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次性吸湿制品的带状接头式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74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一次性吸湿制品的带状接头式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结合包括带状接头式紧固件的一次性吸湿制品使用的带状接头式紧固件。
一次性吸湿制品例如尿布、训练裤、失禁者用衣裤、妇女卫生衣裤等现今在市场上已十分流行了。通常使用粘接剂带状接头式紧固件来将吸湿制品固定在围绕在戴用者的腰部。这样的紧固件通常是与它们所附着的吸湿制品分开制造的。例如,通常制造带状接头在与制造吸湿制品不同的设备中,不同的时间进行。通常,带状接头是通过将剥离剂涂覆到一背衬基片上及将背衬基片卷绕到滚筒上来制造的。经利用剥离剂处理的背衬材料卷材然后还得展开并用压敏粘接剂涂覆,形成一带状原材料。该带状原材料然后重新卷绕到滚筒上以便装运。最后,在吸湿制品的制造地,将带状原材料展开,按尺寸剪切并连接到吸湿制品上。
在制造一一次性吸湿制品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吸湿制品的制造成本,因此要考虑与该制品结合使用的带状接头的制造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带状接头紧固件,已确认其与一次性吸湿制品良好配合使用。使得本发明的带状接头比现时使用的带状接头更为可取及成本显著降低的某些优点包括可以采用简单的制造带状接头的方法,能够与所要连接的制品一起联机制造带状接头的可能性,以及改善在制造过程之中和之后的带状接头的综合卫生状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可以结合一次性吸湿制品结合使用的带状接头紧固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改进加工性能和卫生状况的带状接头。
通过结合附图参阅如下介绍,会使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更易于明了。
本发明提供可以和一次性吸湿制品结合使用的带状元件紧固件。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湿制品包括顶面层;连接到顶面层上的背面层;配置于所述顶面层和所述背面层之间的吸湿芯体;以及一双片式带状接头,其包含背衬基片,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压敏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结构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与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二边缘向内分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所述结构粘接剂层将所述背衬基片与所述背面层相连接;剥离衬,具有分离表面、粘接剂表面,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永久性的粘接剂,配置在所述剥离衬的所述粘接剂表面和所述顶面层之间,所述永久性粘接剂将所述剥离衬连接到所述顶面层。
本发明的带状接头可以根据如下的方法制造。第一步骤是提供一其上可涂覆带状接头的粘接剂的背衬基片。一旦提供了该背衬件,将压敏粘接剂涂覆于背衬基片的一侧的一些区域内。最好,将压敏粘接剂涂覆于这样一些区域,它们位于该背衬基片的纵向边缘横向向内至少0.5毫米处。此外,最好使压敏粘接剂区围绕纵向中心线分开,形成宽度至少0.5毫米的无粘接剂区。(压敏粘接剂最好用于将吸湿制品的一部分例如前腰区紧固到该吸湿另一部分例如后腰区)然后将背衬基片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并且使剥离衬的分离表面就位与压敏粘接剂相接触,形成一包含背衬基片和剥离衬的层叠件。剥离衬最好覆盖该其上已涂覆压敏粘接剂的背衬基片的整个表面。然而,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背衬基片的至少其中一部分沿与机加工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到剥离衬的纵向边缘外。层叠件的表面包含不与压敏粘接剂层相接触的剥离衬的表面,以及不为剥离衬所覆盖的背衬基片中的部分,该层叠件表面用结构粘接剂来涂覆。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这样涂覆结构粘接剂,即在沿剥离衬的纵向边缘和层叠件的纵向中心线附近形成宽度至少为0.5毫米的无粘接粘区域。(结构粘接剂用于将带状接头连接到吸湿制品上)在将结构粘接剂涂覆于层叠件的表面之后,将层叠件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并且或者为了装运或存储而重新卷绕,或者输送到一综合到吸湿制品的生产线中的条带(taper)装置。条带装置将其切成各单个带状元件,然后连接到有吸收能力制品底料上。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带状接头紧固件的上述方法不再需要将分离剂涂覆于该未涂覆粘接剂的背衬基片的表面上。