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是一种在密闭式静脉输液时防止空气污染液体的装置。
现有静脉输液器的回气针针身短,当将其插入瓶内后针端的出气口始终位于液面之下(液瓶倒置状态)。在输液过程中回流的空气从液体下部逐渐浮升至液面之上,这时瓶内液体相当于一个湿式空气过滤器的工作液体,回流空气中尘埃、细菌等悬浮微粒大部分混溶于液体之中并随液体输入患者体内,从而增加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及感染的机会。《护士进修杂志》1990年第5期中“静脉输液过程中空气污染的调查及其意义”一文研究表明用现有静脉输液器输液时输出液体中微粒数量(1058±240/ml)为原装液体微粒数量(72±52/ml)的十倍以上,且部分输出液体培养出细菌。中国专利86208756号曾公开过一种空气过滤器,其对回流空气在瓶外先行过滤以减少空气对液体的污染,但因其结构复杂而较难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回流空气污染液体且结构简单的新型静脉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由回气针、排液针、滴壶、流量调节器、静脉穿刺针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管组成的新型静脉输液器,其特征是回气针的长度大于液瓶倒置后瓶塞外端至液瓶内液面的距离,当回气针插入液瓶后,输液时回气针的出气口始终位于瓶内液面之上。该回气针在未插入液瓶以前,其外面包覆有一层宽松的薄膜护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输液器比较,输液时回气针端的出气口始终位于瓶内液面之上,回流空气直接进入瓶内液面以上的空腔,从而防止回流空气对液体的污染,提高输液安全性。据对比试验表明,使用该新型输液器输液时,输出液体中微粒数量仅比原装液体中微粒数量高出19.7%,而现行输液器输出液体中微粒数比原装液体高出10~12倍。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建立了一个无液体阻力的回气通道,使瓶内液体易于下流可实现快速输液,同时可使输液开始时输液管的排气过程简单化,给实际操作带来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现有输液器制造工艺无太大差别,便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省略了与现有输液器相同的滴壶、流量调节器、静脉穿刺针及相互之间的连接管。
附图二是附图一实施例中针体未插入液瓶前的示意图。
参见附图回气针(1)与排液针(2)制成一体即针体(3),针体(3)的长度大于液瓶(4)倒置后瓶塞外端(5)至瓶内液面(6)的距离,针体(3)在未插入液瓶之前包覆有一层宽松的薄膜护套(7),以便将针体(3)插入液瓶时针体不因手持而被污染。随着针体的插入,薄膜护套(7)被针体刺破并拥挤在瓶塞外端(5)处,输液时回气针(1)的出气口(8)高出液面(6)位于瓶内上部空腔(9),排液针(2)的排液口(10)浸于液体(11)中并与现有输液器中排液口的位置相同。输液时回流空气(12)经回气针(1)的进气口(13)内的网状物(14)过滤后,经回气针(1)的出气口(8)直接回流到瓶内上部空腔(9)。
权利要求1.一种由回气针、排液针、滴壶、流量调节器、静脉穿刺针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管组成的新型静脉输液器,其特征是回气针的长度大于液瓶倒置后瓶塞外端至瓶内液面的距离,当回气针插入液瓶输液时,回气针出气口始终位于液面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器的回气针,其特征是在其未插入液瓶以前外面包覆有一层宽松的薄膜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主要解决密闭式静脉输液时空气中尘埃、细菌等悬浮微粒对液体的污染。其特征是回气针的长度大于液瓶倒置后瓶塞外端至液瓶内液面的距离,输液时回气针的出气口始终位于瓶内液面之上,使回流的空气不经过瓶内液体而直接回流瓶内,防止空气中悬浮微粒混溶于瓶内液体而被输入患者体内,从而减少输液反应,提高输液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M5/162GK2108554SQ9122963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日
发明者张健鹏 申请人:张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