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术后房颤(po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未随手术和麻醉技术进步而降低,它不但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而且可引起很多临床问题,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导致病残率及病死率的上升。因此有效预防cabg术后房颤发生是心脏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能够预防术后房颤的药物包括乙胺碘呋酮、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等,但是预防效果均不佳。因此,急需寻找新的药剂来提高poaf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药物预防术后房颤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剂,包括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
4、优选的,所述门冬氨酸钾镁的剂型为片剂,所述胺碘酮的剂型为片剂或胶囊。
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药剂的使用方法,所述门冬氨酸钾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服用,所述门冬氨酸钾镁的服用剂量以镁的质量计为210~350mg/次,一天3次,服用2~4天。
6、优选的,所述胺碘酮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服用,所述胺碘酮的服用剂量为200~600mg/次,一天2次,服用3~5天。
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药剂在制备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物中的应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联用在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房颤中的作用优于单用门冬氨酸钾镁或单用胺碘酮,能够显著降低cabg术后房颤的发生率,缩短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
1.一种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冬氨酸钾镁的剂型为片剂,所述胺碘酮的剂型为片剂或胶囊。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冬氨酸钾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服用,所述门冬氨酸钾镁的服用剂量以镁的质量计为210~350mg/次,一天3次,服用2~4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碘酮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服用,所述胺碘酮的服用剂量为200~600mg/次,一天2次,服用3~5天。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剂在制备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