肤病治疗、肿瘤治疗、口腔医学及伤口愈合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项临床实验。值得注意的是,ros和rns在机体中的作用是双向的,不仅是重要的凋亡诱导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其处于生理浓度时,还扮演着信号因子的角色,参与机体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如细胞分化、增殖、机体防御及衰老等。因此,通过控制等离子体参数和处理条件,使其产生的活性粒子处于生理浓度时,等离子体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损伤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5、不过,当前未看到将等离子体用于提升血液抗氧化性能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适量的等离子体的生理功能及在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前期在国际上最先发现并证实了等离子体的神经保护功能及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chen y,yang b,liu y,et al.application of an atmospheric pressureplasma jet in a rat model of ischaemic stroke:design,optimisation,andcharacteristics[j].high voltage,2023,8(2):315-325.)。

2、而本公开意外发现,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增加血液抗氧化能力。基于该发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血液处理设备及方法。

3、具体的,本公开首先提供一种血液处理设备,其包括:

4、血液处理池,所述血液处理池为密封容器,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等离子体进入的第一开口、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血液进出的第二开口;

5、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和

6、血液通路,所述血液通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

7、进一步地,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血液处理方法,其包括:使用前述的血液处理设备,通过所述血液通路将血液输入血液处理池,使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对血液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血液通路将处理后的血液输出。

8、本公开的设备能够实现等离子体对血液的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血液抗氧化能力,为等离子体成为一种新的保健及治疗手段提供了设备基础。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本公开中设备的处理方式更为直接、简便,作用更为准确,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更为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在大气压下通过氦气、氩气和/或空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或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连接通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或臭氧浓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进气通道上设有气体过滤除菌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上设有时间控制元件,所述时间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中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废气排出的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二气流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口的气体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中设有液面传感器,在所述第二开口或所述血液通路上设有流量控制元件,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用于控制血液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通路上设有至少一个贮液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处理池和/或贮液结构内部设有恒温加热元件和/或液体振荡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通路包括采血通路和输血通路,所述采血通路和输血通路分别通过不同的第二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通路的自由端设置可拆卸的采血元件和输血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通路上设有抗凝剂加入元件,所述抗凝剂加入元件用于向所述血液通路中加入抗凝剂。

14.根据权利要求4、6、7或8所述的血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处理设备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和/或至少一个报警器;


技术总结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处理设备。所述血液处理设备包括:血液处理池,所述血液处理池为密封容器,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等离子体进入的第一开口、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血液进出的第二开口;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和血液通路,所述血液通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本公开的设备能够实现等离子体对血液的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血液抗氧化能力,为等离子体成为一种新的保健及治疗手段提供了设备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欧阳吉庭,郭宇琪,邢亚楠,刘雨萱,刘一啸,徐立新,张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40508
技术公布日:2025/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