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牙科正畸,更确切地说涉及牙科器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牙颌模型。
背景技术:
1、在牙科正畸技术领域,由于美观、便捷以及利于清洁等优点,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壳状牙科器械越来越受欢迎。壳状牙科器械通常为一体的壳,其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空腔,且该空腔的几何形态与相应布局下的这些牙齿基本吻合。壳状牙科器械包括上颌壳状牙科器械和下颌壳状牙科器械,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先分开打印上下颌牙列的实体模型,再通过热压膜工艺,分别制作上颌壳状牙科器械和下颌壳状牙科器械。然而,牙列排布信息除牙齿信息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即颌位信息。而在加工中却无法体现颌位信息,或是无法准确地复制目标颌位信息,从而造成制作的壳状牙科器械所定位的颌位不准确,引发正畸效果不佳或是无法实现预期的正畸效果。例如,对于颌位重建用或是止鼾用的壳状牙科器械,在目标颌位时,上下颌牙齿通常是前牙无接触或点接触,后牙不接触,这种情形下,分开加工形成的上下颌壳状牙科器械若无法准确定位其所需要的颌位关系,无法获得带有颌位的壳状牙科器械,无法准确地定位所需要的目标颌位,则会导致预期的正畸效果无法实现。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定位患者目标颌位关系的牙颌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定位患者目标颌位关系的复合牙颌模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牙颌模型,包括:上颌牙颌模型、下颌牙颌模型和能够锁定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的定位组件;所述上颌牙颌模型包括上颌牙齿部和支撑上颌牙齿部的上颌支撑部;所述下颌牙颌模型包括下颌牙齿部和支撑下颌牙齿部的下颌支撑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上颌支撑部连接的上颌定位件和与所述下颌支撑部连接的下颌定位件;其中,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直接装配或间接装配后,能够将所述复合牙颌模型的上下颌相对位置定位至患者目标颌位的对应位置。通过定位组件的添加,能够准确地复制患者牙列处于目标颌位时上下颌的颌位关系,通过该复合牙颌模型,可以用于加工需要准确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或者可以用于对牙科器械的颌位检查。
4、优选的,所述上颌支撑部为和患者上颌牙龈形态一致的上颌牙龈部,所述下颌支撑部为和患者下颌牙龈形态一致的下颌牙龈部。这种支撑部的结构在加工上简便易操作,且可以节省牙颌模型打印的原材料。
5、优选的,所述上颌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在所述上颌支撑部上形成至少三个不共线的连接点位,所述下颌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在所述下颌支撑部上形成与上颌所述连接点位相对应的下颌的连接点位。分别通过至少三个不共线的连接点位将上颌定位件连接于上颌支撑部,以及将下颌定位件连接于下颌支撑部,可以使得连接后的定位组件能够稳定支撑于上颌牙颌模型和下颌牙颌模型之间,且不会增加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能够准确地定位所需要的颌位关系。
6、优选的,同一颌的支撑部的前牙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点位,所述同一颌的支撑部的后牙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点位和第三连接点位。这样的前牙区和后牙区呈三角形设置的连接点位,具有较强的稳定型。
7、优选的,当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直接装配时,所述上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上颌支撑部连接的上颌连接件和与所述上颌连接件一体相连的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下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下颌支撑部连接的下颌连接件和与所述下颌连接件一体相连的第二辅助定位件,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凹凸匹配结构。利用凹凸匹配结构设计,方便安装与拆卸。
8、优选的,所述上颌连接件沿所述上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自与所述上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向下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颌连接件沿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设置,且和所述上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自与所述下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向上颌方向延伸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整体呈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为弧形柱结构或直杆结构。
10、优选的,当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通过第三辅助定位件间接装配时,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分别沿所述上颌支撑部和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且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相连,且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至少有一端与所述上颌定位件或所述下颌定位件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整体呈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为弧形柱结构或直杆结构。
12、优选的,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两端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均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三辅助定位件的两端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调整和更换第三辅助定位件,从而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调节和定位不同的目标颌位。
13、优选的,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或所述下颌定位件沿其延伸方向且朝向对颌定位件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凸起结构或是凹槽结构。多个安装部的设计便于根据临床需求调整第三辅助定位件的安装位置,从而用于调节和定位不同的目标颌位。
14、优选的,当所述安装部为凹槽结构时,不同的所述凹槽结构的径向深度不同。通过不同凹槽结构的径向深度,可以调整不同的颌位高度。
15、优选的,所述复合牙颌模型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第三辅助定位件,不同高度的第三辅助定位件能够将所述复合牙颌模型的上下颌相对位置定位至患者不同的颌位高度所对应的位置。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第三辅助定位件,可以调整不同的颌位高度。
16、优选的,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上颌支撑部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下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支撑部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这种可拆卸结构的设计,一方面便于调整上颌定位件和下颌定位件的安装位置或更换上颌定位件和下颌定位件,以满足定位不同颌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热压膜获得相应的壳状牙科器械时,无需安装上颌定位件和下颌定位件,便于压膜和撬膜片及切割;而在定位颌位时,再安装上颌定位件和下颌定位件,便于准确地复制和定位目标颌位关系。
17、优选的,所述复合牙颌模型包括多组不同的定位组件,不同的上颌定位件和/或下颌定位件分别与同一颌支撑部的连接点位不同;或,不同的上颌定位件和/或下颌定位件的长度不同;以将所述复合牙颌模型的上下颌相对位置定位至患者不同的目标颌位所对应的位置。
1.一种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牙颌模型、下颌牙颌模型和能够锁定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的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支撑部为和患者上颌牙龈形态一致的上颌牙龈部,所述下颌支撑部为和患者下颌牙龈形态一致的下颌牙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在所述上颌支撑部上形成至少三个不共线的连接点位,所述下颌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在所述下颌支撑部上形成与上颌所述连接点位相对应的下颌的连接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同一颌的支撑部的前牙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点位,所述同一颌的支撑部的后牙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点位和第三连接点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直接装配时,所述上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上颌支撑部连接的上颌连接件和与所述上颌连接件一体相连的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下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下颌支撑部连接的下颌连接件和与所述下颌连接件一体相连的第二辅助定位件,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凹凸匹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连接件沿所述上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自与所述上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向下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颌连接件沿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设置,且和所述上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自与所述下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向上颌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整体呈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为弧形柱结构或直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通过第三辅助定位件间接装配时,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分别沿所述上颌支撑部和所述下颌支撑部的舌侧或唇颊侧方向延伸且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相连,且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至少有一端与所述上颌定位件或所述下颌定位件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整体呈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为弧形柱结构或直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两端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定位件均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或所述下颌定位件沿其延伸方向且朝向对颌定位件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三辅助定位件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凸起结构或是凹槽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部为凹槽结构时,不同的所述凹槽结构的径向深度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牙颌模型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第三辅助定位件,不同高度的第三辅助定位件能够将所述复合牙颌模型的上下颌相对位置定位至患者不同的颌位高度所对应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定位件和所述上颌支撑部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下颌定位件和所述下颌支撑部通过凹凸匹配结构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牙颌模型包括多组不同的定位组件,不同的上颌定位件和/或下颌定位件分别与同一颌支撑部的连接点位不同;或,不同的上颌定位件和/或下颌定位件的长度不同;以将所述复合牙颌模型的上下颌相对位置定位至患者不同的目标颌位所对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