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呛奶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97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呛奶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卫生学中的喂饲食物或口服药物的器具、婴儿用橡皮奶头,是一种奶瓶上的橡皮奶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供空气装置的橡皮奶头。
现有的绝大多数奶瓶奶嘴,是不具有消除负压功能的,因而婴儿吸食时,常会发生呛奶现象,而且还会经常因奶瓶内有负压而导致出现婴儿满头大汗、十分吃力的情况。市场上近来也出现了一些防呛奶瓶产品,如根据中国专利91206935生产的防呛奶瓶等,但其与普通奶瓶相比,结构复杂,使用时极不方便,防呛效果也不甚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又能有效消除奶瓶内负压的防呛奶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呛奶嘴具有乳头状主体,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在乳头状主体的底面上开有进气槽,进气槽连通底面外边缘与主体内腔;在进气槽上方主体上有标记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标记结构采用点状凸起或箭头状、星状、十字状凸起。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形状的凸起物或凹陷物,如花草、人物、动物、文字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消除奶瓶内负压,使婴儿吸食时,不会出现呛奶、吐奶等情况、方便其吸食,有助于防止婴儿因使用普通奶嘴而易于出现的腹胀、呕吐,乃致吸入性肺炎等情况。采用标记结构,不但可提示正确使用本实用新型,而且可避免现有技术容易出现的污染婴儿衣服等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十分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起来又十分方便,消毒等也简单,比现有的防呛奶瓶更卫生和安全,更易于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从而为婴儿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呛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所示防呛奶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一个与普通奶嘴外形基本一样的乳头状主体3的下底面上开有一个进气槽2,进气槽2构成了连接主体3外部与其内腔4的空气通道,在进气槽2上方的主体3外壁上有一个点状凸起标记1。上述奶嘴可与普通奶嘴一样使用,当上述奶嘴利用奶瓶盖装在奶瓶上时,奶瓶盖与奶瓶间的螺纹联接而产生的微小空间与进气槽2就构成了使外部空气顺利进入奶瓶内的进气通道。使用时,看准标记,将有标记的一侧朝向上方,即可为婴儿正常喂食,婴儿吮吸时,随着奶瓶内的牛奶或水等液体的减少,外部空气随时会补充进瓶内,从而消除了瓶内负压。
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可以看出,在主体的底面上有一个矩形孔槽(当然,也可以采用圆形或其他合适形状),而在正对着孔槽的主体上方,则有一个点状凸起标记。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实施形式。如点状标记换以星状、箭头状、十字状、花状等凸起结构。当然,进气槽也可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过,其位置因考虑到不使奶瓶中液体溢出。
权利要求1.一种防呛奶嘴,具有乳头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乳头状主体的底面上开有进气槽,进气槽连通底面外边缘与主体内腔;在进气槽上方的主体上有标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呛奶嘴,其特征在于标记结构采用点状凸起或箭头状、星状、十字状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呛奶嘴,具有乳头状主体,特点是在主体的底面上开有进气槽,进气槽连通底面外边缘与主体内腔;在进气槽上方的主体上有标记结构。标记结构采用点状、箭头状、星状等凸起。优点能有效地消除奶瓶内负压,使婴儿吸食奶汁等时不会因吸入空气而呛着,方便其吸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J11/02GK2143984SQ92237720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孔庆明 申请人:孔庆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