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缓降解型网状胶原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生物材料,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特别是解决烧伤后创面覆盖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材料。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严重烧伤病人往往面临供皮区相对不足,探索和研究烧伤创面人工覆盖物是当前一个大课题。
目前创面覆盖物种类较多,有合成材料和天然生物材料两大类1.合成材料如聚氨酯薄膜、硅橡胶薄膜,前者透水性很差,易导致覆盖物下形成积液,后者虽有较好的弹性,透气和透湿性,但硅橡胶不能与纤维蛋白结合,必须辅助其它材料才能与创面贴附。
2.天然生物材料是利用动物肌腱或皮,来提取胶原制备成膜,这种无孔的胶原膜作为创面覆盖物,虽然粘附性,抗原性,组织相溶性尚可,但机械强度低,易破碎,不利于手术操作,而且本身不能为组织所接受,亦不能直接参与组织修复及创面愈合过程,仅起到覆盖创面作用,用后即撕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缓降解作用又能被机体吸收的立体网状有孔的胶原膜,覆盖创面后不需要撕去,直接参与创面修复,引导组织细胞长入,加速愈合,防止创面收缩,最终为机体自身同化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用健康猪皮为主要原料,经酸洗,盐淅,提取胶原纤维,利用聚氨基葡聚糖(6-硫酸软骨素)与胶原共同沉淀制得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并且有孔的胶原膜,然后用交联剂(醛类化合物),对胶原膜进行化学交联处理,这样便得到大分子立体网状胶原膜(图1、图2),为白色半透明薄膜,质地柔软(图3),平均孔径为44.2μm,厚0.3mm的立体网状有孔结构,呈海绵状的胶原膜,不易碎裂,随形性好可根据创面任意裁剪,不用缝合,操作简单。
结合附图从结构上分析其功能及效果1.框架效应,胶原纤维本身就是真皮组织的基质成份,本胶原膜的网状结构类似于皮肤的真皮构造,可以引导毛细血管,肉芽组织长入填充框架空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真皮组织,及时为创面边缘的新生表皮细胞提供营养,是其迅速增值扩展的场所,从而促使创面及早愈合。
2.增加皮肤弹性及耐摩擦力烧伤创面愈合后新生表皮常常会由于缺乏真皮组织导致皮肤过薄,弹性下降,耐摩擦力差而极易再度出现破溃。本网状胶原膜能直接参与真皮组织结构的形成,加强了皮肤的厚度和柔韧性,使皮肤弹性及耐摩擦力得以提高。
3.延缓被降解的速度胶原虽具备良好的弱抗原性和组织相容性,但容易受到体内胶原酶的作用而降解,未等真皮组织形成便失去了框架效应,为此采用交联剂(醛类化合物)对本胶原膜进行交联化学处理,这样所得到的大分子立体网状有孔的胶原膜(图1),加强了胶原膜的抗破碎能力,而且延缓了被体内胶原酶降解的速度能较长时间存在于创面,维持框架结构引导肉芽细胞长入。
图1.缓降解网状胶原膜俯示图。
图2.缓降解网状胶原膜A部放大示意图。
图3.缓降解网状胶原膜剖面塑性示意图。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缓降解型网状胶原膜其特征在于这种胶原薄膜为海绵状,它是由胶原纤维构成的有孔立体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缓降解型网状胶原膜其特征在于本胶原膜是用醛类化合物作交联剂进行化学处理得到的立体交联网状结构的大分子胶原纤维薄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材料,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特别是解决烧伤后创面覆盖提供一种新型的医用材料,是呈海绵状的主体网状胶原纤维所构成的胶原膜。本胶原膜的结构类似于皮肤的真皮构造,可以引导毛细血管、肉牙组织长入填充网状框架空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真皮组织促使创面及早愈合。本胶原膜由于用交联剂进行化学处理,因此具有缓降解作用,弱抗原性,低延展性,高张力,不易破碎,覆盖创面后不需要撕去,能直接参与创面修复,引导组织细胞长入,加速愈合,最终为机体自身同化为一体。
文档编号A61L31/00GK2304399SQ9720749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旭, 赵雄飞 申请人:重庆西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