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28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制剂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下料装置。
现有中药制丸机械中的加热装置一般设置在推料器的出料端外部,加热装置靠内设电炉丝发热,热量要通过推料器外壳的传导才能对出条模施加作用,进而作用在药条表面,使挤出的药条表面光滑,提高所制药丸的表面质量。(见ZW-80A型中药自动制丸机产品说明书,黑龙江制药机械厂生产)。这种结构形式虽然也起到加热作用,但由于热传导路线长,推料器外壳较厚,表面积较大,热损耗也大,最后传至药条表面的热量较小,加热慢,热效率低,致使药条表面质量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加热结构形式,使出条模加热快,热效率高,损耗少,提高加热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制丸机的下料装置部分进行改进,构思一种制丸机用带加热圈(2)的出条模(6),由加热圈(2)与出条模模体(1)组合而成,将加热圈(2)直接套装在出条模模体(1)外,整体安装在推料器(4)出料端的壳体联接器(5)上。加热圈(2)由电炉丝和环状金属壳体组成,电炉丝装在壳体内部,壳体内环孔可与出条模模体(1)紧密配合套装在一起。出条模(6)由模体(1)和模片(3)组成,模体(1)上端外部带有螺纹,可与推料器(4)出料端的联接器(5)连接,模体(1)主体外部可套装加热圈(2),模体(1)中心开有带底端止口(d)的通孔,可与推料器(4)壳体内腔相连通,模片(3)为带中心圆孔的厚金属片,其外径略小于模体(1)的中心通孔孔径,而大于模体(1)通孔止口(d)孔径。模片(3)中心圆孔的直径小于模体(1)通孔的止口(d)孔径,模片(3)可由模体(1)通孔大端装入模体(1)内,并与模体(1)中心通孔底部止口(d)相接触,模片(3)中心圆孔正对模体(1)通孔止口(d)孔,基本处于同一圆心,而且与两个刀辊(8)中间位置上方的导条器(7)中心线对齐。工作时,推料器(4)推出的药料进入出条模(6),由出条模(6)中的模片(3)中心圆孔挤出药条,落入导条器(7),经刀辊(8)加工成药丸。与此同时,加热圈(2)通电,将热量直接传输至出条模模体(1)作用于药条,使经过出条模(6)的药条受热,表面光洁,挤出速率快,连续工作时效果更显著。若要加工不同直径的药丸,只需更换出条模(6)中的模片(3)即可,通过不同模片的不同直径中心圆孔可控制挤出药条的直径大小。
经过上述设计、改进、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圈(2)直接对出条模模体(1)加热的结构形式,简化了加热结构,缩短了加热路线,加热效率高,升温快,热量损耗少,有效地提高了药条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正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圈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出条模模体,2-加热圈,3-出条模模片,4-推料器,5-联接器,6-出条模,7-导条器,8-刀辊,9-机体,10-接丸斗;d-模体止口。
最后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制作带加热圈的出条模6,采用厚0.3mm不锈钢板制成内径40mm,高30mm的环状壳体作加热圈2壳体,内装300W、36V电炉丝,填装云母片作绝缘体。环状壳体中有宽5mm开口,开口处制有8.5mm通孔,安装紧固用。出条模模体1用黄铜制成外径40mm,内径25mm,底端止口20mm,高50mm的圆柱体空心套,模体1外圆柱面上部加工M36mm螺纹(长10mm),以便与推料器4出料端联接器5联接,内底端止口用以安放模片3。出条模模片3用厚2mm紫铜板制成外径轻24.5mm的圆片,中心开有3mm的圆孔。安装时,先将加热圈2套装在出条模模体1中部外,并在开口处用M8×15螺钉,M8螺母加以紧固;再将出条模模片3由模体1的通孔处放入模体1,使模片3平贴在底端止口d平面上;最后将模体1上部螺纹部分旋入推料器4联接器5出料口的螺孔,接通电源。与山东医疗器械厂ZW-90制丸机安装在一起,可进行生产使用。工作时,将出条模加热圈2通电,使模体1加热,推料器4将药料推进出条摸6时,对通过出条模6的药料加热,使药条表面光洁,挤出速率提高。当需要制作不同规格的药丸时,将出条模6从联接器5上取下,更换所需孔径的模片3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制作3mm六味地黄丸,可使制丸机连续挤制表面光滑的3mm圆柱药条,每小时可制3药丸12万粒。生产效率高,制出的小蜜丸颗粒均匀,表面圆润,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规定。
权利要求1.一种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由加热圈(2)与出条模模体(1)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加热圈(2)直接套装在出条模模体(1)外,整体安装在推料器(4)出料端的联接器(5)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热圈(2)是由电炉丝和环状金属壳体组成,电炉丝装在壳体内部,壳体内环孔可与出条模模体(1)紧密配合套装在一起。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其特征在于是由出条模模体(1)与模片(3)组成,模体(1)上端外部带有螺纹,可与推料器(4)出料端联接器(5)连接,模体(1)中心开有带底端止口(d)的通孔,可与推料器(4)壳体内腔相连通,模片(3)为带中心圆孔的厚金属片,其外径略小于模体(1)的中心通孔孔径,其中心圆孔的孔径小于模体(1)通孔的止口(d)孔径,模片(3)可由模体(1)通孔大端装入模体(1)内,并与模体(1)通孔底部止口(d)相接触。
专利摘要制丸机用带加热圈的出条模,由加热圈(2)直接套装在出条模模体(1)外组合而成。出条模模体(1)中心开有带底端止口(d)的通孔,通孔中放入模片(3)与底端止口(d)接触。出条模(6)装在推料器(4)的联接器(5)上。工作时推料器(4)推出的药料经联接器(5)进入出条模(6),由模片(3)中心圆孔挤出药条,经刀辊(8)加工成药丸。由于加热圈(2)通电后将热量直接传至出条模模体(1)作用于药条,传热路线短、加热效率高,升温快、损耗少,提高了药条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61J3/06GK2296206SQ9624855
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
发明者杨序湖 申请人:山东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