此外,该方法可以和制造需附着带状接头的吸湿制品同时进行,因此,不需要重新卷绕带状原材料。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结合一次性吸湿制品的简单和更经济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提供单片式带状接头。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单片式带状接头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相似。首先提供背衬基片以及将压敏粘接剂涂覆于背衬基片的一个表面上。然后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对背衬基片进行切开。然而,与利用一单独的剥离衬来形成用于带状接头的压敏粘接剂的分离表面不通过的是,背衬基片包含一整体的分离表面,带状接头的压敏粘接剂可以按可分离的方式紧固到该表面上。
虽然本说明书以权利要求书结束,这些权利要求具体指出本发明的主题并明确提出权利要求,确信根据结合附图的如下介绍将会对本发明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湿制品的平面图;图2是用于联机制造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状接头的优选方法的代表性的侧视图;图3A-3F表示用于联机制造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状接头的优选方法的平面图。图中示出沿机加工方向的工艺流程;图4是图3E中所示的层叠件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双片式带状接头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构成本发明的单片式带状接头实施例的层叠件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包含本发明的单片式带状接头实施例的制品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制造的双片式带状接头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片式带状接头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片式带状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本发明的带状接头紧固件特别适合于与一次性吸湿制品结合使用。在这里所用的术语“吸湿制品”是指能吸收和容留人体排泄物的用品,更具体地说,涉及贴靠戴用者皮肤放置以便吸收和容留由人体排出的各种排泄物的用品。这里所用的术语“可废弃的”是指吸湿制品在一次使用之后不打算清洗或另外复原或者作为吸湿制品重新使用(即打算将它们废弃、以及最好回收、合成或者以与环境无害的方式处理)。“整体的”吸湿制品是指一吸湿制品由各单个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其形成一协调的整体,使得它们不需要单独操作的部分例如单独的固定件和衬里。包含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带状接头的整体吸湿制品的一优选实施例是在图1中所示的一次性吸湿制品。这里所用的术语“尿布”是指通常由幼儿和不能自理的人戴用的吸湿制品,该制品通常围绕戴用人的下部躯干戴用。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带状接头式紧固件还适用于其它吸湿制品,例如失禁者短内裤、尿布固定件、妇女卫生衣裤、训练裤等。
参阅图1,吸湿制品例如尿布20通常包含可透过液体的顶面层22、不可透过液体的背面层24以及夹在顶面层22和背面层24之间的吸收芯体24。尿布20最好还包含前腰区36、后腰区38、弹性线制成的腿部套箍28、耳状片30、弹性腰部部件32以及包含至少一个带状接头40的紧固复合件34。本发明的带状接头可连接的优选的吸湿制品的一个实例在No 5151092的美国专利进行了更全面完整的介绍,该专利1992年9月29日授予Buell等人,题为“具有预配置的弹性挠曲折页的动态弹性腰部部件的吸湿制品”,这里引用可供参考。
在图8和图9中示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带状接头片紧固件。带状接头片40包含背衬基片52,其包含至少一个结构粘接剂层56和一个压敏粘接剂层(然而,应当指出,结构粘接剂层56可以包含一压敏粘接剂层)。结构粘接剂层56附着到背面层24上并与压敏粘接剂层54隔开一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距离。结构粘接剂层56与背衬基片52的边缘201向内隔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压敏粘接剂层54与背衬基片边缘83向内隔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剥离衬50利用永久性粘接剂层56附着到顶面层22上,该粘接剂层56在距剥离衬50的边缘203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距离处终止。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永久性粘接剂层56还终止在距剥离衬的边缘202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距离处。
