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腰椎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79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踏式腰椎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括有床板和床架的医疗用腰椎牵引床。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多发病,在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中,牵引治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治疗用设备,目前的牵引治疗,尤其是全麻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次需年轻力壮的男医生5-6人给病人作人力牵引,这种治疗方法常常因人力不足而不得不被搁置,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人力牵引避免不了的用力不均匀,以及用力角度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轻巧、灵活,牵引力度均匀,牵引角度准确的脚踏式腰椎牵引床,以提高大推拿等牵引术的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和床架,其结构特征是a.所述床板由前部固定板和后部抬腿板构成,在所述前部固定板上,位于双侧腋下之处,设置腋档棒,所述腋档棒的底端穿过前部固定板,与设置在床架相应位置处的水平控棒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后部抬腿板的背部设有抬腿板支架,相应位置处的床架上设置抬腿板升降槽,同时在所述后部抬腿板与床架之间设置量角器;b.所述床架,在其尾部延伸设置脚踏牵引机构,该脚踏牵引机构是在牵引架的下部支承设置脚踏转轴,脚踏转轴的中部固联脚踏板,脚踏转轴两端固联绕绳槽轮,绕绳槽轮外侧固联定位齿轮,相应位置处的牵引架上设置齿轮控制杆;同时设置的有位于脚踏转轴上方、插入在牵引架两侧升降槽中的升降杆,升降杆两端设置有定滑轮,牵引绳的一端固联在绕绳槽轮上,另一端经定滑轮引出。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疗效显著。可作多种体位下牵引,包括仰卧与俯卧平牵、仰卧与俯卧抬腿牵引,以及离合复位法牵引等。特别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离合复位法治疗更具有突出优点和显著的医疗作用,是国内外自动腰椎牵引床望尘莫及的。此外,对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功能性侧弯、腰椎滑膜嵌顿、椎管狭窄症、胸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等,运用不同的牵引姿势和方法,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力度和方向角度可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随意控制。牵引时感觉舒适,对腰腿痛疾病大多有立竿见影之疗效,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为显著。此外,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无噪音,因而对病人无精神刺激。
2、本实用新型操作省力简便,不受场地及电源条件限制。
3、本实用新型不仅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而且,由于其造价低廉、使用效果好,极易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踏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前部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后部抬褪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后部抬腿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仰卧平牵使用状态图。
图7为俯卧平牵使用状态图。
图8为仰卧抬腿牵引使用状态图。
图9为俯卧抬腿牵引使用状态图。
图10为离合复位法使用状态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有床板和床架。
其中,床板由前部固定板3和后部抬腿板14构成,在前部固定板3上,位于双侧腋下之处,设置腋档棒1(如图3所示),腋档棒1的底端穿过前部固定板3,与设置在床架17相应位置处的水平控棒螺杆2螺纹配合。转动水平控棒螺杆2,由于螺纹配合,腋档棒1在水平控棒螺杆2上左、右移动,借此,以调整两只腋档棒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体形的使用者。另外,腋挡棒变曲度形如牛角,内侧面平滑柔软。
后部抬腿板14的背部设有抬腿板支架19(如图4所示),相应位置处的床架17上设置抬腿板升降槽15,同时在后部抬腿板14与床架之间设置量角器16。如图4所示,该量角器16固定在抬腿板14上,其一侧边与抬腿板14的板面平齐。抬腿板14的抬起角度可直接在量角器16上读出。抬起后的抬腿板14由如图4所示的抬腿板固定挂钩20进行固定。

图1和图2所示,在床架17的尾部延伸设置脚踏牵引机构,该脚踏牵引机构是在牵引架24的下部支承设置脚踏转轴25,脚踏转轴25的中部固联脚踏板10,脚踏转轴25两端固联绕绳槽轮9,绕绳槽轮9外侧固联定位齿轮8,相应位置处的牵引架24上设置齿轮控制杆7;同时设置的有位于脚踏转轴25上方、插入在牵引架24两侧升降槽6中的升降杆4,升降杆4两端设置有定滑轮5,牵引绳11的一端固联在绕绳槽轮9上,另一端经定滑轮5引出。
图2中示出的齿轮定位杆7和定位齿轮8用来在需要时,对脚踏转轴25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牵引架24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组不同高度的升降槽6。根据要求,升降杆4可插入在所需的不同高度的升降槽6中。
此外,如图4、图5所示,在抬腿板14的尾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轮13。在抬腿板14的末端延伸设置搭脚架12。搭脚架12由搭脚架撑杆27以及杆卡26固定在抬腿板14上,在搭脚架撑杆27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多组卡槽18。
本实施例中,在床架17的前部设有贮藏柜23。
使用状态如图6、7、8、9和
图10所展示。如图所示,牵引腰围21围套在患者腰间,牵引绳一端钩挂在牵引腰围21上,另一端先经导向轮13,再经定滑轮5后,绕设在绕绳槽轮9的槽中,在牵引绳上,串联设置拉力表22,借以指示牵引所达到的力度。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包括床板和床架,其特征是a.所述床板由前部固定板(3)和后部抬腿板(14)构成,在所述前部固定板(3)上,位于双侧腋下之处,设置腋档棒(1),所述腋档棒(1)的底端穿过前部固定板(3),与设置在床架(17)相应位置处的水平控棒螺杆(2)螺纹配合;所述后部抬腿板(14)的背部设有抬腿板支架(19),相应位置处的床架(17)上设置抬腿板升降槽(15),同时在所述后部抬腿板(14)与床架(17)之间设置量角器(16);b.所述床架(17),在其尾部延伸设置脚踏牵引机构,该脚踏牵引机构是在牵引架(24)的下部支承设置脚踏转轴(25),脚踏转轴(25)的中部固联脚踏板(10),脚踏转轴(25)两端固联绕绳槽轮(9),绕绳槽轮(9)外侧固联定位齿轮(8),相应位置处的牵引架(24)上设置齿轮控制杆(7);同时设置的有位于脚踏转轴(25)上方、插入在牵引架(24)两侧升降槽(6)中的升降杆(4),升降杆(4)两端设置有定滑轮(5),牵引绳(11)的一端固联在绕绳槽轮(9)上,另一端经定滑轮(5)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抬腿板(14)的尾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抬腿板(14)的末端延伸设置搭脚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脚架(12)由搭脚架撑杆(27)以及杆卡(26)固定在抬腿板(14)上,在所述搭脚架撑杆(27)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多组卡槽(18)。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包括床板和床架,特征是床板由前部固定板和后部抬腿板构成,在前部固定板上设置腋档棒;腋档棒底端与水平控棒螺杆螺纹配合;在后部抬腿板与床架之间设置量角器;床架尾部延伸设置脚踏牵引机构,该脚踏牵引机构是在牵引架的下部设置脚踏转轴,脚踏转轴固联脚踏板,脚踏转轴两端固联绕绳槽轮,牵引绳的一端固联在绕绳槽轮上。本实用新型操作轻巧、灵活,牵引力度均匀,牵引角度准确可极大地提高大推拿等牵引术的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F5/042GK2288711SQ9720723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3日
发明者张义炯, 钟华琦, 张梅, 陈朝晖, 郑东来 申请人:张义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