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6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微电脑负压磁电穴位治疗仪的附件。
经穴包括经络与腧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365络以及与经脉与络脉之间相交的腧穴约361个,对应五脏六腑并反映其生理病理状态。现代研究认为,经络与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以及声光学生物特性,在腧穴上予以适当的刺激就能够使其病理生物特性得到改善,经络的气血及脏腑功能得到疏通与调整,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针灸疗法,要求术者需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且有创伤,部分人难以接受。操作消毒不严时,易发生交叉感染。同类技术中如(北京产康祝拔火罐)负压拔罐,存在着方法单一、应用范围窄、疗效一般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方法与产品存在着治疗方法单一、操作难度大、有创伤、适应范围窄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疗效、无创无痛多穴治疗、患者易接受、使用简便、集穴位点压刺激、药物电渗透、红外辐射、穴位电刺激、负压拔罐治疗为一体的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将磁场能量与电刺激效应、负压拔罐、穴位点压刺激、药物电渗透配合红外辐射治疗同步进行,设计而成。电极的透明负压罐呈倒扣碗状,其顶端碗底部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内腔凸起有环状固定台,负压罐的中心安装有导电橡胶制成的帽状电极体,其中部外壁上设有通气孔,底端外壁上有多个圆锥型凸起针头呈梅花状,柱状永磁体安装在电极体腔的底部,磁体定位套管的下端呈齿状,插入电极体内腔将永磁体固定,其齿状部间隙裂孔与电极体上的通气孔相对应和负压罐内腔相通,定位套管上端内腔安装有橡胶制成的单向导气阀,其乳头部呈游离两瓣膜状,基底部外壁与定位套管内壁用胶粘接。导电橡胶制成的环状密封垫两侧壁上设有插座孔,密封盖内侧壁上设有螺纹,顶部中央呈圆锥状,锥顶部开有导气口。密封盖与负压罐以螺纹相扣接把电极连接成一体。涂有远红外陶瓷粉的环片状塑料制成的红外辐射板套在电极体中端置于负压罐腔内。与电极配套的抽气囊由橡胶制成呈手雷状,其两端开口,一侧开口端设有的气阀固定管内安装有抽气单向阀。使用时将抽气囊套在电极的密封盖圆锥上,以负压罐中心电极体对准穴位,负压罐紧贴皮肤,挤压抽气囊形成对负压罐腔内气体的抽吸排空作用产生负压力,电极即吸附在穴位皮肤上。抽气囊取下时电极内单向导气阀上的乳头状瓣膜受罐腔负压抽吸和圆锥气道内大气压力的作用被挤压紧闭,以维持负压罐腔内的负压力。将导线插入电极的导电插座与治疗仪主机相连接,即可进行穴位负压磁电红外治疗。
附图
给出的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例给出的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透明负压罐1呈倒扣碗状,其顶端碗底部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2,内腔凸起有环状固定台3,负压罐1的中心安装有导电橡胶制成的帽型中空柱状电极体4,其中部外壁上设有通气孔5,底端外壁上有多个圆锥凸起针头6呈塔型梅花状,柱状永磁体7安装在电极体4腔内底端,定位套管8的下端呈齿状,插入电极体4腔内将永磁体6固定,其齿状间隙裂孔通过电极体侧壁上的通气孔5与负压罐1内腔相通,定位套管8的上端内腔安装有橡胶制成的单向导气阀9,其乳头部呈游离瓣膜状,基底部外壁与定位套管8腔内壁用胶粘接。导电橡胶制成的环状密封垫10上两侧壁上设有导电插座孔11呈盲管,与密封盖12侧壁上设有的插孔13相对应。密封盖12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顶部中央圆锥体的锥顶开有气道口14,密封盖12与负压碗1以螺纹旋扣将电极连成一体。涂有远红外陶瓷粉的环片状塑料制成的红外辐射板15套在电极体4上端,置于负压罐腔内。由橡胶制成的手雷型状的抽气囊16的两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的气阀固定管17内安装有抽气单向阀18。