图10示出另一种优选的粘接用带状接头40。带状接头40包含一具有单一压敏粘接剂层54的背衬基片52。压敏粘接剂层54用于将背衬基片54连接到背面层24上,以及提供一个可用于紧固的表面。压敏粘接剂层54的位置最好与背衬基片52的边缘83和201向内向离开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距离。最好利用参照图8和图9中的带状接头介绍的结构粘接剂将剥离衬50连接到顶面层22上。
联机制造带状接头的总方法通过首先提供一其上可涂覆用于带状接头40的粘接剂的背衬基片,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带状接头40。将压敏粘接剂涂覆到背衬基片的一个侧面上的一些区域上(如上所述,压敏粘接剂最好起这样一种粘接作用,即用于将有吸收能力制品中的一个部分例如前腰区36紧固到该有吸收能力制品的另一部分例如后腰区38上)。然后最好将背衬基片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并将剥离衬放置就位与压敏粘接剂层接触。从而形成一包含背衬基片、压敏粘接剂层以及剥离衬的层叠件。层叠件的表面包含剥离衬的表面以及未被剥离衬覆盖的背衬基片的部分,然后利用一用于将带状接头连接到吸湿制品上的结构粘接剂涂覆。在将结构粘接剂涂覆到层叠件的表面上之后,最好将层叠件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并输送到一综合到吸湿制品生产线中的一条带(taper)装置。该条带装置将层叠件剪切成各单个的带状接头40并将各带状接头40连接到吸湿制品的底料上。这一过程表示在图2和图3上。
本发明的带状接头40可以在如图2中所示的装置100上制造。装置100包含两个单独的流程作业线,即用于提供剥离衬50的流程作业线110和用于提供背衬基片(或“背衬件”)52的流程作业线112,该装置100将压敏粘接剂54涂覆到背衬件52上,并且在使剥离衬50接触到该配置在背衬件52上的压敏粘接剂层54之前切开该背衬件5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装置100综合到一次性吸湿制品生产线中,使本发明的带状接头40可以“联机”制造(这里所用的“综合”意指同时工作以便由原材料生产最终产品的相互连接的流程作业线。术语“联机”用在这里是指在与生产连接有带状接头的一次性吸湿制品的生产线相结合的装置上制造本发明的带状接头40的生产过程。)背衬基片下面更详细地分析流程作业线112,由伸展辊120提供背衬基片52并引出。该背衬基片52可以包含任何一种其上可以涂覆压敏粘接剂和永久性粘接剂例如热熔性粘接剂的材料。某些适合的背衬基片的非限定实例包含各种薄膜、层叠件、纺或非纺织物、泡沫材料之类。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背衬基片52包含厚度范围从约2.5到5.0密耳(优选约4密耳厚度的)纤维素、聚烯烃或聚酯薄膜。已经发现特别适合于背衬基片的聚烯烃薄膜是由ExxonChemical Company of Lake Zurich II制造的商标牌号为Ex-377的聚丙烯薄膜。已经发现适宜的一种纤维素薄膜是由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ofDallas Texas制造的商标牌号为C-49490的薄膜。
如图2所示,由伸展辊120引出该背衬基片52并使之通过各S形包绕张紧辊124,以便形成适当的张力和防止背衬基片42的起皱或堆聚。如果需要可以在流程作业线112中采用在本技术领域普通采用和公知的导引控制系统(未示出),以便导引和调节引入S形包绕张紧辊124的背衬基片52。由FifeCorporation of Oklaboma City,Oklahoma制造的和按Model Op6 LRA销售的导引控制系统是适合的。
导引辊126将背衬基片52导入用于涂覆压敏粘接剂54的粘接剂缝式涂覆器130的邻近位置。该粘接剂缝式涂覆器130可以是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任何一种粘接剂缝式涂覆器。同样,压敏粘接剂54可以是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一种压敏粘接剂,其包含但不局限于各种压敏粘接剂、粘性剂、以溶剂为基料的粘接剂或以水为基料的粘接剂。某些优选的压敏粘接剂的实例包含由H.B.Fuller Company of st.Paul Minnesofa制造的HL-1414和HL-1350以及由Findley AdhesiVe Corpration of Wauwafosa,Wisconsin制造的H-2153压敏粘接剂。粘接剂缝式涂覆器130最好将加热的液态的压敏粘接剂54涂覆到背衬件52上。缝式涂覆器130最好这样将粘接剂54涂覆到背衬件52上,即形成无粘接剂的间隙74、75和76。这些间隙最好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以有助于改善加工性能(即切开,如需要)以及过程卫生状况。在将压敏粘接剂涂覆之后,最好将背衬件52引向一冷却滚筒132,以使压敏粘接剂54冷却,使其固化到背衬件52的表面上。
