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动态稳定腰背护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腰背护带,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各种动作变化下,均可提供人体下背部良好支撑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
依据人体工程的理论,请参阅
图1,人体脊椎区分为颈椎a、胸椎b以及腰椎c。在正常直立姿势下,腰椎c部分是呈前凸状(Lordosis),此时椎间盘间的压力最小。因此,腰背护带的设计重点在于提供一个适当的曲面来支撑腰椎,使其保持前凸的状态。
但是一般习用的腰背护带,其支撑面并无法完全紧贴于人体下背部,尤其在弯腰时,该支撑面的上缘及下缘与下背部分离的状况最为明显,无法使人体腰椎维持前凸的状态。
又,习用腰背护带的宽度均较大,经由腹部束紧于躯干上,使使用者在系戴此类腰背护带时产生闷热感,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或人体大量活动的状态下,降低了人员的使用意愿。
上述所论的缺点,造成习用的腰背护带并无法于人体不断的活动与变换姿势下,持续地提供腰椎的支撑功用,并且由于系戴时所造成的不舒适感,也降低了人员使用腰背护带的意愿。此等问题实具有进一步改善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其较符合人体工程观点,当人体在不同的动作或姿势下,均可使人体腰椎维持前凸状态,使腰椎部位得到整体性与持续性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其能够减低腰背护带所产生的闷热感,增进人员长时间穿戴的意愿。
为达成上揭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包含有一本体,为一具有伸缩性的长形片体,若干支撑件纵向设置于其上;二上系带与二下系带,分别设置于该本体左右二侧面的上端与下端;二冲系带,介于该上系带与下系带之间,设置于该本体的中间;二连接片,其二端分别连接于同侧边上、下二系带的外端。
其中该二连接件概呈长形片体,且该等连接件与该等中系带是以粘扣带相互扣合。
其中于该本体上还设有二固定带,每一固定带的二端,概沿该带体的短轴向,分别固定于该本体上,中央部分则各形成一通口,该二中系带分别穿过该二通口。
其中于该本体对应该等支撑件的设置位置,各设有一容置袋,该等支撑件以可抽换的方式,分别容设于该等容置袋中。
系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时,将该本体放置于人体的下背部,拉伸二连接片,经由腹部交错环绕,分别扣合于另一侧边的中系带上。经由力学分析,可以发现三组系带在人体腰椎处的上、中以及下端,分别产生一个支撑点,而上、下二系带分别于腹部的上端以及下端交错,又各产生一个支撑点。且该上、下二系带是扣合于该中系带上,亦即上、下二系带的拉力集中于中系带,使得在背部中间的支撑点具有二倍的支撑力。所以,在各种躯干动作下,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均可提供使腰椎呈前凸状的支撑曲面,使腰椎得到完整且持续的支撑。
此外,该等系带包覆在腹部的面积较少,可降低腰背护带所产生的闷热感,尤其在长时间系带的情形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其效果最为明显。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为人体腰椎前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前弯姿势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习用护腰带于前弯姿势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首先请看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为一呈长形的带体10,用以环绕包覆于人体的躯干上,包含有一本体11,为一具有伸缩性的长形片体,对应于人体的下背部。为配合下背部,该本体11的上端较窄,下端较宽,以提供下背部完整的包覆。
四支撑件31、32为具有挠性的长条体,分别概沿人体的长轴向,并列设置于本体11上。其中二支撑件31设置于本体11的中间,对应于人体脊椎的二侧,形成二中央支撑件31。另外二支撑件32设置于本体11的左右二侧边,对应于人体下背部的左右二侧,形成二侧边支撑件32。该等支撑件31、32的设置数量,可视实际需要有所改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于该本体11对应支撑件31、32的设置位置上,分别设置一容置袋12,该等容置袋12亦呈长条形,各该支撑件31、32分别以可抽换的方式,容设于各容置袋12中。
二具有伸缩性的上系带13,其一端分别设置于本体11左右二侧边的上端,另外一端向外延伸。
二具有伸缩性的下系带14,其一端分别设置于本体11左右二侧边的下端,另外一端向外延伸。
二中系带17是以不具伸缩性的布料构成(也可以伸缩性材料构成),其一端分别设置于该本体11,位在二中央支撑件12外侧边的中间位置上;另外一端分别向外延伸。于二中系带17的外端,各具有一粘扣带的母扣21。
二概呈长形片体的连接件15,其内侧面具有粘扣带的公扣22;该二连接件15分别连接于同侧边的上、下二系带13、14的外端。并于二连接件15的外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出二凸片16,其上各具有一与连接件15相同的粘扣带公扣22。
