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适用于治疗长骨骨干和骨端骨折体外调节单臂固定器。
采用机械整复和骨骼贯穿疗法治疗骨折是1902年由Lambotte首创,以后由Roger Anderson,Cuendet、Hoffmann、Jacques Vidal等人不断改进和发展,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Hoffmann、Vidal发明的外固定架,他采用双侧双向框架方法,即在两骨折端各穿透肢体三枚平行的骨园针。再将装有万向连接轴金属杆连接在针上,构成一个前架和一个后架。它的主要功能是牵引、加压和维持固定。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研究外固定支架疗法,如1977年《新医资料选编》报导邯郸地区医院骨科搞的股骨骨折固定牵引架。1982年《天津医院论文汇编》介绍了姜明轩等人关于二针夹板固定牵引治疗非稳定性胫腓骨骨折。《天津医院论文汇编》1981年发表了李汉民用平衡固定牵引架治疗股骨骨折。
本发明人从1977年开始研究体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先后研制成体外调节单臂固定器A型、B型多种,1984年9月在《锦州医学院学报》5卷3期上发表。
本发明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是在上述体外调节单臂固定器B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提供一种既能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又能治疗长骨骨端骨折,除了具有加压、延长和固定功能外,还具有前、后、左、右侧方移位成角和旋转的微调和制动功能。
图1为长骨骨折体外调节单臂固定器B型结构图。它包括调节固定杆(1)、螺钉轴(2)、锁钉(5)、六角螺母(4)(9)、卡针板(5)、长管调节螺母(6)、转动调节杆(7)、锁紧螺母(8)、弯板(10)平头螺钉(11)、固定螺母(12)、固定杆(13)、穿针孔(14)。
本发明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的结构特征为图2所示,它包括调节固定杆(1A)、穿针孔(2A)、螺钉轴(3A)、六角螺母(4A)、锁紧螺母(5A)(7A)、长管调节螺母(6A)、横向蜗杆(8A)、定位螺栓(9A)、横向槽弯板(10A)、纵向槽弯板(11A)、纵向调节螺杆(12A)、定位螺栓固定螺母(13A)、纵向半蜗轮(14A)、纵向蜗杆(15A)、横向半蜗轮(16A)、固定轴螺帽(17A)、横向调节螺杆(18A)、固定轴螺帽(19A)、纵向移动螺母(20A)、ㄒ字型固定杆(21A)、卡针板(22A)、转动调节杆(23A)、横向槽孔(24A)纵向槽孔(25A)。
该固定器一端为调节固定杆(1A)、另一端为ㄒ字型固定杆(21A)中间由长管状调节螺母(6A)和横槽弯板(10A)、纵槽弯板(11A)连接而成。在调节固定杆(1A)和ㄒ字型固定杆(21A)上各有个斜行穿针孔(2A)而且斜度一致,穿针孔的大小与所用骨园针粗细一致。两个穿针孔(2A)中间有一个垂直的螺钉轴(3A)、螺钉轴(3A)上穿挂一个卡针板(22A),该板可以上下活动,在卡针板(22A)上有一个六角螺帽(4A),拧紧此螺母,可使卡针板(22A)向调节固定杆(1A)ㄒ字型固定杆靠拢,利用斜面卡紧原理使骨园针固定。中间长管状调节螺母(6A)一侧与调节固定杆(1A)相连,另一侧与转动调节杆(23A)相连,转动长管状调节螺母(6A)可使两端固定杆(1A)(21A)伸长或缩短,用于牵开重迭的骨折端或加压固定。在长管状调节螺母(6A)的两端各有一个锁紧螺母(5A)(7A)、向中间拧紧这两个螺母,可使其连接部件固定。用定位螺栓(9A)穿过横槽孔(24A)和纵槽孔(25A)连接横槽弯板(10A)和纵槽弯板(11A)。拧松定位螺栓固定螺母(13A)横槽弯板(10A)和纵槽弯板(11A)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移动,用于调节骨折端的各侧向移位;拧紧此螺母(13A)可使上述两个弯板面接触固定。在横槽弯板(10A)一侧有一个横向半蜗轮(16A)与横向蜗杆(8A)相齿合,在纵槽弯板(11A)一侧有一个纵向半蜗轮(14A)与纵向蜗杆(15A)相齿合。转动横向蜗杆(8A),可调节两骨折端左右成角;转动纵向蜗杆(15A)可调节两骨折端前后成角。当微调上述两个蜗杆到适当位置即可同时固定。采用蜗轮蜗杆调节比B型固定器的绞链联接更灵活、更准确、更简便,操作容易,固定牢固。
在横向槽孔(24A)和纵向槽孔(25A)两端的弯板(10A)(11A)的折曲部分各穿一根横向调节螺杆(18A)和纵向调节螺杆(12A)。转动横向调节螺杆(18A),定位螺栓(9A)可左右移动,间接带动纵槽弯板(11A)左右移动;转动纵向调节螺杆(12A)可使定位螺栓(9A)上下移动,间接带动横槽弯板(10A)上下移动,用于调节骨折端前、后、左、右侧方移位。转动横向和纵向调节螺杆(18A、12A)可调节骨折端各侧方移位。利用弯板(10A、11A)绕定位螺栓(9A)转动,可调节骨折端的旋转错位。
丁字型固定杆(21A)可使两枚骨园针呈夹角方向,在横断面上交叉穿入靠近关节的骨折端,骨园针不经过骨折线,又不穿入关节或超越关节,仍可固定骨折局部,保持关节活动。
