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06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的器具。
传统的灸疗器具是艾灸,即用支绒卷成圆柱,点燃后烤人体穴位,达到防冶疾病的目的,但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易掌握易灼伤患者,给患者带来痛苦,为此,便有红外线治疗仪如频谱仪问世,但频谱仪幅射面较大,不能达到灸疗效果且耗电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利用红外线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的灸疗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有一端敞口的外罩5,在外罩5内固定有红外电热元件2,红外电热元件2外固定有高频电瓷套管1,在外罩5与高频电瓷套管1之间设有聚热反射罩4。
在外罩5的敞口处相接有了防护网3。
与外罩5相接有支于盘式支架10上的上摇转臂架9。
在外罩5上设有电源开关8及电源指示灯7。
在聚热反射罩4外置有固定弹簧6。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运用电子红外线原理,聚热反射罩聚热幅射,在一定的焦点处形成最佳光斑,依据中医灸疗经络原理,有效地照射在人体的经络穴位和压痛点,产生内热效应,从而即可替代艾灸,起到疏通经络,增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病变状况等作用,又可避免灼伤患者。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外罩5一端敞口,在外罩5内安装有灯座,红外线灯2固定安装在灯座上,在红外线灯2外套有高频电瓷套管1,在外罩5与高频电瓷套管1之间安装有聚热反射罩4,聚热反射罩4一端固定在外罩5敞口边缘,另一端外有固定弹簧6而将其固定,在外罩5的敞口处相接有防护网3,在外罩5与敞口相对的另一端安装有电源开关8,并与电源开关8相接有电源指示电路,电源指示灯7安装在外罩5上,在外罩5下端相接有上摇转臂架9,在上摇转臂架9下相接有盘式支架10。
工作原理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通电5分钟,电热灸头(红外线灯)表面温度达300~400℃后,即向外幅射远红外线,通过聚热反射罩将远红外线粒子幅射能和电热元件发出的热能,聚焦幅射人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使这一部位肌肤表面温度升高,肌肉纤维产生振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通过经络传递,起到加强和平衡脏腑机能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灸疗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端敞口的外罩[5],在外罩[5]内固定有红外电热元件[2],红外电热元件[2]外固定有高频电瓷套管[1],在外罩[5]与高频电瓷套管[1]之间设有聚热反射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器,其持征在于在外罩[5]的敞口处相接有了防护网[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灸疗器,其特征在于与外罩[5]相接有支于盘式支架[10]上的上摇转臂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疗器,其特征在于在外罩[5]上设有电源开关[8]及电源指示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灸疗器,其特征在于在聚热反射罩[4]外置有固定弹簧[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灸疗器,设有一端敞口的外罩5,在外罩5内固定有红外电热元件2,红外电热元件2外固定有高频电瓷套管1,在外罩5与高频电瓷套管1之间设有聚热反射罩4。运用电子红外线原理,聚热反射罩聚热辐射,在一定的焦点处形成最佳光斑,依据中医灸疗经络原理,有效地照射在人体的经络穴位和压痛点,产生内热效应,从而既可替代艾灸,起到疏通经络,增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病变状况等作用,又可避免灼伤患者。
文档编号A61N5/06GK1153673SQ9611500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5日
发明者何明 申请人:何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