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助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46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助行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对残疾人的护理器械,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对腿有残疾,抬腿行走不便的患者的一种助行装置。
残疾人中有相当数量的腿部残疾人。包括小儿麻痹症、截肢、或因心脑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症等。它们行走时困难主要表现为抬腿迈进吃力。现有技术中为残疾人设计的助行装置分为机械式助行和电子助行两大类。机械式助行机构见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85202302.U,CN85107981.A。采用机构助行的装置复杂、笨重、成本昂贵。电子式助行器小巧、方便,但其主要依靠被动式刺激肌肉收缩与迈进腿的同步,使用难度大,对于肌肉萎缩或高位截肢病人并不适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简易方便的助行装置,它利用病人躯体的力量辅助抬腿迈进,可适用于抬腿行走困难的各类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包括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斜挎在肩膀上的背带;一部分是固定在腿上的固定带;二者之间用一根弹力索(绳)相连。当腿自然放下腰挺直时弹力索可产生2~10公斤的弹性回复力。当行走时微挺腰躯、伸腿则弹性回复力自然驱动腿抬起来非常轻松省力。实际上借助腰躯的力量协助腿的伸、抬与摆动,达到助行目的,大大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甚至膝以上高位截肢患者也可运用自如配合假肢行走。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状态图。
其中1是背带,2是弹力索,3是固定带,4是背带上用来扣紧并调节长度的调节搭扣,(5A,5B)是固定带两端的尼龙搭扣,(5A,5B)也可采用腰带搭扣式固定结构。
弹力索(绳)2可采用优质弹力橡筋外缠编织物制成,如松紧代一样,但要求有足够的回复弹力。根据患者的身材年龄,弹力可从2~10公斤不等,靠背带1的长短来加以调节,使用时先将固定带3在小腿处固定好(如图2示)(也可固定在膝盖以上),然后调节背带1长度,搭扣好,试行走后弹力适合即可,十分方便。为使患者使用中舒适,背带1与固定带3采用柔软纺织物制成,也可用衬有软垫的尼龙带,人造革或类似原材料制成。
由于本设计结构简单,所以成本非常低廉。使用者无须任何学习可自觉适用,十分方便。行走起来轻松自如,大大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有利于各种患者使用。是一种实用价值高的助行装置。
权利要求1.残疾人助行带,其特征在于由背带1,弹力索2,固定带3组成,背带1和固定带3通过弹力索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助行带,其特征在于背带1配置调节搭扣4,可根据残疾人的身材调节合适的背挎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助行带,其特征在于弹力索2是一根外缠编织物的橡胶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助行带,其特征在于固定带3两端上固定有尼龙搭扣(5A,5B),也可采用腰代扣类的调节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为腿部残疾患者设计的简易助行装置,由背带、弹力索、固定带三部分组成,应用时将背带斜肩上,固定带设置在腿部,依靠腰躯力量借助弹性回复力抬腿助行,弹力可调,适运用灵活方便。尤其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应面宽,是一种极有前量的方便助行装置。
文档编号A61H3/00GK2054679SQ89214080
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3日
发明者李富安, 张秀珍 申请人:李富安, 张秀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