使用方法穿针根据病人的年令及病情选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首先摆正肢体,大致复位,本着骨园针不经过骨折线,不经过伤口和关节面的原则,选定穿针部位。一般胫骨取前内侧,股骨和肱骨取外侧进针。手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使骨园针经过卡针板,固定杆的穿针孔刺入皮肤抵到骨膜,然后钻通到对侧外骨皮质,按紧卡针板上面的固定螺母,使卡针板、固定杆、骨折端被牢固固定成一体,穿针时一定要注意针尖抵到骨膜时不要滑动,防止术后皮肤受压而坏死,形成针孔感染。用同样的方法将骨园针穿入另一骨折端。
复位固定从伤口直视骨折端或用手触摸,或在X线透视下判明移位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拧紧有关螺母固定。
术后病人肢体抬高,自由更换体位及练习相邻关节活动,一般病人一周左右消肿后可离床活动,术后两日内摄片复查,根据情况适当调节,以后每二周或一个月摄片复查一次,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即可拨针。
用本发明治疗长骨骨端骨折8例,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离床时间为术后2-3周,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无骨折痛发生。
本发明不但具有加压、延长和固定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前、后、左、右侧方移位,成角和旋转的调节功能、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调节灵活,容易操作,便于复位,固定牢固,副损伤小、病人痛苦少、便于携带,只固定骨折局部,不超越相邻关节,做到动静结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无骨折病发生。它主要用于长骨骨折,特别是非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及骨端骨折。
权利要求
1.本发明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是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它包括调节固定杆(1A),穿针孔(2A)、螺钉轴(3A)、六角螺母(4A)、锁紧螺母(5A、7A)、定位螺栓(9A)、横槽弯板(10A)、纵槽弯板(11A)、纵向调节螺杆(12A)、定位螺栓固定螺母(13A),横槽孔(24A)、纵槽孔(25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还包括蜗轮蜗杆部分、横向、纵向调节螺杆部分,横槽弯板(10A)、纵槽弯板(11A)及T字型固定杆(21A)。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蜗轮蜗杆部分,其特征在于其纵向半蜗轮(14A)与纵向蜗杆(15A)相齿合,它的一端ㄒ字型固定杆(21A)连接,另一端与纵槽弯板(11A)相连接,其横向半蜗杆(16A)与横向蜗杆(18A)相齿合,它的一端与转动调节杆(23A)相连接,另一端与横槽弯板(10A)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横向调节杆和纵向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横向调节杆(18A)的两端与横槽弯板(10A)的折曲部分连接,中间穿过定位螺栓(9A)尾部,其纵向调节螺杆(12A)的两端与纵槽弯板的折曲部分连接,中间穿过定位螺栓的顶部。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的ㄒ字型固定杆(21A)的横杆两端各有1个穿针孔(2A)。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的调节固定杆(1A)和ㄒ字型固定杆上的穿针孔(2A)为闭角或开角方向斜行穿针。
6.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横槽弯板(10A)和纵槽弯板(11A)的折曲部分成90°角。
专利摘要
长骨骨折微调单臂固定器是一种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它由调节固定杆部分、蜗轮蜗杆部分,横槽弯板、纵槽弯板、丁字型固定杆等部件构成,具有加压、延长、固定功能、前、后、左右侧方移位成角和旋转的调节功能、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调节灵活、容易操作、便于复位、固定牢固,副损伤小,病人痛苦少,只固定骨折局部,不超越相邻关节,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可用于长骨骨折,特别是非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及骨端骨折。
文档编号A61B17/56GK87101553SQ87101553
公开日1988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宏 申请人:锦州医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