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
背景技术:
1、膝关节手术后,关节局部常需要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针灸、中药膏摩、穴位贴敷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以减轻疼痛、缓解肿胀、加速康复等。
2、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患者多采取平卧、伸膝体位,关节后方皮肤暴露不佳,需频繁搬动肢体、改变体位,患者舒适度较差,且可能增加医源性损伤的风险。而临床已有的相关康复器械,如cpm机(持续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器),虽然可以抬起、固定膝关节,但机器较大较重,与上述应用场景不匹配,且相关机械结构包绕在关节周围,不利于开展操作。
3、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包括:底板组件、盖板组件和调节支架组件;其中,
3、所述底板组件中底板一端设置有连续齿槽,所述盖板组件中的盖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盖板覆盖所述连续齿槽,所述连续齿槽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调节空间;
4、所述调节支架组件中的u型金属架在所述调节空间中移动,或在齿槽中限位。
5、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续齿槽中的单齿的个数大于10个,相邻的所述单齿之间形成多个所述齿槽。
6、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单齿的齿顶与所述盖板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调节空间。
7、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坡。
8、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二斜坡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相同,且所述第二斜坡与所述第一斜坡相延续。
9、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二斜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捆绑件。
10、可选实施例中,所述u型金属架中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u型金属架的底杆之间形成镂空。
11、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镂空相邻,所述托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12、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捆绑件。
13、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捆绑件与所述第二捆绑件均为魔术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可将大腿限位在盖板上,小腿及脚部限位在调节支架组件上,调节支架组件中的底杆在调节空间中移动或限位在某个齿槽中,该装置轻巧便携,可使膝关节保持微屈、完整暴露关节,但不包绕膝关节,能够提高相关操作的便利性。
1.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1)、盖板组件(2)和调节支架组件(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齿槽(12)中的单齿(123)的个数大于10个,相邻的所述单齿(123)之间形成多个所述齿槽(1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齿(123)的齿顶(122)与所述盖板(21)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调节空间(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坡(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坡(22),所述第二斜坡(22)与所述第一斜坡(13)的坡度相同,且所述第二斜坡(22)与所述第一斜坡(13)相延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靠近所述第二斜坡(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捆绑件(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金属架(31)中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与所述u型金属架(31)的底杆(36)之间形成镂空(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2)的底部设置有托板(33),所述托板(33)与所述镂空(34)相邻,所述托板(33)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2)上还设置有第二捆绑件(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绑件(23)与所述第二捆绑件(35)均为魔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