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理疗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51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视理疗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眼睛近视的器具,特别是一种近视理疗镜。其是在眼镜架镜框部内上、下分别设有具针孔的校正聚光片及凸透镜片的特殊设计,可反向调节眼球睫状肌,使用户逐渐回复正常视力。
近视的发生乃是因为人们长时间近距离读书、写字、看电视或姿势不正确时,会使眼内用于调节焦距的眼球睫状肌疲劳过度,而当眼球睫状肌因疲劳而紧绷时,其会使影像落于视网膜前,如此用户于观看近距离影像时,即会模糊不清,即一般所称的近视。
当前有关近视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开刀及配戴眼镜为主,其中手术开刀主要是拉紧眼球附近的肌肉,使影像投影于视网膜上,以校正视力,然而由于其本身存在有危险性,且并无法完全根治,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并未获得广泛应用;近视眼镜,如图4所示,于眼镜架50的两眼框部51内分别设有凹透镜片55,以利用凹透镜片55的作用,使影像可投射于视网膜上,但此种方式仅是一种弥补眼睛缺陷的方式,其并无法修正用户的视力,且长期配戴会使用户的近视度数加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校正视力的近视理疗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理疗镜主要是于眼镜架的两镜框部内分别设有校正聚光片与凸透镜片,校正聚光片与凸透镜片设于镜框部的上、下段,且校正聚光片上形成有系列对应眼睛水晶体的针孔,通过迫使眼球睫状肌反向调节,并使其松弛,而达到逐步恢复正常收缩功能的目的,这样可有效的校正用户视力。
本实用新型的近视理疗镜,包括眼镜架,眼镜架上形成有两对应患者眼睛部位的镜框部,两镜框部相异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一脚杆,以供患者将眼镜架配戴于头上,其特征在于镜框部内上半段嵌设有一不透光的校正聚光片,校正聚光片上形成有细小针孔,镜框部下半段于校正聚光片下缘设有一凸透镜片。
所述的近视理疗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聚光片上的针孔呈上、下三列并排,且各列针孔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经由上述的结构及原理说明可知,由本实用新型眼镜架的镜框部内分别设有校正聚光片及凸透镜片,且校正聚光片上形成有是列的细小针孔,通过针孔所形成的聚光效果及凸透镜片所形成的云雾效果,可逐步改善近视患者眼球睫状肌紧绷的现象,使眼球睫状肌松弛,并逐步回复正常的收缩功能,这就可校正近视患者的视力。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现有近视眼镜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近视理疗镜,如
图1所示,理疗镜主要是于一眼镜架10上设有对应患者眼睛部位的校正聚光片12及凸透镜片13。
而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结构,如
图1、图2所示,眼镜架10形成有两对应患者眼睛部位的镜框部11,且于两镜框部11相异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一脚杆,以供患者将眼镜架配戴于头上,又镜框部11内上半段嵌设有一不透光的校正聚光片12,校正聚光片12范围内形成有细小针孔120〔本实用新型是设有上、下三列,且各列的针孔相互错开为实施例〕,以供眼睛于看近距离物品时,可生成聚光增视的效果,又凸透镜片13是设于镜框部11内的下半段,当用户看远处物品时,可生成云雾效果,使眼球睫状肌反向松弛,以此组成一可校正视力的近视理疗镜,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疗理镜的使用方法,如图2、图3所示,当近视患者于配戴疗理镜后,校正聚光片12与凸透镜片13可对应患者眼睛的水晶体,当患者于看近距离的物品时,则其视线经过校正聚光片12的细小针孔120,而由于针孔120孔径小,因此生成聚光效果,使患者可较清楚地看到物品,且当患者欲看远距离的物品时,则可使眼睛的视线透过凸透镜片13,由于其所改变的焦距与患者近视的焦距不同,而生成云雾的效果,经上述校正聚光片12与凸透镜片13的搭配使用,可使眼球睫状肌反向调节,并可充份松弛,这样可逐步恢复眼球睫状肌的正常收缩功能,进而有效地逐渐回复正常视力。
权利要求1.一种近视理疗镜,包括眼镜架,眼镜架上形成有两对应患者眼睛部位的镜框部,两镜框部相异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一脚杆,以供患者将眼镜架配戴于头上,其特征在于镜框部内上半段嵌设有一不透光的校正聚光片,校正聚光片上形成有细小针孔,镜框部下半段于校正聚光片下缘设有一凸透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理疗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聚光片上的针孔呈上、下三列并排,且各列针孔相互错开。
专利摘要一种近视理疗镜,包括眼镜架,眼镜架上形成有两对应患者眼睛部位的镜框部,两镜框部相异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一脚杆,镜框部内上半段嵌设有一不透光的校正聚光片,校正聚光片上形成有细小针孔,镜框部下半段于校正聚光片下缘设有一凸透镜片;校正聚光片上的针孔呈上、下三列并排,各列针孔相互错开;通过针孔聚光及凸透镜片反向调节眼球睫状肌,使其充分松弛,收缩功能趋于正常,从而帮助人们逐渐恢复正常视力。
文档编号A61F9/00GK2340410SQ9820617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
发明者郑椿辉, 黄岳龙 申请人:黄岳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