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噎膈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8444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治疗噎膈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噎膈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原发明专利已经叙述祖国医学所说的噎膈,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噎,是指 食道难下,膈,是指胸膈阻塞,吃食物咽不下,或咽下去又吐出来,统称噎膈。噎膈,祖医学认 为,有因痰瘀者,有因血瘀者,有因胃气上冲者,有因贲门枯干者致食物难下而成噎膈。从现 代医学角度来看,噎膈类似于食道癌、胃癌、幽门梗阻。西医利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给患 者造成生命危险和经济上很大的负担。有的利用中药煎成汤药内服效果不明显。还有的利 用(《医学统旨》《五膈宽中散》)、(《杂病腺流犀烛》《补气运膈丸》)、(《医学心语》《启 膈散》)治疗效果也不明显。我的200710014581. 4号中药发明专利,在一般情况下虽能较 有效的治疗噎膈,但功效偏重于攻下,而调胃止呕的功效却较弱。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发明 的本专利,溶止呕。调胃、治下于一体,对从根本上治疗噎膈病功效奇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治疗噎膈病的纯中药药物。本发明药 物具有降逆止呕、理气行瘀、燥湿化痰、清热润燥、滋阴生津、凉血补血、补气升阳,从根本上 治愈噎膈病。本发明的药物由纯中药配制而成,用后见效快,初发病的患者服药10天左 右-20天左右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愈后不易复发重者一般需30-60天治愈,对中后期发 生癌变的患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0004]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噎膈病的发病机理及中医理论和中药治疗原则,参考现 代药理研究,选用降逆止呕,行气活血,行瘀通经,化痰和胃,滋阴生津,润燥除湿,活血补 血,行气升阳,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药物达到治疗噎膈病的目的。
[0005] 本发明治疗噎膈病的药物有下述份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 当归10-30、红花10-30、桃仁10-15、蚤休6-15、升麻6-20、大麻仁6-15、夏枯草10-30、 大黄6-20、甘草6-20、生地黄10-30、熟地黄10-30、制半夏6-15、干姜6-30、蜂蜜6-30.
[0006] 应用本发明的秘方治疗噎膈病,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发病初期 有效率100%,治愈率96. 8 %对中后期发生癌变的患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0007]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0008] 当归:味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破瘀通经,和胃降逆之功。见 (《中药临床手册》《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第一次印刷 391页》)
[0009] 红花:味辛、性温,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之功。(同上,见263页) [0010] 桃仁:味辛、微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清理积聚之 功。(同上,见262页)
[0011] 蚤休: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解痉之功。(同上,见123页)
[0012]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入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解痉之功。(同上,见70页)
[0013] 升麻:味甘、辛,性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之功。(同上,见37页)
[0014] 大黄:味苦、性寒。入脾、大肠、胃、心包、肝经。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和胃之 功。(证,同上,见45页)
[0015] 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证,同 上,见362页)
[0016] 大麻仁:味甘、性平。入脾、大肠、胃经,具有润肠通便,滋阴补虚之功(同上,见51 页)
[0017]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小肠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之功效。(《中 药临床手册》《上海中药学院方药教研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第一次印刷,82 页》)
[0018]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功效专用于滋养,能补血滋阴。(证,同上, 见389页-390页)
[0019] 制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 (证,见,同上320页)半夏生用有毒,生姜可制其毒。(证,见,同上322页)半夏不宜于乌 头类药材同用。(证,见,本草名言十八反)
[0020] 干姜:味辛、性热。具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止呕之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一九七七年版,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证,见24页)
[0021] 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证,同上,见617页)
[0022] 中医学认为:噎膈起因多为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所致。气机不畅使肝气郁结,肝胃 不和,往往出现器质性的并发症。中医讲"忧伤脾,怒伤肝"。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 布,津液不布则结聚成痰,出现口干舌裂,呕吐痰涎,大便干燥。肝伤则气郁,气郁则血液运 行不畅,血液运行不畅则血瘀,出现脉络破裂,大便出血,气、痰、淤三者交阻于食道,则食不 易进;交阻于胃,则易吐,腹胀,进食少;进食少则生化资源少;久聚胃腑则化火,出现胃内 灼热,大便燥结,甚至结成痞块,脉络破裂而流血。症见食难咽下,或食后吐出,胸肋胀满, 脘腹疼痛,嗳气,呃逆,口渴欲饮,小便黄少,气短面白,面浮足肿,消瘦虚弱。本发明取制半 夏止呕降逆,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干姜止呕,温中和胃;当归、红花、破瘀通经,活血行瘀; 桃仁清理积聚;蚤休清热解毒,解痉消痈;夏枯草清肝火,散气结;大麻仁润肠通便,滋阴补 虚;升麻生举阳气;大黄攻积导滞;生地黄凉血生津;熟地黄滋阴、滋养补血;蜂蜜补养,滋 阴,润肠;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力达到治愈噎膈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案: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实施例:取当归10、红花10、桃仁10、蚤休10、升麻10、大麻仁6、夏枯草30、大黄 6、甘草6、生地黄30、熟地黄30、制半夏10、干姜15、蜂蜜10.将前十三位粉碎为末,按IOg 袋装,服药时破袋把药末倒入杯中,放一寸勺(约l〇g)蜂蜜,再冲入温开水半杯搅匀,即可 服用,口服2-3次,病在上饭后半小时服,病在下饭前半小时服,30日为一疗程,轻者10天左 右-20天即可治愈,重者一般需1-2个疗程治愈或被抑制住疾病而不恶变。妇女月经期或 胎前、产后禁服。
[0025]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采用本发明治疗的33名患者列表与原专利的立档 统计表对比。皆以症状减轻为疗效,症状消失为痊愈。对照统计表如下:
[0026] 表1为原专利记载的疗效情况:
【主权项】
1. 治疗噎膈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分量配比的药物组成的。 当归10-30、红花10-30、桃仁10-15、蚤休6-15、升麻6-20、大麻仁6-15、夏枯草10-30、 大黄6-20、甘草6-20、生地黄10-30、熟地黄10-30、制半夏6-15、干姜10-30、蜂蜜6-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噎膈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份量配比的药 物组成的:当归10红花10桃仁10蚤休10升麻10大麻仁6夏枯草30大黄6甘草6生地 黄30熟地黄30制半夏10干姜15蜂蜜10。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中医治疗噎膈病的药物,组方是以当归、红花、桃仁、蚤休、升麻、大麻仁、夏枯草、大黄、甘草、生地黄、熟地黄、制半夏、干姜、蜂蜜中药为原料,按一定的份量比组成。制方是将前十三味药粉碎为末。按10g装袋,服药时破袋蒋药末倒入杯中,再倒入蜂蜜一寸勺(约10克),再冲入温开水半杯搅匀即可服用。日服2-3次,病在上饭后半小时服用,病在下饭前半小时服,30天为一疗程,轻者10天左右-20天左右即可显效或治愈,重者一般需1-2个疗程可治愈或抑制住疾病的发展而不恶变。妇女胎前、产后或月经期禁服。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噎膈病,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100%,治愈率96.8%。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1-00, A61P35-00, A61K35-644
【公开号】CN104758861
【申请号】CN201410028878
【发明人】王福廷
【申请人】王福廷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