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541阅读:17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结构的改进。
目前,在腹腔手术后,使用的引流管有两类一是烟卷引流管,这种靠毛细吸附的开放式被动引流,其引流量小,细菌容易污染敷料,逆行进入腹腔造成感染,而且常因腹腔戳孔太紧,引流不畅通,引流液淤积于腹腔内;而且只适用于腹腔浅层的引流。二是单管引流管,这种引流管是对腹腔较深处积液的引流。如需同时进行两处引流,就必须留有两处戳孔,各接一个烟卷管和单管引流管才能实现,这样,不仅给病人的伤口愈合带来不便,也给引流工作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量大,速度快、不易污染的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把硅胶引流管设置在烟卷引流管内轴向的中心,并在硅胶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引流侧孔。在手术使用时,用捆扎线将烟卷引流管上端开口捆扎。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烟卷引流管捆扎于硅胶引流管上,可以外接负压装置进行主动封闭式引流,其引流量大,速度快,减少了引流液对敷料污染,不易使细菌逆行进入腹腔内造成感染,这种引流管口径较小,弹性好,管壁张力大,解决了渗流液淤积于腹腔内的问题;同时还可减轻吻合口的外周压力,使纱布刺激吻合口所渗出的大量淋巴液,组织液及血浆得到及时吸出,利于血液、淋巴液的正常循环。本实用新型还较好地解决了腹腔深处与浅处同时引流的问题,减少戳孔数,使病人的伤口愈合更为积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
图1中A—A的剖视图。在图中,1为硅胶引流管,2为医用纱布,3为引流侧孔,4为乳胶管,5为捆扎线。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作以详细描述。
在用纱布2和乳胶管4制成的烟卷引流管中央放置一根硅胶引流管1,在硅胶管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侧孔3,手术使用时,用捆扎线5将烟卷引流管上端的开口捆扎,并将烟卷引流管侧壁的乳胶管腹壁以下部位撕开或剪开若干个小口,以使纱布能直接接触于吻合伤口。硅胶管1的上口端可用以接负压装置,腹腔渗出物通过乳胶管4剪开的小口被纱布2吸附进入烟卷引流管内,再经硅胶管1侧壁上的引流孔3及下端的通道口将深处淤积渗出液和烟卷管内纱布的吸附液合并吸出,同时实现两处引流。手术后,24—48小时,可将烟卷拔出,硅胶管1仍可以保留于腹腔内。制作时,烟卷下部的硅胶管1的长短可根据手术要求掌握。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硅胶管上设有支管或是支管接口,所连接的支管能用于腹腔内另一处的引流,这样不仅减少了戳孔个数,而且还增加引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组成有硅胶引流管(1),和由纱布(2)与乳胶管(4)制成的烟卷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把硅胶管(1)设置在烟卷引流管内轴向的中心,并在硅胶管壁上开有若干引流侧孔(3);在手术使用时,用捆扎线(5)将烟卷引流管上端开口捆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硅胶管(1)上设有支管或是支管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封闭式双腔烟卷引流管,它是将硅胶引流管设置在烟卷引流管内轴向中心,且在硅胶管的管壁上开若干个引流侧孔。使用时,用捆扎线将烟卷引流管上端开口捆扎,适用于医疗手术后的腹腔引流工作,具有引流量大,不易污染,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27/00GK2234789SQ95245538
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0日
发明者周良震 申请人:周良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