穴位负压红外药磁电极的使用很方便。以电极负压罐中心的电极体对准治疗穴位,罐壁紧贴皮肤,将抽气囊套在电极上端的圆锥气道上,挤压气囊,电极即可吸附于皮肤上。将输出导线插头分别插入两电极上的插座孔内,接通主机可进行穴位磁疗、穴位电疗、红外辐射、机械点压刺激、负压拔罐及药物电渗透治疗。也可不通电使用进行穴位磁疗、机械点压、拔罐及红外辐射治疗。
用本发明验证,可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疑难杂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康复与保健。
经临床使用,本发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个人及现代家庭、小型诊所的康复和保健,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器械。
权利要求
1一种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由负压罐、电极体、针头、永磁体、导电密封垫、密封盖、抽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负压罐1呈倒扣碗状,其顶端碗底部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内腔凸起有环状固定台2,中空帽状电极体3安装在负压罐1的中心,其帽沿部与负压罐的环状固定台2相接,其中部外壁上设有通气孔4,底端外壁上有多个圆锥凸起针头5呈梅花状,柱状永磁体6安装在电极体3腔内底端,以定位套管7固定,定位套管底端呈齿状,上端内腔安装有橡胶制成的单向导气阀8,其乳头部呈游离两瓣膜状,基底部外壁与定位套管7腔内壁用密封胶相连接,环状密封垫9两侧壁上设有导电插孔10,密封盖1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侧壁上设有插座孔12,顶部中央圆锥体的锥顶开有气道口13,密封盖11与负压罐1以螺纹扣将电极连接成一体。涂有远红外陶瓷粉的环片状塑料制成的红外辐射板14,套在电极体3中部置于负压罐腔内。由橡胶制成的手雷状抽气囊15开口两端一侧设有气阀固定管16内安装有抽气单向阀17。使用时将中药膏涂抹在穴位局部,电极负压罐1紧贴皮肤,抽气囊15开口端套在电极密封盖11顶部中央圆锥上,挤压抽气囊,负压罐腔内的空气由电极体上的通气孔、定位套管、单向导气阀、密封盖上通气道口、抽气囊单向导气阀排出形成负压吸附于穴位皮肤上,以输出导线连通治疗仪主机和电极,两电极形成回路即可进行穴位磁疗、穴位电疗、红外辐射、穴位点压刺激、负压拔罐、药物穴位电渗透治疗,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也可不通电单独治疗使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其特征在于环状密封垫9由导电橡胶制成,其两侧壁上设有的导电插孔10的套管与垫中心孔内壁不相通。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其特征在于密封盖11侧壁上的插座孔12与环状密封垫侧壁上的导电插座孔10相通。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其特征在于环状密封垫9与电极体3均为导电橡胶制成,两者以密封盖11与负压罐1上设有的螺纹旋扣而紧接导通。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其特征在于负压罐1由透明材料制成,使用时可直接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情况。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其特征在于与抽气囊15开口一侧插入连接的气阀固定管16尾端呈半圆型,圆顶部开有气孔,始端侧管腔内安装有抽气单向阀17,其乳头部呈两半膜状,基底部外壁与固定管16内腔以密封胶相粘接。
全文摘要
一种穴位负压红外药磁针罐电极。负压罐顶端外壁有螺纹,内腔有环状固定合,电极体安装在罐中心,上有通气孔,底端有梅花状针头,永磁体装在腔内,以带齿固定管固定,管内腔装有单向导气阀,红外辐射板套在电极体上。导电密封垫侧壁有插座孔与盖侧壁上插孔相通。密封盖螺纹与负压罐相接。盖顶圆锥部有气道口,抽气囊开口一侧固定管内有抽气阀。气囊套在盖圆锥上,以针头对准穴位挤压皮囊即可吸附于穴位上。经验证对多种疾病有效。
文档编号A61M37/00GK1236603SQ9810216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彦平, 安经克, 潘劲松 申请人: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安经克, 潘劲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