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
背景技术:
1、肾病患者有时需要进行透析操作,常常用到透析管,透析管是连接患者血管和透析器的塑料管路,血液从动脉端出来,经过透析器,然后从静脉端回到患者体内,透析管路是一次性使用的,透析管路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体内部分为静脉留置管,其插于股静脉的或颈静脉,体外部分为连接静脉留置管和透析器管路,而对于体外部分的这段透析管路的固定很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牵扯到静脉留置管。
2、现有的透析管用支架安装过程较为繁琐麻烦,且还需用胶带固定,导致安装效率低,容易出现牵扯到静脉留置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调节柱,所述调节柱顶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侧面设置有圆槽,且底座上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所述顶架顶端贯穿至顶架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顶架下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侧面设置有软垫,所述限位板顶端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顶端贯穿第一通孔到达顶架上侧,所述限位板右侧面设置有延伸块,且延伸块顶端贯穿至延伸块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顶端贯穿第二通孔,且第三螺纹杆底端延伸至第一螺纹孔内部。
3、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内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筒,且连接筒内部转动槽预留有转动槽,所述固定架下端贯穿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延伸至连接筒内部,且第一螺纹杆顶端延伸至转动槽内部连接有转动块。
4、优选的,所述圆槽和第一螺纹孔呈交错设置。
5、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呈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呈交错设置。
6、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四组,且限位板的位置与圆槽的位置成对应设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座、圆槽、限位板和软垫,在使用该肾病透析管支架时,通过让透析管放入到圆槽内部,转动第三螺纹杆,让限位板能够下移对透析管起到限位,且限位板下侧面软垫起到防护防挤压作用,使得肾病透析管能够得到更好的固定限位。
9、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架、夹板、连接筒、转动槽、第一螺纹杆、转动块、固定筒、螺纹筒、第二螺纹杆和调节柱,固定架、夹板、连接筒、转动槽、第一螺纹杆和转动块之间的联动,让该肾病透析管支架整体得到固定安装,且固定筒、螺纹筒、第二螺纹杆和调节柱之间联动,让该肾病透析管支架得到固定的同时能够调节高度,从而使该肾病透析管支架使用更便捷。
1.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包括固定架(1)和调节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10)顶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侧面设置有圆槽(13),且底座(12)上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4),所述底座(12)上侧面设置有顶架(15),所述顶架(15)顶端贯穿至顶架(15)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所述顶架(15)下方设置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下侧面设置有软垫(19),所述限位板(18)顶端设置有限位杆(20),且限位杆(20)顶端贯穿第一通孔(16)到达顶架(15)上侧,所述限位板(18)右侧面设置有延伸块(21),且延伸块(21)顶端贯穿至延伸块(21)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第二螺纹孔(22)内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3),所述第三螺纹杆(23)顶端贯穿第二通孔(17),且第三螺纹杆(23)底端延伸至第一螺纹孔(1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内侧设置有夹板(2),所述夹板(2)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筒(3),且连接筒(3)内部转动槽(4)预留有转动槽(4),所述固定架(1)下端贯穿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顶端延伸至连接筒(3)内部,且第一螺纹杆(5)顶端延伸至转动槽(4)内部连接有转动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13)和第一螺纹孔(14)呈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7)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14)的位置呈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7)和第一通孔(16)呈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病透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8)设置有四组,且限位板(18)的位置与圆槽(13)的位置呈对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