一旦已涂覆压敏粘接剂层54,最好冷却,然后最好将背衬件52引向一剪式切开装置134,其将背衬件52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该切开操作最好将这一背衬件52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无粘接剂区域75进行。(然而,应当指出,在为数不多的优选实施例中,背衬件52并没有被切开和分离。在这些实施例中,形成单片式带状接头原材料70而不是下面参照该优选实施例中将更完整介绍的分成多个片段)。背衬件52然后在该切开处被横向分开(这里所用的术语“横向”定义为与机加工方向垂直的方向或平行于机加工方向的正交方向)。可以利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一种装置将背衬件52分开。该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本技术领域公知的纸幅分离器136。
剥离衬将包含压敏粘接剂层54的背衬件52引到组合辊140之间的辊隙,在该处包含压敏粘接剂层54的背衬件52的表面与剥离衬50的分离表面相接触。剥离衬50通常包含一种基底材料和位于基底材料至少其中一个表面上的分离剂。然而,可以得到将基底材料本身用作分离剂的剥离衬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分离剂。可以将分离剂以“联机”方式或如图2所示预制的方式涂覆到基底材料上。剥离衬50中的基底材料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材料,包含但不局限于各种薄膜、层叠件、纺织及非纺织物、泡沫材料等。适用于本发明的剥离衬的基底材料的实例包含厚度范围从1.0到5.0密耳的纤维素材料或聚丙烯薄膜。一种用于剥离衬50的优选的基底材料是由Exxon ChemicalCompany of Lake Zurich,II制造的聚丙烯薄膜EX-399。另一种用于剥离衬50的优选基底材料是Rhinelandler Paper Company of Rhinelander,Wisconsin制造的纤维素薄膜1224212。该分离剂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一种分离剂,只要其是适用于所使用的特定的压敏粘接剂54的分离剂。能够与很多不同的基底材料和压敏粘接剂很好地配合使用的适宜的分离剂的实例是硅酮。Goldschnidt Company of Essen,West Germany制造各种配方的硅酮。商标牌号RC 711或RC 726的硅酮可以用作分离剂。(在优选实施例中分离剂包含RC 711和RC 726配方的硅酮的混合物)另外适宜的分离剂包含但不局限于蜡或粘土。此外,通过将预定部分的背衬基片52浸渍分离剂,或者通过使背衬基片52形成凸凹或粘接可以形成分离表面。
如图2所示,由伸展辊122引出剥离衬50并通过S形包绕张紧辊138以便形成适当的张力,防止剥离衬50趋皱和堆聚。如果需要,可以在流程作业线110中采用在本技术领域公用和公知的导引控制系统(未示出)以便以最佳方式导引和调节引入各S形包绕张紧辊的剥离衬50。正如流程作业112一样,由Fife Corporation of Oklahoma City.Oklahoma制造的和按照Model Pp6LRA销售的导引控制系统可能是适用的,能保证适当引导在流程作业线110中的剥离衬50。
将背衬基片与剥离衬相连接当背衬基片52和剥离衬50通过组合辊140之间的辊隙时,包含压敏粘接剂层54的背衬基片52的表面和包含分离剂的剥离衬50的表面相接触。背衬基片52和剥离衬50以可分离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层叠件60。将层叠件60引向通过粘接剂喷射装置150附近,在此处将结构粘接剂涂覆到剥离衬50的表面形成带状接头片原材料70。喷射装置150可以是本技术领域公知的粘接剂喷射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可由J & M Laboratories,Inc ofDawsonville,Georgia购得的熔吹式喷射装置,或者由Nordson Corporation ofNorcross,Georgia购得到Nordson螺旋喷射装置。结构粘接剂56可以包含本技术领域公知的粘接剂或粘接剂的组合,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种压敏粘接剂、粘性剂、以溶剂为基料的粘接剂或以水为基料的粘接剂。然而,结构粘接剂56最好是永久性的热熔粘接剂。一种这样的粘接剂是H.B Fuller Company ofst.Paul Minnesota制造的热熔粘接剂HL-1358。结构粘接剂56可以按照本技术领域熟知的图形涂覆,包括但不局限于直线、点阵、螺旋线或通常连续的粘接剂层。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装配用的粘接剂56的宽度是这样的,即从剥离衬50的侧沿100向内形成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无粘接剂区。这样一种方式也是优选的,即平行于纵向中心线L形成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的无粘接剂区101。在沿纵向中心线L将带状接头的原材料70的各实施例中这对于加工性能和卫生是有利的。
