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工形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63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压工形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的外科处理专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接骨的器具。
接骨板是治疗骨折的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自1912年sherman氏接骨板问世以来,随着临床实践的检验,第一代普通接骨板和第二代带槽接骨板因强度不够,逐渐被淘汰。目前使用的是第三代加压接骨板,虽然强度有所增加,且具有加压作用,但抗侧弯力和抗扭转力较差,对骨折固定仍不够坚固,术后仍需外固定,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和关节的早期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加压接骨板的机械强度和加压作用,又具有较强的抗侧弯力和抗扭转力,术后不需外固定的加压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加压接骨板,它包括接骨板、螺孔、加压螺孔,其接骨板由主纵板、辅纵板横臂组成,主纵板和辅纵板通过横臂连接,形成一工形,其横臂角度α(即主纵板与辅纵板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0°<α<180°,在主纵板和辅纵板上的两端各设有加压螺孔,中间设有螺孔。
为了便于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和骨痂生长情况,在横臂中央设有一观察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完美地完成了发明目的,其构思新颖,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术后不需外固定,术后恢复快。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接骨板、螺孔5、加压螺孔6,其接骨板由主纵板1、辅纵板2、横臂3组成,主纵板1和辅纵板2通过横臂3连接,形成一工形,其横臂角度α(即主纵板1与辅纵板2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0°<α<180°,本实施例α取90°,在主纵板1和辅纵板2上的两端各设有加压螺孔6,中间设有螺孔5,为便于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和骨痂生长情况,在横臂中央设有一观察孔4。
实施例2α取6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α取120°,其余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其横臂角度α可根据骨折处固定要求,通过塑形器任意调节。由于采用本加压工形接骨板,术后不需外固定,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给患者在术后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加压工形接骨板,它包括接骨板、螺孔[5]、加压螺孔[6],其特征是接骨板由主纵板[1]、辅纵板[2]、横臂[3]组成,主纵板[1]和辅纵板[2]通过横臂[3]连接,形成一工形,其横臂角度α(即主纵板[1]与辅纵板[2]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0°<α<180°,在主纵板[1]和辅纵板[2]上的两端各设有加压螺孔[6],中间设有螺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工形接骨板,其特征是在横臂中央设有一观察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接骨的器具,其接骨板由主纵板、辅纵板、横臂组成,主纵板和辅纵板通过横臂连接,形成一工形,主纵板与辅纵板形成的夹角可根据骨折处固定要求,通过塑形器任意调节,在主纵板和辅纵板上的两端各设有加压螺孔,中间设有螺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术后不需外固定,能使患者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给患者在术后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文档编号A61B17/58GK2303592SQ97238418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0日
发明者王建波 申请人:王建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