二固定带18,其二端概沿带体10的短轴向,分别设置于本体11上;该二固定带18的中间,分别形成一通口。二中系带17分别穿过二通口,限制该等中系带17仅能沿带体10的长轴向移动,避免抓握中系带17时发生困难。
系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时,可抓住左侧边的连接片15或凸片16,经由腹部环绕,穿过右侧边的上、下二系带13、14之间,粘扣于右侧边的中系带17上。再将右侧边的连接片15,粘扣于左侧边的中系带17上。如此,仅需要二个步骤,即可完成系戴的动作。如要解除腰背护带,仅需双手分别抓住该二凸片16,向外拉扯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连接片16与该中系带17是以粘扣带21、22相互扣合,当然也可利用其他形式的扣合件(如扣环、扣钩),达成扣合二者的目的。
请参阅图3,系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时,其中该二中央支撑件31位于人体脊椎的左右二侧,提供脊椎最直接的支撑;而该二侧边支撑件32,可使该本体11提供下背部完整的包覆支撑。
再请参阅图4,该二上、下系带13、14分别交错环绕于人体腹部的上、下方。腹部的中央部份并没有腰带包覆,形成一空口4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包腹于腹部的面积减少,降低人员系戴时的闷热感。
接着请参阅图5,该二上系带13在人体腰椎处的上端,形成一上背支撑点51;该二下系带14人体腰椎处的下端,形成一下背支撑点52;而藉由上、下二系带同时拉引一中系带17的方式,在人体腰椎处的中间产生一个中背支撑点53。在人体的腹部部分,该二上系带13交错于人体腹部的上方,形成一上腹支撑点54;该二下系带14交错于人体腹部的下方,形成一下腹支撑点55。
在此我们尝试由力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五支撑点;假设该等上、下系带13、14的张力分别为T,故由该二上系带13交错所产生的上腹支撑点54为2T,同理,由该二下系带14交错的下腹支撑点55也为2T;该上、下背支撑点51、52分别为T;而该上、下二系带13、14的拉力集中于一中系带17,使该中背支撑点53为2T。
由以上的分析发现,该中背支撑点53为该上、下背支撑点51、52的二倍,使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可提供一个迫使人体腰椎呈前凸状的支撑曲面。
故,请参阅图6以及图7,即使人体在前弯姿势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仍然可使腰椎维持在前凸的状态,并且本体11会完全紧贴于人体的下背部,不似习用护腰带,不但无法使腰椎维持在前凸的状态,并且会在人体背部的上端与下端产生余隙。
权利要求1.一种动态稳定腰背护带,为一呈长形的带体,环绕包覆于人体的躯干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为一具伸缩性的长形片体,对应于人体的下背部;至少四支撑件,呈长条形,分别概沿人体的长轴向并列设置于该本体上;其中二支撑件设置于该本体中间,对应于人体腰椎的二侧,形成二中央支撑件;另外二支撑件设置于该本体的左右二侧边,对应于人体下背部的二侧,形成二侧边支撑件;二上系带,具有伸缩性,其一端分别设置于本体左右二侧边的上端,另外一端分别向外延伸;二下系带,具有伸缩性,其一端分别设置于本体左右二侧边的下端,另外一端分别向外延伸;二中系带,其一端分别设置于该二中央支撑件外侧边的中间位置上,另外一端分别向外延伸;以及二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分别连接同侧边的该上、下二系带的外端,并可拉引该上、下二系带绕经人体的腹部,与另一侧边的该中系带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连接件概呈长形片体,且该等连接件与该等中系带是以粘扣带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稳定腰背系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本体上还设有二固定带,每一固定带的二端,概沿该带体的短轴向,分别固定于该本体上,中央部分则各形成一通口,该二中系带分别穿过该二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稳定腰背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本体对应该等支撑件的设置位置,各设有一容置袋,该等支撑件以可抽换的方式,分别容设于该等容置袋中。
专利摘要一种动态稳定腰背护带,概呈一长形的带体,包含有:一本体;至少四长条形的支撑件,分别概沿带体短轴向,并列设置于本体上;二上系带与二下系带,分别设置于本体左右二侧边的上端与下端;二中系带,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中间位置上;二连接件,其二端分别连接于同侧边的上、下二系带的外端,经由腹部分别扣合于另一侧的中系带上。
文档编号A61F5/00GK2398857SQ9925692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5日
发明者曾永辉, 李永辉 申请人:元化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