在将结构粘接剂56涂覆到带状接头的原材料70上之后,最好将带状接头的原材料70引向第二剪式切开器160,在其中将带状接头的原材料70沿与机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切开。然后利用一带状接头原材料分离器162使带状接头的原材料70在切缝处分开,并直接送入本技术领域公知的标准条带装置170。一种适合的条带装置是由Curt G.Joa,Inc of Sheboygan Falls Wisconsin提供的,其将该带状接头原材料70送到一真空支承辊处,在该处带状接头原材料70被裁成各个带状接头40,相互隔开(切开)并连接到吸湿制品上。
另外,可以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重新卷绕,以备存储或装运,后来再送入在吸湿制品的生产线上的条带装置中。如果需要卷绕带状接头原材料70,最好在卷绕带状接头原材料70的期间使结构粘接剂56能够失去其粘接性。但是在后来能根据要求能重新起作用。(这里所用的术语“重新起作用”指已失去粘接性的粘接剂在后来恢复其粘接性的能力)。某些具有失去其粘接性后来又重新恢复的能力的粘接剂非限定性实例包括热熔性粘接剂,水生效的粘接剂、辐照生效的粘接剂以及紫外线照射生效的粘接剂。
优选实施例a.双片式带状接头在图3A-3F中表示了用于制造双片式带状接头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A所示,提供一个如上所述的背衬基片52,其具有纵向中心线L和与纵向中心线L垂直的横向中心线T。(这里所用的术语“纵向中心线”是指一假想线,其行进平行于机加工方向。“横向中心线”行进垂直于机加工方向,平行于与机加工方向正交的方向)背衬基片52还包含第一表面80,与第一表面80相背的第二表面82,以及一对外纵向边缘84(如图3C中所示,背衬基片52一旦被切开还包含一对内纵向边缘83)。
图3B表示背衬基片52的平面图,表示在其已经通过缝式涂覆器130之后已具有涂覆到第一表面80上的压敏粘接剂54的情况。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未将压敏粘接剂54涂覆到背衬基片52的整个第一表面80。相反,最好在某些区域至少在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将压敏粘接剂54连续地涂覆到背衬基片52上。(这里所用的术语“连续地”意指通常不间断的图形)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最好位于距背衬基片52的外纵向边缘84横向向内的位置。(这里所用的术语“横向向内”意指朝向纵向轴线L。“横向向外”意指远离纵向轴线L)。在背衬基片52的两个外纵向边缘84之间的区域和压敏粘接剂54的区86和88形成固定的区域74和76。这些固定的区域74和76的宽度最好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以有助于改善加工性能和加工过程的清洁度。
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最好还横向沿纵向中心线L隔开。在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之间留下一无粘接剂区75,其宽度最好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可以用作剥离接头85。无粘接剂区75由于有助于切开操作(134)因而有助于改善加工性能。如图5和6中所示,分离用接头85向使用人提供没有压敏粘接剂54的背衬基片52中的一部分。其最好不粘接到剥离衬或尿布20中的任何另外部分上。因此,使用人可以抓住分离用接头85,更易于打开带状接头(这里所用的术语“打开带状接头片”是指将剥离衬50或压敏粘接剂54层可能粘合到其上的其它表面与在带状接头40上涂覆的压敏粘接剂54分开)。然而,如果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没有围绕纵向中心线L横向分开,可以使用形成分离用接头85的其它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将邻近内纵向边缘83的背衬基片52的部分折向涂覆在背衬基片52上的压敏粘接剂层54(如图5中所示);或者利用分离剂或其它能防止压敏粘接剂层54在邻近内纵向边缘83的区域内粘接到剥离衬50或尿布20的基它部分上的其它材料,来涂覆邻近内纵向边缘83的背衬基片52。
如图3C所示,最好将背衬基片52沿纵向中心线L切开,形成两个背衬基片片段90和92。(然而可以设想一些实施例,其中将多于两个区域的压敏粘接剂54涂覆到背衬基片52上以及其中将背衬基片52切开并分成两个以上的背衬件片段)背衬基片片段90和92最好在它们与剥离衬50接触之前横向分开(见图3D)。
剥离衬50具有分离表面94和与分离表面94相对的粘接剂表面96。分离表面94最好包含如上所述的分离剂,并且就位时与配置在背衬基片片段90和92的第一表面80上的压敏粘接剂层54相接触。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剥离衬50至少局部覆盖压敏粘接剂层54的第一区86和第二区88,第一区86位于分开的背衬基片52中的片段90上,第二区88位于片段92上。
