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母子乐”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母子乐”医用床用于医疗护理的儿童病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病房医疗护理儿童的病床。
本实用新型是按传统的小儿病床发展而来的。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改变,对住院病儿的心理护理业已成为令其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其中亲属陪床无拘从幼儿心理还是生理角度更是有效护理所不可缺少部分,然迄今为止,通用儿童病床的造型与大小是仅从病房占地小和安全角度制成的,作为一种“量体裁衣”的产物,有其节省这一不可否认的优点,但恰恰其副作用在于全然排除了陪床母亲休息的现实性及必要性,忽视了病儿需要亲人身边的不断爱抚和心理护理,各种紊乱的陪床者休息形式势必也给现代化病房管理带来了“脏、乱、差”等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能伸展和合拢的双用病床,兼顾占地小和母子昼夜休息所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于母子兼用的“母子乐”医用病床有四条床腿,有一个由上床头外框架(1)和上床头固定护栏(13)连接一起的上床头,两侧为床边活动护栏(2)(3),在下床头部位则有一个下床头反转护栏(5)套嵌在下床头外框架(4)内,恰与下床头相交接成垂直平面,由于下床头外框架(4)与下床头反转护栏(5)上各有一个销孔(9)(10),所以可借助于一个销钉(12)将它们串连成一个整体固定护栏,形成一个专用儿童病床。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是当销钉(12)自下床头外框架(4)上的销孔(10)和反转护栏(5)上的销孔(9)中去除后,反转护栏(5)即可借助于反转护栏活轴(11)转动90°成平面成为原床体的自然延伸部分。鉴于反转护栏(5)的外侧有一活动床腿(6)通过床腿连接板(7)和活动床腿活轴(8)与之相联,所以活动床腿(6)可将伸展成平面的反转护栏(5)稳固地支撑在地面上,与原有的四条床腿均匀受压,构成“母子乐”双人床。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母子乐”医用床的示意图。
图2、图3为“母子乐”医用床的侧视图。
附图分别描述了伸展及合拢后的“母子乐”病床,其下床头架(4)内的反转护栏(5)是可以转动的,合拢时,反转护栏(5)与下床头外框架(4)处于同一垂直面,有一销钉(12)依次穿入下床头外框架销孔(10)和反转护栏销孔(9),形成一个牢固的可调护栏。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是反转护栏外侧上安装一个活动床腿(6),因其与反转护栏(5)相接是靠床腿连接板(7)和活动床腿活轴(8)来完成的,所以当反转护栏(5)在向下床头外框架(4)转动的行程时,活动床腿(6)亦与反转护栏(5)同步运动,成垂直角度终止在下床头外框架(4)内,可由销钉(12)加以固定,当去除销钉(12),反转护栏(5)向前转动90°与床体成平面时,活动床腿(6)即可支撑于地面成为一长度适中的“母子乐”医用病床。在使用过程中,其优点在于白日可将其还原成四周护栏的单一小儿病床,夜晚又可在不增加任何辅助设备的前提下,伸展成适于母子共眠的双人床,因而在兼具安全和节省空间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家属陪床的难题。
权利要求1.用于治疗、护理病儿康复的“母子乐”医用床,由上下床头外框架(1)(4)、床边活动护栏(2)(3)下床头反转护栏(5)及四条床腿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下床头反转护栏(5)套嵌在下床头外框架(4)中,恰与下床头外框架相交成一垂直平面,由一销钉(12)通过下床头外框架(4)和下床头反转护栏(5)的销孔(9)(10)加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乐”医用床,其特征在于下床头反转护栏(5)的外侧装有一对活动床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它是通过将传统小儿病床一端的固定护栏设计成可反转的活动护栏。由改变角度继而成为原床体延伸部分这样一种连接结构来完成的。由于它是在节省占地、空间及安全的前提下,将单一的小儿病床拓展成可供母子夜晚共眠的双人床,所以既保证了病儿的生理、心理需要,又减轻了以往母亲陪床的疲劳,还省却了传统繁琐而混乱的各种陪床形式。
文档编号A61G7/00GK2108540SQ9123159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日
发明者沈宜元, 邵正谦, 华方敏 申请人:青岛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