一旦剥离衬50的分离表面94与压敏粘接剂层54中的区域90和92相接触,背衬基片52的片段90和92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剥离衬50形成一层叠件60。如图3E所示,层叠件60具有外表面62、粘接剂表面64、纵向中心线L1和横向中心线T1。层叠件60中的粘接剂表面64包含剥离衬50的粘接剂表面96。如图2所示,层叠件60最好通过邻近喷射装置150处,以便将结构粘接剂56涂覆到剥离衬50的粘接剂表面上。结构粘接剂56可以涂覆到剥离衬50的整个粘接剂表面96上。然而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E中所示,为了保证加工过程的清洁度,结构粘接剂56由剥离衬50的两个侧边缘100横向向内约达0.5毫米处涂覆。(如上指出的,粘接剂可以连续地或以任何图形涂覆)在另外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横向分开的区域内涂覆结构粘接剂,使所形成的无粘接剂区101最好平行并列于或重合于纵向中心线L1。无粘接剂区101的宽度最好大于或等于0.5毫米,以有利于在剪式切开器160中进行的切开操作。如上所述,结构粘接剂56最好包含一永久性的热熔粘接剂。
在结构粘接剂56涂覆到剥离衬50的粘接剂表面96之后,最好将层叠件60沿其纵向中心线L1切开,分开形成带状接头原材料70,如图3F所示。带状接头原材料70具有纵向中心线L2,与纵向中心线L2垂直的横向中心线T2、粘接剂表面102和无粘接剂表面104。最好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直接送到条带装置170,该装置可以综合到吸湿制品的生产线中。条带装置70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沿与横向中心线T2平行的方向切开,形成单个的带状接头40。条带装置170然后将带状接头40的粘接剂表面102连接到与带状接头40同时制造的单个吸湿制品上。
b.单片式带状接头在如图7所示的单片式带状接头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带状接头40连接到具有在上面描述双片式带状接头时介绍的永久性的结构粘接剂的吸湿制品的底料上。在这一实施例中,按照与制备包含压敏粘接剂层54的区86和88的背衬基片52相关的上述步骤。如图6所示,最好将压敏粘接剂54涂覆在围绕纵向中心线L3而横向分开的二个区域内,使二区域之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5毫米。然而,在将背衬基片52切开并分开之前,将结构粘接剂56涂覆到背衬基片52的第二表面82。最好将结构粘接剂56连续地涂覆在背衬基片52的一些区域内而不是背衬基片52的整个第二表面82中。该结构粘接剂层56中的各区域最好围绕纵向中心线L3横向分开。此外,如图6所示,结构粘接剂层56的各区域最好由压敏粘接剂54的各区域横向向内或横和向外配置,以及最好由边缘84向内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处配置。这样就保证包含压敏粘接剂层54的背衬基片52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背衬基片52的第一表面80折叠,以便一旦将背衬基片52切成各片段后形成带状接头40。
最好沿纵向中心线L3将背衬基片52切开并分开,形成如上所述的至少两个背衬基片片段。这些背衬基片片段直接送入条带装置170,其将各背衬基片片段切成单个的带状接头40。每个单独的带状接头具有固定端77和可分离端78。可分离端78最好包含涂覆到背衬基片52上的压敏粘接剂层54。(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分离端包含如上所述的分离接头85)固定端77最好包含配置在第二表面82和分离表面95上的结构粘接剂56。分离表面95可以包含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分离剂,包含但不局限于硅酮、蜡或粘土,或者可以通过将背衬基片52的预定部分浸渍分离剂来形成分离表面95、或者通过使背衬基片52形成凸凹或粘接以此形成分离表面95。另外,可以选择背衬基片52,使其包含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例如层叠件或共挤压成形薄膜。其中背衬基片52的第一表面80的至少一部分用作分离表面95。
最后,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输送到标准的条带装置,正如本技术领域所公知的那样。例如Curt G.Joa,Inc.of Sheboygan Falls WI提供的这样一种装置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输送到一支承辊,在该处,将带状接头原材料70切成各个带状接头40。然后将各个带状接头40切开(分开),并且将每个带状接头40的固定端77利用配置在背衬基片52的第二表面82上的结构粘接剂56连接到吸湿制品的底料上。
虽然上面介绍的仅是本发明的各特定实施例,但是很明显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其它变化和改进。因此,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覆盖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有的这样的变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吸湿制品,包括顶面层;与所述顶面层相连的背面层;配置于所述顶面层和所述背面层之间的吸湿芯体;以及双片式带状接头,其包括背衬基片,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结构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结构粘接剂层将所述背衬基片和所述背面层相连接;压敏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一表面;剥离衬,其具有分离表面、粘接剂表面、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永久性的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剥离衬的所述粘接剂表面和所述顶面层之间,所述永久性粘接剂层将所述剥离衬连接到所述顶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粘接剂层距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二端向内分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所述结构粘接剂层距所述压敏粘接剂层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以及最好其中所述的压敏粘接剂层距所述背层的所述第一边缘向内分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湿制品,其中所述的永久性粘接剂层配置在距所述剥离衬的所述第一端向内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处。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次性吸湿制品,其中所述的永久性的粘接剂层配置距所述剥离衬的所述第二端向内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处。
4.一种一次性吸湿制品,包括顶面层;与所述顶面层连接的背面层;配置于所述顶面层和所述背面层之间的吸湿芯体;以及单片式带状接头,其具有固定端和可分离端,所述带状接头包括背衬基片,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压敏粘接剂层,配置在一次性吸湿制品的所述可分离端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结构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固定端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顶面层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结构粘接剂层将所述带状接头与所述顶面层相连接,以及分离表面,配置在所述固定端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背衬基片的第一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接剂层配置在距所述第一边缘向内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毫米处。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次性吸湿制品,其中所述的分离表面包括一种由硅酮、蜡、聚氨酯或粘土构成的组合中选择出来的分离剂。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次性吸湿制品,其中所述的分离表面包括所述背衬基片中用分离剂浸渍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其中所述的分离表面包括形成凸凹部分,或者所述分离表面包括所述背衬基片中的具有不同分子结构能够用作分离表面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一次性吸湿制品,包括顶面层(22),与所述顶面层(22)连接的背面层(24),配置于所述顶面层和所述背面层之间的吸湿芯体以及双片式带状接头(40),该接头包含背衬基片(52),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边缘(201)和第二边缘(83);压敏粘接剂层(54),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结构粘接剂层(50),配置在所述背衬基片(52)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在距所述背衬基片的所述第二边缘(83)内向分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0.5毫米,所述结构粘接剂层(56)将所述背衬基片与所述背面层相连接;一剥离衬(50)具有分离表面、粘接剂表面、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永久性的粘接剂层(56),配置在所述剥离衬的所述粘接剂表面和所述顶面层之间,所述永久性粘接剂将所述剥离衬(50)与所述顶面层(22)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F13/15GK1190885SQ96195629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戴维·J·K·高莱特, 戴维·W·卡贝尔 申请人: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